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随笔

文洁之民

文洁之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家住在南京的莫愁湖公园附近,莫愁湖号称是“金陵第一胜景”。公园大门牌坊匾额上的“莫愁湖公园”是文学巨匠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他老人家还题有一诗:古有女儿莫愁,莫愁哪得不愁。如今天下解放,谁向困难低头。牌坊背面匾额上的“到此莫愁”是书法大家赵绪成先生题写的。这“莫愁”就成了“金陵第一胜景”的主题词。</span></p> 南京莫愁湖公园大门 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莫愁湖公园 赵绪成先生题写的到此莫愁 郭沫若诗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莫愁湖在历史上曾称为石城湖,之所以改名为莫愁湖,源于一个千年流传的凄美传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500年前的南朝时期,才貌双全的洛阳女子莫愁成了一名南京媳妇,但不幸的是,她嫁到南京后不久就被开国皇帝梁武帝看中了,梁武帝派人毒死了莫愁的丈夫并宣旨招莫愁进宫为妃,莫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溺于石城湖。南京人为了纪念这位美丽</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刚烈的女子,便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如今莫愁湖公园的水院里,立有一尊汉白玉的莫愁女雕像,这尊雕像成为公园最负盛名的景点。</span></p> 水院里的莫愁女雕像 莫愁女 莫愁女故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实,南京城也和莫愁女一样命运多舛,在历史上它是座悲情城市,虽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但短命王朝走马灯似地更迭致使南京城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提及南京城遭受的苦难,“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是南京人经过了太多的磨难与忧愁,“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乎在他们看来,再多的惊心动魄都是过眼云烟,即便是天塌下来,日子也还得过!因此千百年来,“莫愁”的特质也就融入到了南京人的骨子里,并成为南京人的一种性格特征,用南京人自嘲的话说就是“南京大萝卜”。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多大事啊”、“烦不了了”、“不能急了”,总透出那么一种洒脱豁达、举重若轻的气势。这正是南京人在历经磨难后形成的一种处世哲学、人生心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晨昏朝夕,我总喜欢在莫愁湖公园散步遛达,而公园常年会播放那首南京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莫愁啊,莫愁!》,耳闻其声,身临其境,心灵便可以和“到此莫愁”的淡泊与从容、豁达与开朗同频共鸣了。不是我矫情,我早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已是“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老翁了,也犯不着“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span></p> 海棠 海棠 《莫愁啊,莫愁!》歌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年四季,我在莫愁湖畔徜徉,春赏海棠夏观荷,秋闻金桂冬嗅梅,可谓“读她千遍也不厌倦”,以至于也像唐代诗人白居易钟情西湖那样“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虽然莫愁湖没有浪漫的白沙堤,但绿杨阴里的环湖路上移步换景也是让人走不够、看不尽的哟!</span></p> 水边长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莫愁湖公园的环湖路并不太长,大约3000米左右。公园东北角原先有一座九曲桥,是座木栈桥;公园南边有一座“忘忧桥”,是座石拱桥;两桥虽隔湖而建,但环湖路将其连通了起来。每回散步到这两座桥时,我总要驻足流连,不仅是因为桥两边的景色怡人,更是因为两座桥相得益彰地体现了“到此莫愁”的意境。</span></p> 九曲桥是座木栈桥 忘忧桥是座石拱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曲桥的造型含有吉祥尊贵的意思,因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单数,是至高无上的,而曲折又是人生无法回避的现实,人生只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苦尽甘来。走过九曲桥,人生所有的烦恼都会抛在脑后。因此民间在立春时或新年的第一天有走九曲桥的风俗,寓意走过九曲十八弯后,将送走曲折和磨难,迎来顺利和吉祥。民间甚至有顺口溜说:小孩走九曲,考试九十九;老人走九曲,活到九十九;情人走九曲,天长又地久。这也正应了那句“正能量”的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span></p> 九曲木栈桥 九曲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忘忧桥建于明末清初,如今的忘忧桥是2006年复建的。拱桥顶端的石栏上镶嵌着一块石匾,石匾上的“忘忧桥”三字疑似是“毛体”,看到那洒脱飘逸、神采飞扬的字迹,就会让人感到有种“到此莫愁,何忧之有”的神韵!特别是中间的那个繁体“忧”字,“忘”得似乎只剩下一丝丝“忧”愁了。</span></p> 毛体忘忧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拱桥顶端,回望桥两端尽头的地面,这一起一伏的石拱桥同样在诠释着“莫愁”的意蕴。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的起伏也正如拱桥下湖面的波浪一样,有波峰也会有浪谷,高了就会低下去,低了总会高起来,低下去时就积蓄能量,以便冲向更高的目标。在这一起一伏的过程中,不断刷新着人生的制高点。套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说:人生总会有起伏,唯有“莫愁”可传承。</span></p> 忘忧桥 如今的钢塑桥代替了原先的九曲木栈桥 篆刻作品:到此莫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许是巧合吧,九曲木栈桥是在横向上有九曲十八弯,忘忧石拱桥是在纵向上有一起一伏,两座桥的寓意正好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架构,分别从不同的维度诠释了“莫愁”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大有异曲同工之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曲桥是2013年兴建的,由3600多根半圆木构筑而成,长约200米,然而在2019年的公园出新改造中却被拆除了,寿命只有短短的6年!如今走到此处时,总不免会生出些许失落之感。</span></p> 水院 海棠 莫愁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好在我本是妥妥的“南京大萝卜”一枚,加之长期受“到此莫愁”的熏陶,也颇具“烦不了了”、“不能急了”的性格了,九曲木栈桥的一建一拆较之于南京城在历史上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是“多大事啊”!于是也就“到此莫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7.1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