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游之一 1、北魏明堂公园🏟

深圳小白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大同明堂,就像北京的天坛一样,是皇帝祭天祭地的地方。因为北魏的皇帝拓跋氏信佛,办公地点长期设在明堂。</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而我们知道明堂,是中学课本里的汉乐府《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平都的明堂有个特点,它的护城河是圆的!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b></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大同,是因为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上周跟表妹走马观花来玩了两天,感受了一下大同古城的华严寺和善化寺,发现这里竟然是1600多年前的北魏古都~平城,当年城建就花了60多年,云岗石窟闻名天下,古城的城市建设、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古迹好多好多,不禁被深深吸引。</p><p class="ql-block"> 晋北行已经十天,走了太原、五台山、大同、雁门关、老牛湾、忻州,表妹累得不行,先回去。👯 </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人又折反回大同,自助深度游大同古城一周。</p> <p class="ql-block">  大同的天气比较舒适,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微风不燥,除了下午照射紫外线比较强烈外,其他时间都很好过。</p> <p class="ql-block">  上次到善化寺,大门不开,走侧门,🧛‍♂️🧛‍♀️👸🤷👨‍👨‍👦红色的大门口下,随意坐着很多当地的老人在下棋、打牌、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他们,个个神态自若,健康安详,面色红润,不胖不瘦。🧛‍♂️🙆🙋感觉这里的水土应该适合养生,不免又增加了几分好奇。</p> <p class="ql-block">  据《魏书》记载,北魏平城外郭城范围最大时达“周回三十二里”,而明堂遗址在大同城东南,位置证实了明堂“在国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已之地”的古礼成制,从明堂遗址到明清大同古城距离为三里半,这与《水经注》的记载竟然完全吻合!</p><p class="ql-block"> 2008年开始的原貌建筑复原,都是在原址的痕迹上 1:1 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明堂离市区不远,南北两个门。我住古城南,骑车 🚲 就近从南门进去。</p> <p class="ql-block">  一进园区,但见古树参天,古香古色,石板路上都有讲究的花纹雕刻。</p><p class="ql-block"> 明堂的结构,与《礼记》的制度规划最为相似,其中心建筑“上圆下方,十二户九室”也十分符合传统礼制的规范,即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说的“事准古制”,其周围既有七级浮屠,也有宏伟的圆丘,更有藉田药圃,也有长塘曲池。可想而知当年此地小桥、流水、辟雍、药圃、佛塔……必定是互相辉映、美不胜收。今日得见,也是心旷神怡,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有很多石雕最先跳入眼睑,最前面的几个动物怎么这么面熟?</p><p class="ql-block"> 联想起五年前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看到的神兽,感觉他们应该是一类?🧜‍♂️🧜‍♀️</p><p class="ql-block"> 北魏 鲜卑族 来自内蒙的北方,现在正是俄罗斯东部 西伯利亚的区域,可能他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p> <p class="ql-block">  进了大院,猛一看,仿佛到了北京天坛,细比较,还是有很多元素相近。都是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查了一下这座明堂,始建于公元486年,完工于公元469年,天坛始建于公元1420,晚了差不多940年呢。</p> <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们对南北朝这段历史很不了解,有史书记载,这一时期为“五胡乱华”,现在历史书上已经不这样讲了。</p><p class="ql-block">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指自西晋末年 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 趁西晋“八王之乱”,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的政权,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建立的十六个政权。[皱眉]</p> <p class="ql-block">  439年,北魏鲜卑族 拓跋氏统一华北、内蒙等北方大部,结束了135年的五胡 乱华时代。</p><p class="ql-block"> 鲜卑族的拓跋氏自认为,他们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他们都是黄帝的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 曾多次亲往或遣使至 涿鹿 黄帝庙 祭祀。</p> <p class="ql-block">  北魏与南朝的宋国对峙,进入南北朝,尊崇汉族,发展农业,健全国体。在北魏118年的存在中,国力逐年强大,直到到557年。