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说古道今话岿山</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牟平城南10余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岿山,方圆十几公里,主峰海拔450多米。这山虽然不高,但曾经很有名。其原因有二:一是主峰南侧有椭圆形巨石,突兀高耸,远远望去,好象一只雄鹰仰天长鸣,故名鹰嘴石。牟平城西那条鱼鸟河就是发源于此山脉西麓。二是过去有一道观,名叫太极宫,俗称岿山庵,山环水抱,形态万千,云雾萦绕,梵音悦乐,清彻远播。……古自就是乡绅士子游览之胜地。</span></h5>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岿山,旧时的州、县志都有记载。如同治年间撰修的《宁海州志》记载说:岿山“在州南三十里,中有祠宇幽邃,文人多读于此,尝先胜景标为八景,曰:龙蟠石、虎蹲石、白云石、清风亭、玲珑洞、文笔峰、西天门。”关于鹰嘴石,该志说:“鹰嘴石,在岿山之南麓,岗峦耸峙。”上世纪三十年代撰修的《牟平县志》对岿山记述是:“岿山,在县南二十里,山之阳有岿山庵,山环水抱,极窃深缭曲之观,其南峰曰鹰嘴石,以石形如鹰嘴,故名。”另有资料说,岿山旧时庙宇众多,除岿山庵外,还有草场庵,而且两庵仅一墙之隔,僧尼比邻而居。岿山庵(太极宫)为宋代所建,其西院有瓦房数间,邑人读书于此。岿山庙宇的四至,都是由州府明文告示。据说,现在山中还有“福”、“禄”、“寿”、“喜”刻石,传说为北宋道士陈抟所书,隐含着“田给予福,林付长寿”之意。</span><font color="#ed2308">就是说呀,提倡保护环境,因为只有田林才能给人以福寿,所以人要与自然和谐才是。</font></h5>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岿山,当年曾是宁海州著名的一处游闲之处,除读书人常于此读书之外,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也常于政务闲暇之时,游览于此,并有游诗传世。如:元昭武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宁海州刺史姜房的《观猎陪陈总戎晚过鹰嘴石》诗。诗曰:“盘空人马上崔嵬,鹰嘴山前特地来。悬纛摇摇鸢跕跕,将军恰自北平回”,为姜陪其上司游山所作。再如:清代文登人于熙学游岿山,写了一首岿山庵诗。诗曰:“未到岿山梦已游,芒鞋踏遍洞天求。青林掩映深如许,别是仙家一小邱。”于熙学,字无学,号秋溟,清雍正年间贡生,任职工部虞衔司郎中。虽入宦海,却是个读书人,是个学问家。据说家有藏书万轴,有《铁槎漫语》等著作传世。于熙学在新编文登县志有传略,其父于其召,事迹不详。其叔于其珣,字华白,康熙年间贡生,先后任刑部员外郎、江西司郎中。因为官清廉,受到康熙的称赞,并先后擢升池州知府、广东肇高廉罗道按察使司副使。在任时,大力倡导兴修水利,并“劳卒于任”。</span></h5>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旧时,岿山也曾是匪患之地。历史留下名子的有郭培武。烟台市政协编辑的《烟台文史资料》有文说他是河北人,素无赖。起初来山东投靠张宗昌,但被张所拒。后投土匪李奎五。1927年,流窜牟平境内,据岿山庵为巢穴,啸聚山中很多年。山下许多农民都认识他,但不知其姓名。后来投军阀刘珍年部下,因是同乡,受到重用。1928年8月,刘珍年占领烟台,9月委其为牟平县长,到任后,匪性难改,作恶多端,诬商会副会长杨叔平为劣神,刑逼其缴大洋 3500元,致使其倾家荡产。在刘珍年与张宗昌、褚玉璞的战争中,强迫民众捐助军饷、供应粮草,修建牟平城壕,无限制增加群众负担。刘珍年打败张宗昌后,刘珍年又委其为文登县长。刘珍年在胶东期间,曾制造了著名的“段家惨案”,罪魁祸首就是郭培武。</span></h5><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期的战乱加之匪患,岿山的庙宇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解放后,社会安定,这里建有林场,经受乱世蹂躏的僧人或还俗为民,或走向他方,岿山庵香火逐渐熄灭。而且,作为文人雅士游览之所也慢慢为人们所遗忘。自改革开放始,旅游业受到重视,岿山又有了新的生机。首先,1992年牟平电视台在山顶上修建了电视发射塔,同时开辟了一条盘山路。同时还在山下建起一几幢小楼,提出开发岿山的设想。后来可能考虑岿山生态文明等原因而搁浅,建起的楼房也坍塌,留下了衰败墙壁,还能让人想起点什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养生休闲的慢生活,享受自然、绿色、纯洁,每年都有不少的人到此游览,一些过去不被人们认识的美景和故事被发掘了出来。如岿山睡美人和情侣石景点即如此。</span></h5>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岿山睡美人景点,位于电视发射塔北约300多米处,为一小山岭。从南向北望去,整个山岭秀象一位仰天躺着的少妇,自由自在地享受着阳光浴,其身段匀称,长发下垂,胸部隆起,两腿并拢,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情侣石景点则在睡美人头部的侧面。从盘山路顶头望去,如一对情侣相拥而立,而且女子的头倚在男子的肩膀上。大凡成为旅游景点的石头,或是河流、山峰等等,都会流传一些动人的故事。至于这些故事的作者是谁,往往难以说清。一般说来,都是听老人们传说或古老传说,而且是很久很久。至于久到何时,却没有人能考证出结果的。虽然是传说,都是说得有鼻子有眼,头头是道,不由你不信。情侣石也是如此。我见过的资料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宫里有一位仙女云游到这里,看中山里一位勤劳的青年,于是两人相恋了并生活在一起。后来玉帝发现仙女下界了,就派天兵天将下凡捉拿。于是仙女紧紧与男青年拥抱在一起,巧施法术,化为石头,以遮蔽真形。那知天兵天将在此驻的时间长了,仙女失去了还原的法力,他俩就永久的变成石头了。这就是情侣石的来历,信不信由你!凡正都是老辈子的人传下来的。呵呵。</span></h5><h5><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