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这是曾经在2014年的一次出游。在2014年春节尾山一分场农友新年团拜会时,由农友提议发起、并有多人响应的云贵高原大巴自助游活动,经商定确定为四月中旬出发。后因报名参加的人数经过几轮反复,最终确定参加的人数为27人,于2014年5月19日得以成行。</b></p><p class="ql-block"><b>时间安排:2014年5月19日(周一)-- 2014年6月14日(周六)共计27天。</b></p><p class="ql-block"><b>行程路线:从上海出发沿沪昆高速,经浙江、江西、湖南至贵州和云南两省游览,返程从云南昆明经昭通、四川宜宾、重庆、湖北武汉黄石、安徽安庆芜湖、浙江湖州、江苏吴江等十一个省市,走G50沪渝高速返回到上海,整个行程近9000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天(2014年5月19日周一)上海市区--江西新余市857公里。</b></p><p class="ql-block"><b>上午8:30从八万人体育场出发,全天路途。原定早上七点整从市区八万人体育场出发,因大巴出发前换轮胎而耽误三十分钟,因为耽误三十分钟而进入了早高峰时间,高架基本上都处于拥堵状态,走走停停到集合点八万人体育场已是八点,装好行李后出发,已是上午八点半。途中由于天雨,使原定晚上六点左右到达第一站目的地--江西省新余市,也相应推迟到晚上八点多到达。好在预定了宾馆客房,到达后比较顺利地找到宾馆并很快落实了晚餐。当天,宿新余市区尚客优快捷酒店,在酒店附近餐馆集中晚餐。</b></p> <p class="ql-block"><b>路途中的开心果--农友沈维铭、袁柳艳夫妇的外孙女--嘉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天(2014年5月20日周二)江西新余市--湖南韶山市273公里--宁乡县花明楼29公里--邵阳市194公里,合计440公里。</b></p><p class="ql-block"><b>今天按原定计划,早上从江西新余市出发前往湖南省韶山市。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来到韶山,先落实集中午餐,毛家红烧肉当然不能少。午餐后,参观游览和瞻仰毛泽东同志的故居,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到来,天气放晴、温度适宜,韶山人民欢迎我们前来参观游览。在参观瞻仰毛泽东同志的故居时,得到农友FZG的提示,我们又前往距离29公里的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刘少奇同志的故里参观游览。尽管增加二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一致感到很值得。由于增加了游览内容,故相应晚一点到达邵阳市区,于傍晚七点抵达邵阳市区,入住預定的佳居连锁快捷酒店,在酒店附近餐馆集中晚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心果--嘉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b></p><p class="ql-block"><b>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b></p><p class="ql-block"><b>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全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湖南省韶山市韶山冲。毛泽东纪念馆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南岸私塾旧址、毛泽东父母墓、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鉴公祠等历史遗址和纪念性建筑。同时对有关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文物、资料进行征集、研究、陈列和宣传。馆藏文物、资料达6万多件,名人字画1000多幅,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b></p> <p class="ql-block"><b>纪念馆大门牌匾刻着邓小平手书金色大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对外开放部分包括旧址群、生平展区和专题展区,生平展区于2013年即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完成改造,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主要有生平展区和专题展区(即遗物馆)两处,用于举办《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展览和《毛泽东同志遗物展》、《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家庭》等专题陈列以及有关临时展览,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纪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b></p> <p class="ql-block"><b>纪念馆序厅毛泽东汉白玉座像(雕塑)是著名雕塑家刘林创作的,表现了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前后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领袖的光辉形象。雕塑背景《东方红》油画由著名画家李如创作,表达的是毛泽东的光辉业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主题。顶部的天花云石五星灯寓意着大救星和群星向太阳。左右两侧前墙镌刻有毛泽东手书《七律·到韶山》和《七律·长征》诗词两首。大厅两边的照片,左边是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时与韶山学校师生的合影,右边是1959年毛泽东在接见亚非拉各国青年朋友时的合影,这是两张被人们称作能听得见笑声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民国七年(1918年)三月毛泽东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八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毛泽东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交《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它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政策和策略。</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图为毛泽东与陆定一(左二)、徐特立(左九)、王明(右四)等在杨家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伟人家风展前言</b></p><p class="ql-block"><b>这是一个古老的、英雄辈出的家族,先辈的成功与荣耀不断地激励着后世子孙前仆后继奋勇向前。这是一个红色的家族,她孕宗了伟人毛泽东,也哺育了无数像毛泽东一样的热血青年,从而最终冲破封建桎梏,开创出令人肃然起敬的新一代家风!</b></p><p class="ql-block"><b>本展览通过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物文献资料。