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报告

王关付

<p class="ql-block">7月14日,州教科所谢岑所长一行三位专家到本县对州级课题进行结题论证。本人2019年申报州级课题《德育工作整县推进实践研究》,课题证号为2019B148;参加研究人员为:娄义坤、杨成、范宏艳、杨红艳及部分中小学校长。汇报内容如下:</p> 研究目的 <p class="ql-block">《德育工作整县推进实践研究》以黄平为例,研究如何在县域内整体推进德育工作。德育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通过实践研究,找到适合县域内实施和推进德育工作的路径、方法,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落地生根。</p> 研究背景 <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始终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流于形式;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p><p class="ql-block">本县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应酬式”德育,上面布置什么做什么,没有自己个性;二是“街边郎中式”德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毛病越医越多;三是“碎片化”德育,学校虽然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养成教育,社团活动等,但缺乏系统性,事倍功半,收效不明显。</p><p class="ql-block">作为县级主管部门,对德育工作主要采取典型发现法和经验总结法。即在调研中发现德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每个学期一次德育工作会中,进行经验交流或观摩。后来逐步增加了主题班会,但是深入不够,没有纳入常规。</p> 课题由来 <p class="ql-block">2019年,黄平县教育和科技局将这一年定为德育年,德育年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呢?时任局长李小平召集教研室工作人员征求意见。刚刚从新州三小卸任、借调到教育科技局的我提出了“用校园核心文化建设引领,主题班队会为突破口”的方案,得到了教研室全体教研员的认可,后经局党组研究,同意采纳这一建议。</p><p class="ql-block">同年3月,申报了《德育工作整县推进实践研究》课题,当年7月被州教科所立项为德育研究课题。</p> 研究路线 <p class="ql-block">课题研究内容预设“三个一”推进。即:</p><p class="ql-block">1.一条主线:以学校核心价值文化为主线,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p><p class="ql-block">2.一个突破口:依托党团队组织的领导,开展民主、自主管理下的主题班队(团)会。</p><p class="ql-block">3.一条回路:一是对校园核心价值文化评估反馈;二是对学校三风建设的的综合评估反馈。</p><p class="ql-block">重点研究“一条主线”和“一个突破口”两个内容。</p> 研究过程 <p class="ql-block">一、将核心文化列为课题研究和推进。课题申报后,我们将校园核心文化建设列为一个总课题,各校采用申报课题的方式,开展校园核心文化的研究和建设。</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校长们对校园核心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课题组在3月1日召开2019年度德育工作暨校园文化建设培训会;3月7日至9日,聘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王淑清分别到新州、旧州、谷陇、重安对核心文化建设进行现场指导。然后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黄平县 2019 年核心价值文化课题的通知》,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成立了课题组,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当年申报课题64个,立项课题41个,其中重点课题16个,一般课题25个。</p><p class="ql-block">2019 年 11 月 15 日,组织全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省州县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学员、助理共 189人齐聚重安江,召开“黄平县学校核心价值文化现场观摩会暨名校长德育工作论坛”,共谋黄平德育大计。</p><p class="ql-block">在重安二小,全体参会人员分成三个组,在“小导游”的引导下,观摩重安二小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p><p class="ql-block">重安二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母亲河清水江为载体,精心构建了“上善若水”的核心价值文化,基本形成了该校的精神文化体系。“上善若水”既是重安二小的核心价值文化,也是该校校训。校风为:海纳百川,预示重安二小师生心脑的开阔和包容;教风为"润物无声”,预示教育规律与教师的奉献精神;学风为"滴水穿石”,要求学习生活要有钻劲、韧劲和恒心。为使一训三风深入持久开展,重安二小塔建了“善行银行”这个平台,通过各种创收存入银行,对学生善言、善行、善心等表现实行奖卡制,1 分、2 分、5 分、10分不等,期末兑奖,引导、激发学生朝着"善"的方向前行。为将育人目标及一训三风落地生根,重安二小组织人力编辑了《上善》《若水》校本教材,并将其纳入地方课程,上课表,有教师,有检查,有考核,保证了地方课程的实施。