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水镇是戈壁中的一片宝贵的绿洲,长不足10公里,宽不足2公里。这片不大的绿洲上,有吃有住,对骑行者来说,这是张掖至酒泉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点。若无这个支点,势必会因吃住难度而多做调整。而有这个支点,就方便多了。</p><p class="ql-block">今天由清水镇出发,经酒泉到嘉峪关约91公里,行程合理不累。</p><p class="ql-block">早饭后,出得清水镇不到5公里,即是戈壁。行约10公里后几乎成直角北拐,穿过与之平行的高速公路,数公里后见一条东西走向的绿树林带,靠近后才知,自此往北,都是一片植被较好的地带,村庄较为密集。而往南不足一华里,即是大戈壁。这种奇特的地理环境一直持续到酒泉。</p><p class="ql-block">酒泉,在我们看来,它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代表地,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是我们心中敬仰的城市。因之,路过时,我们选择了穿城而过。为的是要见识下这座有着特殊内涵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到达嘉峪关见时间尚早,继续骑行8.7公里到达“嘉峪关关城”景区。</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参观中,正在心中一方面为关城设计之精巧、建筑之雄伟而感概,一方面又在为元、明两个朝代疆域的巨大反差而纠结时,相继听到两个导游都那么一致地向听众讲解“在当时,出了西门就是出了国了。”我心中不仅一惊:若是不重视学习历史的年轻人,听到这样的讲解,会给他们留下什么样的烙印?若他们不知道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乡在新疆以西的土库曼斯坦,他们是否会错误地接受嘉峪关以内才是我们的疆土的说辞?危险啊!</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也连带着疆域的变迁。从这层意义上说,嘉峪关的修建又代表着国家的弱、耻。象盛唐、大元、清初,国力强盛,哪会有边关感危之时!唯有国力强盛,才是最好的雄关铁壁。</p><p class="ql-block">清朝后期之衰,导致割地赔款;民国之弱,至日本关东军入住东北,外蒙古独立而不敢治……这等耻辱当牢记。</p><p class="ql-block">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才使我国收回洲铁路和旅顺港的主权,才真正实现独立自主;是杭美援朝让世界认识了今日的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使我国逐渐强盛。把握根本,坚定地走自主强国之路才是最重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