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念“知青”》

知音一一杜印玺

<p class="ql-block">1968年上井村贫协主任杨殿恩给知青忆苦思甜</p> <p class="ql-block">知青宋如芬接替父亲工作,讲解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画面是央视采访特写。宋父曾经是五星红旗的监制人。</p> <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小玉风彩依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遥念“知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杜印玺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者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008年我入住运城银都花园。</p><p class="ql-block">那天下楼,一位白发苍苍的胖男士迎面而来,操着标准的北京普通话问我:“你是里望的吗?”陌生人的问话让我楞住啦:“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是里望的知青王文元”。“哎呀,变了,一点也不象。”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呀!当年朝气蓬勃的小青年,如今变成了白头翁。这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河津县退休的民政局长杜甲良,当年是大队团支部书记讲过:王文元当时还是个扎根农村的典型人物哩,他分配到十二生产小队锻炼,思想先进,干活卖力。所有农活都能干。最突出的是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难以驾驭的四套骡马车,他却能得心应手,挥鞭自如,他从劳动中学到了精湛的技术,夸张一点,就是从悬崖上采到了奇花异草。为此被万荣县委评为劳动模范十大标兵之一,扎根农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往事越过了四十年,历历在目如昨天。 1966年取消了高考,百万莘莘学子奔赴广阔的天地——农村第一线,改天换地学耕耘。</p><p class="ql-block"> 遥忆1968年,当时我在公社(就是现在的乡政府)三代会值班,同时兼职广播站播音员。</p><p class="ql-block"> 当年12月初公社来了一批豪情满怀的北京知识青年,公社党委书记荊阳华、主任王文杰、武装部长柴安家、广播站的站长畅叶秀,接待了这批来自远方的客人。领队的是一位身姿挺拔的高个老师,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畅叶秀非常好客,拿出老百姓的土特产——雪白的柿饼让客人品尝,领队老师特别喜欢;学生们书生意气,风华正茂。十七、八岁,衣着朴素而大方,大多数人穿着褪了色的补丁衣服,背上一个方方正正的大补丁,裤子双膝盖上是椭圆形的补丁,屁股上再贴一个双圆形的补丁。做工细腻,方圆端形。让人看着即俭朴又大气,别有一番风韵。以至这种补丁衣服成为时尚,风靡一时。之后,我问他们,那来的那么多补丁衣服,才明白他们是为了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刻意将长辈的旧衣改造而成。</p><p class="ql-block"> 所来知青分配到全公社各个大队。我们里望村共分了23名,一队李富元、黄立兴;二队崔爱华、粱珍兰;三队塔惠荣、徐素娟;四队李明信、李凯;五队武存福、王世强;六队柴存京、杨宗清;七队,李淑兰;八队闻永信、李向龙;九张凤荣、王毓惠;十队宋如芬、吕玉芬;十一队曹修文、唐福康;十二队王文元、范贵寅。首先大队党支部用农村最好的饭菜(白馍、白菜、豆腐、大肉、粉条子做的大混菜,)招待了这批来自首都的客人——新社员。当晚大队干群热情洋溢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迎晚会。在大队的大院子挂起了两盏明晃晃的汽灯(当时没电灯),知青全部坐在前面,后面挤满了全村的男女群众。</p><p class="ql-block">会议由主任杜敬亭主持,党支部书记傅英保致欢迎词。</p><p class="ql-block"> 接着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做为欢迎的主旋律,舞蹈、戏剧、表演唱……让京城里的娃娃大开眼界,看到了乡村别具一格、风情万种的景象。欢乐的气氛,驱走了他们的陌生感,灿烂的笑容呈现出内心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社员们非常喜欢这些远离亲人,千里迢迢,来乡下劳动锻炼的小娃娃,心疼他们那稚嫩脆弱的身体咋能干了活?但他们出乎意料的踏实肯干,从不落人后。一队的李富元默默无闻,勤劳苦干,从不缺勤,被社员视为亲人,同甘共苦,长期共餐如一家人。六队的柴存京锄地特卖力,腰下弯九十度,手几乎接近锄头,锄得又深又透,累得大汗淋头。