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童年是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它藏着一代人共同的岁月,但同时,童年也是独属于自己的珍贵回忆。</p><p class="ql-block"> 经年易数,流水无痕,不知不觉中已迈过我的知天命年,向着花甲奔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童年也许有着诸多的相似,细细回忆起来,即使本身没有那么快乐,但是依然会觉得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那些过往深深刻在我们灵魂之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那么,请暂且让我带您穿越回那个穷苦岁月,走近一个可爱勇敢的小女生吧!</p> 别人家的孩子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个农家小院,高大的枣树上油绿的叶子在风中招摇,常常有小孩子在隔墙的学校操场上搭着人梯爬墙摘枣,未成熟的青枣有一股涩味,但只要他们有“战果”便如同“战神”一般在上课铃声中骄傲凯旋。</p><p class="ql-block"> 作为枣树的主人,对这种小把戏我一直作壁上观,家里满墙的奖状才是我真正的骄傲。因为离家最近,每次听到预备铃响,才从家里箭一般的冲向学校,老师多次批评也不能奏效,谁让咱爱睡懒觉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你们可能觉得我“凡尔赛”了,可能,有一点吧!可是“小学霸”的我,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为学习挨打的事,实在稀松平常。不懂教育之道的农民父亲,只认“100”,达不到就会棍棒伺候。也许在父亲心目中,家里四个孩子,作为老大的我必须“成人成凤”,才好给弟弟妹妹立个“娃样子”。</p> <p class="ql-block"> 要知道,文革时期学生几乎不学习,在“反潮流小英雄”黄帅、“白卷英雄”张铁生影响下,全国上下批判师道尊严,学生在校不学无术。幸运的是,我的老师们坚守教育使命,固守教育初心,从没有自轻自贱,也没有误人子弟,学校的教学一直在正常进行。就是这样,在100分的逼迫下,在老师们的激励中,我埋头苦学,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高歌挺近,迈入理想大学。</p> <p class="ql-block"> 老家的枣树已然亭亭如盖,曾经的奖状早已不见踪影,但“优秀”却成为我伴随终生的好习惯。</p> 课余生活 <p class="ql-block"> 您千万别以为我是那种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农村的广阔天地,田野的各色庄稼,校园的学习生活,那都是孩子们自由生长的沃土。我和小伙伴唱《红灯记》里的小铁梅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为一个兰花指的手势,笑岔了气;裹着床单跳《北京的金山上》,投入的“演出”中,差点一脚踩空从炕上掉落;手执毛主席语录,高声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气宇轩昂、雄姿英发好似花木兰替父去从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童年更多和广袤的田野相连,毕竟农村孩子有永远锄不完的地,割不完的猪草,干不完的农活。挖荠荠菜、逮蚂蚱、编柳条帽、摘柿子,田野里总有无尽的欢乐。“麦假”“秋假”时节,原野到处是人,大人、小孩和一片赤金在欢腾中融为一体,孩子们呼朋引伴互助奔走,不为能做多少农活,而是要将丰收的甜蜜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每想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还是那么亲切美好!他们让我有无尽的欢乐也有岁月深处的悠远回忆!自小在农村长大,即使后来一直在城市工作,可这农村娃质朴的根却牢牢扎在我心里,这一扎就是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 课余时间,我们经常玩抓石头子、 打沙包、跳皮筋、过山羊,老鹰捉小鸡、或者在教室外用从家里带来的草绳玩拔河。在老师引领下,吃“忆苦思甜饭”也是常有的事,一次,有一个同学笑嘻嘻地说:“这饭还挺好吃的”,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清明节全班到烈士陵园扫墓,一个同学私自跑去爬华山,害得我们四处寻找,被老师批评时,他却说:“毛主席都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难道我上山错了吗?”竟让老师一时无言以对。</p> <p class="ql-block">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是的,我的童年有一条梦中的河,清澈的水泛着柔波,日夜欢唱淌过我心头。</p><p class="ql-block"><br></p> 梦中的河 <p class="ql-block"> 村边有一条长涧河,穿过村西流向远方,我们都唤它西河。一年四季我们都会到西河洗衣服,蹲在大大小小雪白的石头上,用棒槌砸,用小手搓。洗好了,就一件件平铺在河边的花花草草上,等着太阳晒干,远远看去,好像给草地穿上了花衣裙。</p><p class="ql-block"> 夏天时,常常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捉虾,用筐子去捞鱼,鱼儿虽不大,但很多,我们总会有一些收获。有时候,一放学我们就一窝蜂地跑到河边,各自拿出在课堂上偷偷叠的纸船,在小河上放呀放,目送它一直漂到天边。直到快天黑了,我们才奔跑着回家。</p> <p class="ql-block"> 冬天是最难熬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吹到脸上、手上,洗衣服无疑成了最苦的差事。小孩子冻手冻脚是常有的事,耳朵、脸蛋被冻烂也是常见的。当刺骨的寒风带着哨子从田野划过,小河的水也慢慢结了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雪封冰冻的河流是难得的美景,但在那时是最难熬的日子,天寒地冻的农村真是有万般苦难,但那梦中的河流给予了我乐观坚韧的脾性,它让我坚信,冬去春会来,春暖花自开。</p> 暑假生活 <p class="ql-block"> 童年时的物质生活不堪回首,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点白面馍馍,也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母亲缝制的新衣服。漫长的暑假里,我和同龄的孩子爬山趟河采草药挣钱贴补家用。或者母亲把纺车架到门口,我就要开始一天的纺线工作,盘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纺好了足够的线,到了冬天农闲时,母亲就可以织布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会跑去很远的地方割芦苇,踩在泥水里,强忍着肆虐的蚊虫叮咬,一镰一镰的割,然后再费力地把整捆的芦苇扛回家,晒干去卖钱。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话,更没有手机,夏天的傍晚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大树下,院子里,巷道中,孩子们各种玩闹一片喧腾。丢沙包游戏中,男孩子大呼小叫的声音直窜上云霄,迅捷的奔跑像猫一样;踢毽子时,女孩子和毽子一并飞舞,像轻盈而灵巧的精灵。孩子们常常开心得忘了回家吃饭,直到母亲的悠长的呼唤声在巷道中回响。</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日子虽苦,可有个场地,孩子们就能随时随地地玩起来,于是,苦日子也就有了甜味。</p> <p class="ql-block"> 感谢童年的生活给了我良好的性格,遇事乐观,不怕困难。曾经的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永远是我记忆里的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