从国家和个人,父子和亲发等不同侧而反映人民领袖毛泽东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以天下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格和敬重父母、挚爱亲友、怀念故土的深厚情感,从而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人民领袖伟大而崇高的家风长卷。</b></p> <p class="ql-block"><b>在毛泽东的影响和教育下,毛泽东一家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有六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贺子珍与毛泽东共同生活期间,育有 6 个孩子,但只有李敏在母亲身边长大,其余的或夭折或丢失。</b></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和从莫斯科学习归来的毛岸英,在延安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律·到韶山》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b>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b></p><p class="ql-block"><b>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泽东外出就餐交粮票的收据</b></p> <p class="ql-block"><b>纪念馆所管辖范围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父母墓、毛泽东私塾旧址--南岸、毛氏宗祠、毛鉴公祠、毛震公祠以及毛泽东青年时代塑像等8个参观景点。纪念馆内基本陈列共8个室,反映了毛泽东从少年和青年学生时代起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为止的生活与斗争业绩。另辟有《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家庭》、《韶山风物耐人思》和《国际友人在韶山》3个专题陈列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氏宗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毛氏宗祠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坐东南朝西北。毛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毛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b></p> <p class="ql-block"><b>清乾隆六年(1741)毛尔达、毛彝生等人开始倡修宗祠,二十年(1755)七月购得毛介人的土地,二十三年(1758)开始动工兴建,二十八年(1763)建成。该祠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它建成时距毛氏迁韶有370多年了,它是韶山毛氏的总祠。宗祠大门门额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两侧对联为“注经世业,捧檄家声”。</b></p> <p class="ql-block"><b>祠堂房屋分为三进。第一进为戏楼。楼阁中部为戏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庆。楼两侧为化妆室。楼下中部为一小厅。两侧各一厢房,左为庖厨地,右为酒饭舍。第二进为中厅。右廊悬钟,左廊悬鼓。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第三进是“敦本堂”,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为住宿处,堂右为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氏宗祠</b><b>(上图文字)</b></p><p class="ql-block"><b>毛氏宗祠为韶山毛氏总祠,与毛震公祠、毛鉴公祠共同构成韶山毛氏家族旧址群。建成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是祭祀和纪念韶山毛姓始祖毛太华和历代祖先毛清—、毛清四等的家族圣地。1925年,毛泽东借夫人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此创办农民夜校,杨开慧担任授课老师,从此开始了对旧有家族传统文化的改造。</b></p><p class="ql-block"><b>韶山毛氏家族是一个古老的、英雄辈出的家族,也是一个红色的革命家族,韶山毛氏家族出了毛泽东!深厚的家族文化与湖湘文化、韶山乡土文化水乳交融,共同形成孕青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深厚的文化土壤。祠内的复原陈列和《毛泽东家世家风展》将向您展示这个传奇家族的迁徙历史、文化长善以及牺性、奋斗、奉款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少年时,有个叫毛承文的农民,敢于与地主豪绅对抗,地主与族长勾结,诬毛承文“破坏族规”,将他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毛泽东闻知,非常愤慨,与穷苦农民一道冲进祠堂和族长说理,迫使族长释放了毛承文。</b></p> <p class="ql-block"><b>民国14年(1925),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农民夜校20余所,这里是最早的一所。中厅为夜校教室,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曾在这里讲过课。她一面向穷苦乡亲传授文化知识,一面通俗地宣讲革命道理。她在讲“手”和“脚”两个字时说,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劳动人民用手创造了世界上一切财富,但辛辛苦苦,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种田的人没有饭吃,织布的人没有衣穿,盖房子的人没有房子住,而有钱人有手不劳动、有脚不走路,却吃的是鱼和肉,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好房子,一出门就要坐轿子。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所以大家应该挺胸立足,用我们的双手去推翻那些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b></p> <p class="ql-block"><b>1968年有关部门对毛氏宗祠进行过较大维修,使其保持20年代原貌并对外开放。80年代初,湖南省人民政府将该祠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其包括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故居范围内。90年代以来,毛氏宗祠被大规模复原修缮,举办过影响颇大的《毛泽东家世展览》,以文物、图片、电视录相为媒体,介绍毛泽东家族渊源和毛泽东的家世家庭,收到了良好的展出效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泽东同志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b style="color:rgb(1, 1, 1);">毛泽东同志故居,原称上屋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故居建筑整体坐南朝北,湖南农村典型的农宅形式,属土木结构“凹”字型建筑。