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好太王碑)世界文化遗产随拍/集安市---2020年10月

浪迹天涯

高句丽好太王碑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区之东4公里处,西南距好太王陵200米,发现于清朝末年。 该碑用整块角砾凝灰岩制成,呈不规则方柱形,高6.39米。碑底以花岗岩石为座,长3.35米、宽2.7米,为不规则长方形。 碑文自东南面开始,四面环刻,计44行1775字,全部为隶体汉字,古朴方正,被称为“海东第一碑”。 好太王是高句丽第19代王,名安,此碑是其子长寿王于414年建立的。 好太王碑碑身高6.39米,文字部分最高达5.6米,幅宽1.34-2米不等,可以说是东北最大的碑,同时也是高句丽王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于 2004 年 7 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 矗立于太王陵东侧的好太王碑,其汉字镌刻的碑文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文献资料。 尤为重要的是,地方文化底蕴与中原文化因素的有机交融在它们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独特魅力早已闻名于世,是高句丽文化昭示后人的经典之作。 好太王“谈德”(亦名“安”)是高句丽第19代王,公元391年(18岁)即位,号“永乐太王”,公元412年(39岁)逝世。 他一生南征北战,在当政的22年中战功赫赫,死后被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这座巨大的碑刻,是好太王的儿子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遵照其父好太王的遗愿,为铭记他父亲的功绩和不得转卖守墓人的法令等,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当好太王被“迁就山陵”之后,在好太王陵寝东侧建立的墓碑。 碑文第一部分内容记载了邹牟王的传说, 第二部分内容记录了好太王统治期间的重要军事活动, 第三部分记录了为好太王守墓的烟户来源及数量。 好太王碑被发现以后,总体上一直得到有效保护。 1927年,集安县工商界人士自筹资金,修建碑亭。 1961年好太王碑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国家拨款修建新碑亭,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为其题词。 2003年,为了加强对其保护,又在碑亭周围安装了玻璃护墙。 光绪三年(1877年)封禁百余年的清朝龙脉长白山地区终于有人出没,一个小秘书偶然在长白山脚下的荒草丛中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古代碑刻——好太王碑,它已经淹没在历史的云烟中一千四百多年了,终于重新被世人发现。 魏晋时期,盘踞在中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国达到鼎盛时期,第19代王好太王高谈德北攻扶余(吉林省),西占辽东(辽宁省),南征百济(南朝鲜),甚至为了援救新罗(南朝鲜)对倭国(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予以重创,大败倭军,这座碑就是为了记录他生平功德而建立的。 好太王碑的发现一时间在清朝史学界、书法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学者们纷纷传阅碑文拓片,除了这座碑刻记载的内容外,它的字体也堪称独一无二。 有说是魏碑,有说是隶书,有说是真书的,它是中国书法进化史上的“始祖鸟”,因地处塞北,尚未完全脱去汉隶之风,介于隶书、篆书、楷书之间,取法奇崛,立意怪诞,有一种文明与野性在天地间碰撞的神秘感,所以书法界也称其为“关东体”。 好太王碑书法字体乍看十分怪异,似隶而非,亦篆亦楷,保留着方块汉字的淳朴之美, 气势雄浑壮阔,体现出古代中国东北民族粗犷豪放的审美。 遥想当年关东英雄好太王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伐百济、救新罗、驱倭寇,不免对此碑拍案叫绝,虽然后来高句丽王国为唐朝所灭, 这座石碑默默地屹立在长白山脚下的历经千年的雨雪风霜,但是高句丽王朝的汉字艺术终究没有被磨灭,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文化遗产之一能被当代人所知,它的艺术灵魂重新复活于纸上,融入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朝鲜、韩国、日本学术界对这座碑刻十分重视,朝鲜社科院甚至造了一座这石碑的复制品送给日本大阪法科大学。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史学界围绕着该碑文产生了诸多争议,比如“而倭以辛卯年来渡海破百残,□□新罗以为臣民。”的记载。 这段话指出倭国曾击破百济,并使新罗臣服于日本;而辛卯年征韩的记载,竟然与《日本书纪》中神功皇后“三韩征伐”的纪录相符。 韩国史学界认为,此段碑文是在石碑发现后,遭日军涂抹石灰窜改而成,但是日本史学界指出:以明治时代(1884年)采集好太王碑拓片的日军炮兵大尉的学术水平而言,能够使用一千四百多年的字体篡改石碑简直是天方夜谭。 好太王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碑之一,被誉为“海东第一古碑”。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大约在公元414年前后为其父,第19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所立的纪功碑。 由角砾凝灰岩粗制而成,近方柱状,高6.39米,宽1—2米。四面环刻汉字隶书碑文,共1775个字,现能辨识者1590余字。 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神话,早期王系,好太王攻城略地之功绩,守陵制度等。 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 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捶拓考释,好太王碑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著述、论文众多。好太王碑的发现,确认了自中世纪以来被世人遗忘的高句丽文明及中心所在,在东北亚考古遗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