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至七月中旬,真让人感受到了“七月流火”,领悟了“酷暑”的含义。看到气象部门频频发布的高温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几个好朋友相约决定离开老家,去临安区太湖源镇的指南村避暑一周。</p> <p class="ql-block">指南村,位于浙江临安东天目山麓,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紧依神龙川、太湖源、天荒坪等知名旅游景点。在临安下高速后,再开一小时左右就到达目的地了,其中半小时左右属于山路。虽然山路不宽,弯多弯急,但路况很好,安全设施完善,几乎全路段绿荫掩映,车行其中顿时就有了清凉之感。 </p> <p class="ql-block">指南村,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更为可贵的是至今还保留着古姓(郤(qie)、郄(xi))古树、古塘、古宅、古墓、古庙(1200多年的莫家古庙)、古井、古道等特色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认为是华东最美村落之一,2017年、2019年先后被授予“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第一批古村落名录”。该村以秋季红叶胜景闻名,故人们通常称之为“红叶指南村”。</p> <p class="ql-block">指南村,全村总面积7.86平方公里,由指南、塘顶两个自然村落组成,也有人简称为下指南、上指南。指南村落海拔接近600米,塘顶村落海拔在600米以上。村域内有大片的森林,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植被,森林覆盖率在97%以上,因此炎热的夏天其气温比我们的老家海宁大约低了十度左右。整个村庄依山傍水,风光绮丽,民房背山向南而建,几乎家家都有观景平台,农家乐、民宿在指南和塘顶随处可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一些民宿品位甚高,我们居住的塘顶的“结庐在境”就是其中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梯田”是踏入指南村一眼就能看到的景观。这是指南人在解放后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开垦建成的,总面积达470多亩。在指南村落周边的梯田为水田,我们在七月中旬看到的是一层层绿色水稻,特别是在村旅游集散中心的观景平台前,用不同颜色的水稻种出了笑脸和“未来多村”大字。清晨走在田梗上,我情不自禁的写了一首小诗“ 群山环抱中,梯田禾苗青。晨行田梗上,独享空气新。”我想如果到秋季水稻成熟之时,眼前的绿色变成金灿灿的一片,一定是一幅更加美丽画面。而在塘顶的梯田几乎都是岸地,以种植黄瓜、蕃茄、油菜等蔬菜为主,傍晚行走其间,竟然有一种想伸手摘一根黄瓜尝尝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指南古村落除了梯田以外,更吸引人的是散落在指南村落的众多的古树。据介绍在这千年古村落里共有300多棵古树,于是我在走出梯田后就上上下下仔细寻访,找到最古老的是树龄高达1000年枫香树。我逐一观赏这些古树,无论是数百年的,还是上千年的古树,长得都十分挺拔,枝繁叶茂,充满活力,仿佛还在青春期。唯有一棵未标注树龄的古木,树皮剥落,没有枝叶,应该早已仙逝,但仍然高耸挺拔,威严依旧,令人肃然起敬。其实,来红叶指南村最佳的时机是秋季,据说每年11月中下旬,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还有柳杉、麻栗、铁木、檀木等等众多的古树都变了颜色,那时整个古村落该有多么美啊?!岂不令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从红叶指南村游客中心往上走2公里左右就是塘顶,被称为“塘顶仙境”,我们避暑就选在塘顶的一家民宿,其名为“结庐在境”,不知主人取其名是否为了与“塘顶仙境”相呼应?说真话这是我住过的最好的民宿之一,与以前在丽水古堰画乡的“木言木语”可谓并列第一!</p> <p class="ql-block">“结庐在境”的海拔高度为605米,站在门前露台上,近看是层层梯田,只是这里海拔高了,可能没有灌溉的条件,所以不像下指南的梯田栽满了水稻,而是种了一些如黄瓜、蕃茄、油菜等蔬菜,或是稀稀落落的长着野菜野草。远眺是青山连绵,此起彼伏,云雾缭绕,似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群山环抱之中,隐隐约约可见下指南古村落,星罗棋布的粉墙黛瓦依稀可见。在塘顶无论是在民宿的露台上,还是走到最高处的那个遍野格桑花的平台上,或者往下走到“塘顶仙境”石碑处,处处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分,看到晚霞景观是截然不同的,每处每秒的景观都在不停的变幻,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我无法用文字确切地描绘晩霞不同地点不同时分看到的景象,但是我的相机却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在这季夏时节,落日的余辉在晩上七点左右,银白色光芒冲破群山阻挡,把似蓝似灰的云撕成几条彩带,慢慢的那光由白色变成红色,那红色越来越强,忽然似火山喷发,冲向西边的天空,把整个天空烧得通红,渐渐地那红色岩浆似潮水般涌来,刷出一条金红的带子,一会儿整个天边就铺满了……大约在七点半左右天空被黑幕占领,黑夜来临了!我忽然发现,那时天空中的月亮特别明亮,稀疏的星星也分外的明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