👘 </p> <p class="ql-block">  明堂于(491年)初夏建造完好,建造工艺甚是精美。孝文帝(拓跋)元宏 如愿以偿的在明堂第一次启用时,就是用于祭祀自己的父皇‘献文帝拓跋弘’。</p> <p class="ql-block">  孝文帝继承太后之遗志,重用汉族士人,推行汉化。其后又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东郊,亲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p> <p class="ql-block">  明堂将明堂、辟雍、灵台三大功能集于一座建筑,既显示了北魏时代盛世景象,也是北魏鲜卑民族对中国文化的一大创新,北魏建立十年,由汉太后和皇帝共同主持的班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改革已经完成并且收到实效,国家进入了鼎盛期,平城明堂,成为国力的炫耀和时代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魏国的强大, 从北伐到南征的举国之战,胜负不均,历时了十二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大同郊区 司马金龙墓俑群,于1965年被发现,是北魏军阵的缩影。陶俑基本都穿着便于骑战的胡服,是汉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魏国有多少青年壮士的青春与华年,在战争中成熟,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花木兰。孝文帝拓跋宏深感开悟,不愿战争继续,敇令魏军退兵还朝。</p><p class="ql-block">  魏军将领们都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天子犒赏的马匹和若干的金.锦.布.帛。</p> <p class="ql-block">  唯有一个红袍将军竟然推脱了大魏天子赐予的尚书郎之职……。</p><p class="ql-block"> 原来,花木兰男扮女装,作战勇敢,善用兵法,被晋升为将军。</p><p class="ql-block"> 军队班师回朝后,皇帝点名要见一见威名远扬的花小将军,看一看这个年轻有为的将军长什么样子。“果然气度不凡,是国家的栋梁。”皇帝在明堂看到花木兰后,要留她在朝中做官,封她做尚书。</p> <p class="ql-block">  在花木兰的再三恳求下,皇帝只得同意让她回家。</p><p class="ql-block"> 后人有诗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p><p class="ql-block"> 天子问所欲,木兰不做尚书郎。</p><p class="ql-block">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p><p class="ql-block"> 后代有人做花木兰从军,被翻译成各种戏剧,我们从小就知道。</p> <p class="ql-block">  随着北魏封建化的推行,鲜卑拓跋氏、草原各族与汉族交融愈广愈深,最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在平城拓跋氏建立了足以开创新时代的王朝制度,奠定了隋唐盛世的政治基础。</p> <p class="ql-block">  展览内容做的很专业,很精美,这是我在大同参观的一贯感觉。以至于后面有些图,根本不用我再说明。</p><p class="ql-block"> 在古人眼中,人活着和死去都是一致的。所以死去的笔画和墓碑都继续着他们活着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辟雍环明堂,作为宣扬教化的形象代表“三老五更” 高处明堂则史有明载。灵台就在上圆下方的明堂上,而且其“室外柱内”的“绮井之下”彩绘北半天的星空,设有机轮,天象逐月而变。</p> <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北族王朝北魏,统一了北方;</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杨隋、李唐,多承北周(魏)之制,再开大一统之局面。</p> <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众多的“胡族”君主追祖三皇五帝的现象,例如慕容氏追祖黄帝,熊氏、苻氏追祖夏禹,扈氏、姚氏追祖帝舜有虞氏、赫连氏追祖夏禹、拓跋追祖黄帝、宇文氏追祖炎帝神农氏等等,这些大多是出于“胡族”君主自身的历史认识,是种假托。因此,我们不应简单认为是少数民族追祖汉人的现象,它的背后 其实也反映了少数民族获取自身合理性的某种想法。</p> <p class="ql-block">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一是推动民族交融,二是巩固自身统治。</p> <p class="ql-block">  北魏有几任皇帝,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p> <p class="ql-block">  元宏公元467年10月13日生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471年,五岁继位,是北魏帝国的第七位皇帝。</p> <p class="ql-block">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很深。</p> <p class="ql-block">  明堂486年秋七月“诏起明堂、辟雍。”而真正开始修建是在491夏四月,并且在修筑明堂的同时还修筑了太庙,工程进度特别快,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明堂和太庙就修筑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文明太后刚刚故去,而由太后与皇帝元宏共同主持的班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改革已经完成且收到实效,国家进入了鼎盛期。