毛泽东同志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b></p><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同志故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1961年3月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被中宣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b>清光绪四年(1878年),毛泽东祖父于此建有五间半茅屋。</b></p><p class="ql-block"><b>毛泽东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b></p><p class="ql-block"><b>民国十四年(1925年),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到韶山,以“养病”为名,深入群众,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于故居成立了中共韶山支部,毛福轩任支部书记。</b></p><p class="ql-block"><b>民国十六年(1927年),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运,于故居召开农运干部和老人座谈会。</b></p><p class="ql-block"><b>民国十八年(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没收,遭到破坏。</b></p><p class="ql-block"><b>1950年,毛泽东同志故居按原貌修复。1951年2月6日,毛泽东同志故居正式对外开放。</b></p><p class="ql-block"><b>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同志为毛泽东同志故居题“毛泽东同志故居”七字。</b></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同志故居为湖南农村典型农宅形式,坐南朝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20间;总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右厢房第一间为餐厅;右厢房第二间为毛泽东父母卧室;右厢房第三间为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故居四周还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游泳的池塘等多处遗址。</b></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同志故居现有文物、文献、资料6.3万件,晚年生活遗物64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有:毛泽东卧室中的床、柜、折衣凳、方桌和木竹凳;毛泽东父母卧室中的床、柜、折衣凳、书桌和长睡椅;厨房里的水缸、碗柜;农具室的石磨、水车、大水耙;碓屋种的米碓、风车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少奇故里景区</b></p><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故里景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占地面积1200多亩,是以刘少奇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传、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和收藏、保护、研究刘少奇文物的人物类纪念专馆。同时,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文物馆及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炭子冲民俗文化馆、炭子冲学校、刘家祖坟等景点。馆藏文物资料共15507件,其中珍贵文物571件,是全国最大的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少奇故里</b></p><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故居是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整修和科学复原,再现了20世纪初江南民居的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部分场景。陈列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对基本陈列进行改造,于2008年11月28日隆重推出“伟大的探索者,卓越的领导人--刘少奇生平业绩陈列”,采用生平与专题相结合的手法,以大手笔反映生平历史。</b></p> <p class="ql-block"><b>2008年3月免费开放以来,年均接待观众均在200万人次以上。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公众喜爱的中国十大经典红色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故里”牌楼,是1998年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投资建成的。门楼高12.4米,宽15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刘少奇故里”五个苍劲大字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湖南普通民宅,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故居于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文化大革命”期间,故居遭受了严重破坏,所藏文物展品几乎散失殆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少奇同志故居</b><b>(上图文字)</b></p><p class="ql-block"><b>刘少奇同志故居始建于1871年,系砖木结构普通农舍。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在这里出生。1961年5月,刘少奇回湖南农村调查期间,在此居住6天6晚。1980年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整修和科学复原,再现了二十世纪初江南民居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部分场景。1988年,刘少奇故居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以故居后山山脊为界,南至故居围墙基外200米外,西以石子岭山脊为界,北至故居北土墙基外80米处。</b></p> <p class="ql-block"><b>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后,我们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基本上恢复了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此居住时的情形,并于1980年3月5重新对外开放。