潮州民间舞蹈艺术

空心木头

群众文化,半壁江山,加强潮州文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复杂的系统工程。潮州文化精彩璀璨,在悠久的潮州历史上留下无数的潮州传统工艺,丰富了潮州人们的生活,带给潮州人精神文化的享受。<div>  大美潮州,潮州美食、潮州工夫茶、潮州陶瓷、潮绣、潮州古建筑,潮剧、潮州音乐,呈现在潮州人身边的潮州文化厚重且富有魅力。潮州人做事精细,潮州民间舞蹈如何研究和推广,是潮州人心中最想做的事情。</div>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潮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韩江两岸流传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div>  要研究潮州的民间舞蹈,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现在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发掘、研究、继承和推陈出新。</div><div> 潮州在宋代已经有舞蹈的形成,当时的舞蹈与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傩舞”,虽然在潮州已经失传,但我市流传的民间舞蹈有舞鲤鱼、钱鼓舞、龙灯舞、公背婆、花灯舞、舞狮、走五方、摇鼓舞、舞龙、布马舞等,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在全国舞蹈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div> 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发展,潮州人逢年过节庆典祭祖欢度佳节的民间舞蹈多数濒于失传。<div>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潮州文化部门一方面发掘抢救了一些濒于失传的舞蹈,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舞蹈工作者不断向外学习,不断创新,使潮州的民间舞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div> 潮州的民间舞蹈是潮州的先民们在劳动及生活中不断创新积累演绎而来,在广大人民中流传,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是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舞蹈形式,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div>  由于原始的民间舞蹈动作都比较简单,因此参与者易学易跳,这就使潮州的民间舞蹈极具参与的广泛性及人民性。</div><div> 一直以来,潮州人举行的广场表演及大型文艺化妆游行中都有秧歌队、布马舞、舞龙、舞狮、舞鲤鱼等民间舞表演,参与人数众多,生动活泼热烈而喜悦的情调,吸引了市民观看,一站数小时,特别是每逢春节、元宵的游行队伍,只要表演还未结束,观众绝不肯离去。</div> 在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生活节奏十分紧张的今天,潮州人民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仍然非常喜爱,这种现状,正是我们对潮州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和重视的重要原因。<div>  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潮州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对发展潮州民间舞蹈作了不少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舞鲤鱼,原型是广场舞蹈,后经舞蹈工作者加工、创作搬上了舞台,走进了企业,走进了社区,走出了国门,并被歌舞团所采用。</div> 又如畲族舞蹈,虽然潮州是畲族的发源地,但舞蹈几乎失传,后经市群艺馆有关人员深入生活,搜集动作素材,了解其服装特征,最后创作了少儿舞蹈《敲敲板》。<br>  还有,在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创作了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绣花女的故事》、《小花屐》、《绣花舞》、《畲娃小妞围篝火》等舞蹈节目。其中,有的已被吸收进潮剧节目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工作更显示其重要性及紧迫性,作为能充分表现民族精神的蕴涵、神韵和象征的潮州民间舞蹈艺术,更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排头兵。<div>  为此,作为潮州人,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潮州的民间舞蹈工作与全民族的艺术事业联系在一起,要认识到越是本地的就越是国际的,胸怀民族,放眼世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并创造一批有地方特色也即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