这样的政治、经济条件成就了明堂,明堂便也成了国力的炫耀和时代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正式亲政,进一步推行改革: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年九月,冯太后病逝。孝文帝哀伤至极,大哭三日。他痛哭失声地对臣下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 ”又在诏书中说:“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缉全国。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内外大臣,谁又不哽咽悲切?”</p> <p class="ql-block">  孝文帝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藻富赡,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这些都为后来的改革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p> <p class="ql-block">  孝文帝这些有背祖制的移风易俗之举,遭到了来自鲜卑高龄贵族地抵制,他们一心想叶落归根,回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旧都平城。并且,他们还在皇族中找到代言人~皇太子元恂。</p> <p class="ql-block">  元恂在贵族们的鼓动下,乘孝文帝离开洛阳之机,与左右侍从密谋,征调牧马轻骑逃回平城,这一举动被人密报至孝文帝处,他立马回来棍责了太子,并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贬为庶人;被贬后的太子仍不思悔改,还想继续密谋反叛,忍无可忍的孝文帝派人带着诏书与毒酒,将他赐死。</p><p class="ql-block"> 这次叛乱没有动摇孝文帝改革的决心,他继续励精图治,巩固了改革成果,并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孝文帝的太和改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带来了些负面作用,最主要的是沿用西晋的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并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p><p class="ql-block"> 孝文帝后的北魏只存活了35年。</p> <p class="ql-block">  魏孝王虽然只活了33年,但他一生做过几件大事:迁都、汉化、平叛,实现太和改制。</p> <p class="ql-block">  北魏在洛阳建都以后,平城(现在的大同)就成了魏国的陪都。直到五百多年后,辽金占领了这里,才更名为大同。</p> <p class="ql-block">刚好碰到一群人,一个老师模样的人,正在给众人讲解。</p> <p class="ql-block">  原来是北大历史系的韦正教授,带着北京佛教协会的人 晋北行。</p> <p class="ql-block">他讲的很专业,我被吸引跟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刚录了两段,一位管理者说,拍拍可以,最好不要录,有些内容是内部讲课研究需要不宜公开。🧜‍♀️感觉自己运气太好了,竟然听了最内行的北京大学专家一堂课!</p> <p class="ql-block">  这一段历史,过去有争议,有人说是外族入侵中原,讲得比较少。现在,还原历史了,详细的史料证明,很多古迹都修补复原了,北魏崇汉尊儒,以真实行动受到汉族的拥戴,唐朝是北魏最好的传承创新者。</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五胡,逐渐都被我们汉族通化了。他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p> <p class="ql-block">  618年,太原太守李渊 在各方支持下,在西安建立了唐朝。</p><p class="ql-block"> 繁华的唐朝文化,成了相当部分的北魏文化痕迹。所以在大同,感觉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长河,就在这一代一代的变迁中流淌着……。</p> <p class="ql-block">  匆匆忙忙参观完毕,一起爬山的天津老马一家,约着去古城吃午饭。</p><p class="ql-block"> 赶紧赶到护城河拍了几张,来不及绕走一圈了。</p> <p class="ql-block">  遗址外围的环形水渠应为辟雍。</p><p class="ql-block"> 《礼记》记载“辟雍圆如璧、雍以水,外如堰盘也”。</p> <p class="ql-block">  北魏明堂将明堂、辟雍、灵台三大功能集于一座建筑,既显示了北魏时代盛世景象,也是北魏鲜卑民族 对中国汉文化的推崇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半,天上飘着是这样的云,就像大同的人,不慌不忙,悠悠哉哉。</p> <p class="ql-block">  据说明堂的夜景更漂亮。</p><p class="ql-block"> 计划明年再来一次?</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又及:</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据说,国内有明堂遗址的共四处,,一为古都长安(西安),一为古城平城(大同),汉魏洛阳以及唐东都洛阳明堂。以西安明堂与大同最为接近。</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北京天坛,是他们的升级版。</i></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初,我们夫妻俩一起来到大同,重游明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