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

雨燕16938517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志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雨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说,你当初怎么想起来报这么个专业?”“唉,别提了,那会儿哪懂这个专业将来干什么呀,还以为这是个高大上的专业,毕业后能去造原子弹呢!上了一段时间的课才知道,无机化工敢情就是三酸两碱无机盐,造化肥的,转来转去还是为农业作贡献。”“噢,我还好,报志愿时,找了一个在县中做教导主任的大爷(我跟他一个村的),他对各专业干什么算是比较明白的。这是我的第二志愿。当时我的第一志愿就是能上大学,不管毕了业做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的阴错阳差,使我们有意无意地走进了同一个学校,走进了同一个系,然后又走进了同一个家。再后来,为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做化肥的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个新专业里的专家。他的付出不可谓不大,他的成长不可谓不快!我时常为他遗憾,他当初报志愿时的无知,是不是真的失去了一个高精尖技术的研究者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经常拿这事当笑话儿说,可我不想你拿来当笑话看。这就是那个闭塞的年代,那个闭塞农村的现实!你能想象家里连一台砖头大小的收音机都没有的人,对知识,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怎样的渴望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