休息时展开双手,磨下了几个血泡,真让人心疼。大家教她,腰微弯,手抓高一点,握紧一点,要苦干加巧干。劳动的艰辛磨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p><p class="ql-block"> 知青当中人才济济,农村舞台可以施展风采。一队的黄立兴爱好音乐,中阮弹得好,在宣传队里给伴奏乐队锦上添花,农村民乐队伍里,从来还没见过这种乐器,大家觉得有了独特的“洋韵”,更加丰富多彩有味道。尤其是《朝阳沟》银环下乡,他动情有力的神态,似乎在诉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天,在学校后面地里干活休息之余,大家忽然听到一阵优美动听的歌声,那声音纯厚洪亮,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仿佛是喇叭里通过电传播的。我们几个小姑娘追随着声音去寻找……结果在校园的东墙跟,看到王世强面对着墙,深情地唱着心中的歌……仿佛思念着远方的家。耳闻脚步声,戛然而止。我们真后悔打扰了他。他显然不愿显示自己,可谓:真人不露面呀!他的声音饰演李玉和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知青们平易近人,与群众鱼水亲情。二队的崔爱华颀长健美的身材,亮晶晶的大眼睛,微厚的嘴唇,言行举止真诚可亲,具有较强的军人气质。三队的徐淑娟窈窕文静,端庄秀气,特有少女的纯美。经过风吹雨打,她们嫩白的皮肤都被晒黑啦。</p><p class="ql-block"> 因我家与二队饲养院相邻,又是去埝地必过的大路,我的家就是她们的家,每当下地干活,所有农具皆可在我家取。来往频繁,自成好友。与两位结下了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 知青们奔赴农村,心系百姓。宋如芬聪明睿智,活泼可爱,和蔼可亲与群众打成一片,每次回北京,不但用自己家里的购物证给群众买农村稀有的条绒布,而且借用亲戚朋友的购物证,帮群众解难。我与爱华情同手足,她回京探亲,买了一块价值不菲的粉色的确凉料子,送给我做上衣。之后我生了大儿子,她回京又特意为儿子买了深绿色方格小工人裤,翠绿色的小凉鞋。现今看是很平常的物品,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实属奢侈品。为了不辜负她的诚意,我收下了这饱含情谊的厚礼。至今令我感动不已!尤其是他们用自己仅有的一点购物证给群众买东西,这个秘密,我今天才知道。 真不知怎样感谢她们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知青都住在老公社大门东边的祠堂里,高门坡,小院子,小房子。她们打扫得干干净净,被褥一月拆洗一次。全用大针角,粗略缝合,省时省线。不象我们密密麻麻缝七行,小小针角不露面。</p><p class="ql-block"> 每次我抱孩子去她们那儿玩,都象一个欢畅的乐园。她们争着抱孩子。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呂玉芬,抱着儿子满院飞扬;后面紧跟着天真烂漫的宋如芬,白净的脸上忽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小凤眼,大家欢乐嬉闹的画面,犹如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最珍贵的记忆,是大儿子的名字尊重知青的提议而起名为“旭”,当时儿子是黎明太阳初升降生,寓意是旭日东升,天下安澜,和平盛世,好事来临。 </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1999年时隔三十数载,宋如芬到临汾办公务,囬到了她的第二故乡——里望,看望久别的乡亲们。我端一木盘老百姓春节的美食,与久别重逢的故友畅谈到凌晨一点,真有说不完的知心话。</p><p class="ql-block"> 风雨坎坷将会被历史铭记,追寻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又是二十年。这些年农村旧貌换新颜:村史馆国家资助创建,百姓广场热闹非凡,莺歌燕舞群众的乐园。座座楼房排列美观……眺望远方——首都北京,远方的知青故友,欢迎你们回来,看看故乡的风景,故乡的变迁。翘首企盼,知青朋友们常囬家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2.7.16ll</span></p> <p class="ql-block">当年插队万荣县里望乡里望村的北京知青王文元与爱人婚照</p> <p class="ql-block">当年插队万荣县里望乡里望村的北京知青宋如芬接受央视采访</p> <p class="ql-block">当年插队万荣县里望乡里望村的北京知青宋如芬回里望与乡亲们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万荣县里望乡上井村王世力,2018年与当年插队的知青相聚于北京紫光园清真饭店</p> <p class="ql-block">作者</p> 遥念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