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说“三伏”</p><p class="ql-block">秦文明</p><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16日进入“三伏天”。</p><p class="ql-block"> “三伏”者,初伏、中伏、末伏也。</p><p class="ql-block"> 所谓“伏”,左为人、右为犬,表示犬趴伏在人的身旁。趴下、俯伏不动也,就是说,“三伏天”,宜伏不宜动!</p><p class="ql-block"> 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趴下不动,避暑之招数也。</p><p class="ql-block">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三伏,一伏10天,每年入伏时间不固定。初伏、末伏时间大致不变,为10天;中伏变化较大,根据庚日出现的早晚影响中伏的长短,有些年份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伏天是40天的。</p><p class="ql-block"> 宝山人对初伏、中伏、末伏不太细分,统称“大伏”。入伏叫“交大伏”。</p><p class="ql-block"> 按照传统历书“夏至三庚便数伏”的规定,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那一天开始入伏。这是“专家”们的事,普通老百姓依据日历告知,知道入伏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通常,在小暑节气进入初伏,随后而来的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宝山人 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的说法,就是小暑节气还不是太热,到大暑就真的热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似乎是特例,大暑还没有到,已热得不可开交,按照趋势,又是个百年未见的高温天气。说百年未见,是有气象以来记录说的,换言之,说不定千年未见也有可能。还好,现在有空调,再热也不怕。如果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真的不知怎么过。</p><p class="ql-block"> 那时,降温用蒲扇。到七十年代开始有电扇了,快慢只有一档,宝山人称它小鼓风机。就这样一个鼓风机,买得起的人少的可怜。至于空调,七十年代由泰州市研制出第一台窗式空调,三相电,家庭不能用;到1988年,华宝生产出国产第一台分体壁挂式空调,不要说买不到,买得到也没有经济实力。到1995年左右,空调作为高档消费品才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电扇、没有空调的年代,宝山人是用蒲扇度过“三伏天”的。</p><p class="ql-block"> 宝山老一辈遵循老祖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祖训,要求“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在数九寒冬与炎炎三伏锻炼,不仅健体,还能增强对寒冷、炎热等极端天气的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哪有人在炎炎烈日的“三伏天”去锻炼?过去,没听说“三伏”锻炼出问题的;现在那些坚持祖训锻炼,锻炼出问题的经常见诸报端,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了空调。</p><p class="ql-block"> 炎炎“三伏天”,大家都离不开空调。殊不知对那些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心血管承受不了酷暑和凉爽的环境的频繁切换、骤冷骤热的变化,问题就出现了。因此,“三伏”锻炼已时过境迁,适可而止为好。</p><p class="ql-block"> “三伏”季节,是桃子上市的季节。宝山民谚说“桃饱李伤元”。意思是桃子吃多了腹胀,李子吃多了伤身。这是宝山人在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现代科学证明,桃子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因此食用过后会有饱腹感。而李子含果酸较多,果酸会刺激胃酸过量分泌,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痛;李子吃多了,还会损伤牙釉质,会出现明显的牙齿酸痛感。</p><p class="ql-block"> 宝山人还有句“冬病夏治在‘三伏’”的老话。主要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说的。</p><p class="ql-block">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患了“老慢支”年年咳嗽、咳痰,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早晚尤为剧烈。</p><p class="ql-block"> “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创造出来的手段。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寒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防病治病的作用。“三伏天”是“老慢支”的缓解期,也是防治“老慢支”的黄金时节,用“三伏贴”在“三伏天”外敷贴药的方法,对慢性患者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源自于清朝,以针灸经络原理将中医药直接贴在人体重要的穴位上,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医认为,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敷贴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疾病,气管炎、哮喘等,连续贴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数有明显减轻与减少发病率。</p><p class="ql-block"> 实际情况是“有奇效没有特效”,特效者人人有效,奇效者因人而异,有人有效,有的人没有效果,我有60年“老慢支”,试过“三伏贴”,效果不大。</p><p class="ql-block"> 老月浦人朱明恩,集各地治“老慢支”药方之大成,“三伏天”以“姜汁冰糖膏”治疗“老慢支”,颇有效果。</p><p class="ql-block"> 用10斤老姜,捣成姜泥,用纱布包裹,挤出三四斤姜汁,加3斤冰糖,以文火熬成很稠的膏,叫“姜汁冰糖膏”。“姜汁冰糖膏”熬好后,每天清晨,用一碗白米粥加一调羹“姜汁冰糖膏”吞咽下肚,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吃完。我如法炮制,吃了近两个月,一个冬天没有出现咳嗽。可与“三伏贴”媲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