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早上,总是被窗外的伯劳叽叽叽的声音唤醒。于是,吃过早饭,走下楼,来到了小花园。花园里有一个儿童滑梯,色彩斑斓,周围都是树。只见两只伯劳幼崽就落在一人高的小松树上,一开始我还悄声捏脚的一点儿一点儿向它们跟前靠近,生怕惊到它们飞走了。结果,对面跑过来一个小朋友和跟在后面直呼慢点慢点的奶奶,小鸟若无其事,没有什么反应。我才大胆,向它们走近。</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些刚刚初巢的小伯劳还没有飞翔的能力和自己找食的本领。只能在树上等待妈妈爸爸的喂养。它们刚刚出巢,散落巢的四周,只会走和近距离的跳动。而且,出生牛犊不怕死,人走近抚摸它都不害怕,俨然一个乖宝宝,惹人喜爱。密密的绒毛,又细又软。灰色的喙镶着黄黄的边,这就是俗话说的“黄嘴丫还没退净”的时段吧。当爸爸妈妈叼着虫子回来,他们就会在不同的树针上叽叽叽叫个不停,还不停煽动稚嫩的翅膀。当亲鸟来到它们面前时,小嘴完全打开,嗷嗷待哺。那声音急迫热烈,三只五只共鸣,你想该有多热闹吧。伯劳成鸟的叫声是一声一声的,不这么嘈杂。爸爸妈妈会首先选择叫声最强烈的那个鸟儿喂食,其他小鸟看见爸爸妈妈没有来到自己身边就不再叫唤了。爸爸妈妈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小鸟们又开始一起叫了起来。这就是老人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叫唤鸟有肉吃。只有它们努力地鸣叫爸爸妈妈才会知道它在哪里,是否需要食物。然后,才把食物送到他们的嘴里。这群幼崽在这里足足有六七天的时间。之后,慢慢长大了,飞上更高的树枝上。</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 鸟爸爸妈妈一直不停的捉虫喂食。偶尔,有人在小鸟附近观赏,大鸟会落在最近的高枝上,眼睛只盯着小鸟一声一声的鸣叫,护守幼崽不被伤害。我想人类与鸟类这些基因应该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科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鸟类和人类本质上具有相同的语言基因。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对代表鸟类家族树每一个重要等级的48个鸟类物种的全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对比,发现黄莺、鹦鹉和蜂鸟的声乐学习至少进化了两次或者三次。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声音创新所涉及的基因组竟然与人类言语能力进化所涉及的基因存在不可思议的相似性。哈哈,真有趣。</p><p class="ql-block"> 所以,走近自然,了解鸟类,就是了解我们自己。</p> <p class="ql-block">(伯劳成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