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工作的活动场景。</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故居是刘少奇出生以及度过童年及少年时代的四合院式房子。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为土木结构,泥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门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峦。刘少奇1916年去长沙读书以后,寒暑假回家居住。1961年5月,他回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一周。文化大革命期间,故居被毁坏。1980年对故居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当年的卧室、书房、开调查会的横堂屋内展出了实物、照片数百件,重新对外开放,供人瞻仰参观。</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同志的母亲--刘鲁氏(1865 年—1931 年),终年 66 岁。</b></p> <p class="ql-block"><b>1961 年 5 月,刘少奇同志和夫人王光美在故居。</b></p> <p class="ql-block"><b>1961 年 5 月,刘少奇同志在故居。</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坐东望西、土木结构的内套四合院式房子,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有茅瓦房30多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而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房后有一抹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年环抱。</b></p> <p class="ql-block"><b>1938 年,刘少奇在延安与刘云庭(左二)、长子允斌(左一)、长女爱琴(右二)、侄儿允明(右一)合影。</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同志深夜在这里批阅文件。</b></p> <p class="ql-block"><b>1961 年 5 月 7 日,刘少奇同志和炭子冲大队干部、群众一起座谈。</b></p> <p class="ql-block"><b>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炭子冲刘少奇旧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颁发“刘少奇同志旧居”木质红底金字匾额悬于槽门门楣。同年,炭子冲屋场旧居对外开放。1961年,公共食堂解散,社员住房拥挤,刘少奇决定将旧居房屋及桌、凳、锅、灶、仓库全部分给社员。 “文化大革命”初期,炭子冲屋场横遭破坏,文物散失。 1966年10月历1日被封闭。</b></p> <p class="ql-block"><b>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冤案彻底平反昭雪,中共湖南省委与宁乡县委立即修缮故居并收集失散文物, 当地群众纷纷献工献材。同年3月5日,故居对外开放。1982年冬,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写:“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b></p> <p class="ql-block"><b>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炭子冲刘少奇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9--1990年,故居曾经四次整修。</b></p><p class="ql-block"><b>1998年12月,刘少奇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在此隆重举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少奇同志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展示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主体是自由分散型园林式建筑,这种风格与炭子冲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美丽自然。正门上悬挂着“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亲笔题写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修养亭</b></p><p class="ql-block"><b>修养亭是为纪念少奇同志的光辉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修建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个院落及小型集会广场组成,是一座以当地民居形式为基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建成的仿古园林建筑群,质朴大方、庄重典雅。“修养亭”由全国政协委员、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题写。陈列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提纲手迹、历代名家论修养和我国三代领导人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评价及名家赞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书画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少奇故里铜像广场</b></p><p class="ql-block"><b>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踏步)。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石级中央一条苍翠的匍地龙笔直前伸,广场视野开阔,四周山头连绵起伏,幽远深遂。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平台中央,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着。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b></p> <p class="ql-block"><b>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像高3.0米,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第二,少奇同志享年71岁。铜像座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远方;拿着烟头的手自然摆放;飘逸的风衣将衬托得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b></p> <p class="ql-block"><b>美篇《云贵高原行(1)· 湖南篇--湖南韶山、炭子冲》完成,欢迎各位美友、农友、旅友关注,并分享、转发、点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