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莲心度盛夏

摄色桃源

<p class="ql-block">  夏日的气息,渐渐盈满,盈满了清静的池塘,溢出凌波翠盖的莲。</p><p class="ql-block"> 莲花,是盛夏的情之所起。层层碧叶,支支绿盘,或高或矮,或正或欹。一塘绿云,伴着勃勃的思绪,袅袅升腾而起。</p> <p class="ql-block">  夏日的风景,世人皆爱湖光山色。总觉在这湖光与山色之间,要连接着一池莲花才恰到好处——从此处,到彼处,连起一片片嫣红碧绿,少了几分含蓄,更多了些透彻,这不正是夏天的面目?</p><p class="ql-block"> 花落庭闲,莲香池静,漫步进入这妙不可言的景致,在被夏天眷顾的荷塘,沿着竞相开放的莲,听着鱼儿的悄悄话,正想就此入梦去。</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为莲花取了许多名字,以“莲”与“荷”的叫法最为普遍。其他,还有芙蓉、芙蕖、菡萏、水芝等等。</p><p class="ql-block"> 似乎每一个名字,都暗含着一种气质:莲是端庄的,荷是温婉的,芙蓉是美艳的,菡萏是娇嫩的……“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花本无主,每一种样子,都是我们内心寻找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眼里,都有一株属于自己的莲花。诗经里的莲,是彼泽之陂的心上人,俊美姣好,令人日夜思念。儒者眼中的莲,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独立高洁,香远而益清。</p><p class="ql-block"> 佛教信仰的莲,是觉悟与智慧的境界,圣洁超然,可化众生,花开见佛性。试问这世上,哪个能够不爱莲?处处盛开着的美感意象,根植于再平常不过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自中国人有文明记忆开始,莲花就一直常伴左右。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过距今七千年的荷花粉化石,河南仰韶遗址也曾发现两颗距今五千年的炭化莲子。在漫长的岁月里,莲为人所食、所用、所赏、所颂,对我们身心的关照,也从未更改。</p><p class="ql-block"> 在与人的长期相处中,吐红摇翠的莲花也逐渐凝聚起多重的文化精神:从民俗的向往,到宗教的奥义,到文人的风骨,方方面面,都与人们的所求所需结下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生存的世界,早已换过不知几番天地,但莲花仍在我们身边,盛开在每个俗常或是风雅的日子里,依旧那般古老,永远那般常新。</p> <p class="ql-block">  莲花芳容可亲,品性高雅,无论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尽可得遇欢喜。</p><p class="ql-block"> 莲花生长适应能力强。它可以广植湖泊,接天莲叶的大片荷塘,固然蔚为壮观。江南私家园林,也可以利用小池塘植莲造景,令人心旷神怡。甚至,莲还可以盆栽、瓶插,置于厅廊或庭院,也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莲,生于泥,而出于水。水,是盘活中国园林的灵魂,莲花则是衬托园林水景不可或缺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苏州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远香堂,狮子林的荷花厅,怡园的藕香榭等等,都是园林水面植莲的代表。风姿绰约的莲花,依水缀山,静中寓动,在一泓波光里铺开,在盛夏的荷塘里,摇曳着晶莹的情意,也装点着璀璨的人间。</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曾有些专门为莲花而设的园子,比如唐长安城的“芙蓉园”,可惜如今大都不存。今天有名的,却还有两个:北方保定的古莲花池,南方杭州的曲院风荷。</p><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之名,自带几分古意,引人遥思当年王公大臣在此种藕荷、蓄走兽、养鱼鸟的景况,清游寻胜,思古发幽。曲院风荷,则更多一些城市人文关怀,在闹市与山野之间,流泻着明媚的光与色,恰似苏东坡笔下“浓妆”的西湖。</p><p class="ql-block"> 一北一南的两池莲花,关照着文脉的当下与过去,虽映衬出不同的气场,却同样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不仅在自己的庭院中植莲,还喜欢以莲花自比。</p><p class="ql-block"> 唐代白居易曾用“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的诗句,凸显莲花遗世独立的姿态。白居易一生钟爱莲花,从杭州赴洛阳任职之际,不惜携带着他心爱的白莲藕秧跋涉千里,一举使“南藕北移”成功,有意无意地推动了白莲在北方的普及。</p><p class="ql-block"> 最有名的自然还是宋代周敦颐。他在任知南康军时,于府署一侧挖一大池,栽种莲花,取名“爱莲池”,并有了那篇著名的《爱莲说》,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发扬广大。</p><p class="ql-block"> 无论南北,不管种在哪里,莲花都会带着人过去的记忆,生长出人所向往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朱光潜认为,静穆是古希腊诗歌的极境。鲁迅则反对道,莎孚的情诗热烈,却不静穆。</p><p class="ql-block"> 美的境界,是归于静穆,还是趋向热烈?对美的争论,或许相持不下,却让我们学会了用多种视角,去看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看一朵温柔敦厚的莲花,即需要兼顾的眼光。它固然蕴含着静穆的哲学,却也曾在恣意绽开时,释放炫目的热烈。静穆之莲,热烈之莲,正如那些精彩而伟大的生命,不断平衡于激烈的情感和沉静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清净得像一束光,焕发可成一团火。莲,处处皆是美的极致。</p> <p class="ql-block">  世上几乎所有的花,如同一切的事物,规律皆是先开花、后结果。</p><p class="ql-block"> 唯独莲,是可以花、果实、种子并存的植物,是为“华实齐生”,平添奇特而神圣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佛教以莲的这种特点,来象征“三身”同驻,具有永生不灭的意味。一朵莲,在活色生香、吉祥圆满的情景中,让你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幻化出万种可能。</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底有多少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很多时候,答案取决于我们发现的方式。世事生生不息,无有止境,若是有心之人,脚下自当步步生莲。</p> <p class="ql-block">  莲花,是夏日盛开的标志。看莲,也是进入盛夏时不可或缺的仪式。</p><p class="ql-block"> 一莲百面,一面百缘。夏日的风韵,如同满塘的莲,千姿百态,摇曳翩跹。你又将以怎样的心思,透过层层烟波,或是穿过漫漫人海,立在花头,或是跃于叶上,发现那些感动自己至深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文:谁最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