</p><p class="ql-block">观摩结束后,与会人员来到重安中学,在这里谈观摩体会及校园核心文化经验交流。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范宏艳主持。且兰名校长、旧州中学校长黄继勇说,重安二小的善水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到了极致,达到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借鉴。且兰名校长、旧州二中校长韦清说:重安二小虽然面积很小,但德育做得很大,很用心,为黄平县中小学树立了榜样。旧州镇中心校副校长袁顺江说,重安二小形成了善水文化的体系,可以和沿海学校相媲美,值得学习和借鉴。旧州镇幼儿园园长苏照群说,参观后感受非常深,幼儿园怎么做,我们回去后要深挖,把文化建设做好。一碗水中心小学副校长杨胜林、且兰高中校长张耀等,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核心文化建设经验交流。重安二小潘振荣校长交流的题目是《传中华文化,育向善之人》。他从理念形成到文化构建,到一训三风的落实等方面作了介绍,让与会人员从看到听,找到了校园核心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新州三小副校长袁媛作交流发言。她交流的主题是《践行行知思想,打造"行知行"特色文化》,介绍了新州三小的文化背景,用行知思想作引领,开展的民主、自主教育、“九好"训练及"三会课程”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经验做法,校园民主气氛浓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劳动,呈现了新时代良好的校风、学风。皎沙小学校长吴小慧作了题为《凸显自主教育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交流发言。一所乡村学校,办学目标明确,核心价值文化清晰,教师爱岗敬业,学生纯朴好学,教学成绩优异,给全县村级小学树立了典范。县示范幼儿园园长张小燕作了题为《今天,你微笑了吗》的交流发言。她从核心文化“微笑"构建的五个元素,对如何实施“爱、幸福、信任、自信、鼓励"作了阐述,让与会人员知晓了幼儿教育的别样风采。</p><p class="ql-block">四所学校的经验交流,为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如何结合学校特点,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核心价值文化,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色,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p><p class="ql-block">黔东南州名校长、县教研室德育教研员王关付作了《以核心价值文化为引领,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培训。之后新州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童映梅结合王关付的讲座,谈了新州中心校的经验做法、存在不足和下步工作打算。</p><p class="ql-block">再后,教研室主任娄义坤对活动进行总结。他说,今天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现场观摩重安二小的核心价值文化建设,参观后大家都很有感悟,发表了感言;第二个板块是交流、分享、培训。通过四所学校的核心价值文化交流,相信大家对校园核心价值文化有了一定的想法和思路;通过李小平、周华、童映梅校长的德育经验分享和王关付教研员的培训,各校(园)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要求大家回去后,尽快抓住要领,没开题的及时开题,没申报课题的及时申报,抓住契机,开展工作,力争使自己的学校形成特色品牌。</p><p class="ql-block">最后,县教育科技局副局长龙小平讲话。他说,这次会议是在全县脱贫攻的关键时期,经过教育局党组慎重研究召开的。通过这次会议,至少解决了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一是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二是知道了抓德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抓核心价值文化。他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切实抓好学校核心价值文化,认真抓好团、队组织建设,抓好主题班队(团)会建设,抓思政课及学科德育渗透。他告勉各位校长、主任,教育科技局正在做顶层设计,一是抓德育工作的督导考核评估;二是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奖惩范畴。将每年的教学成绩奖惩转化为教育教学质量奖惩。他最后希望各校切实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拓宽育人渠道,转变德育方法,为办有质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二、课题组成员分头指导开题结题。</p><p class="ql-block">“黄平县学校核心价值文化现场观摩会暨名校长德育工作论坛”会,树立了校园核心文化建设的样板,通过交流、培训,各校(园)对核心文化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德育工作的推进更有信心。以后,每个学期都坚持召开一次德育工作推进会,课题组则根据需要,经常性地到学校探讨、交流,参加课题开题仪式,对课题进行指导、论证,对课题成熟申请结题的学校,进行现场结题。</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我们对县示范幼儿园、重安二小课题进行了结题,开了全县校园核心文化建设课题结题的先河。至2021年年低,共有13所中小学幼儿园结题。</p><p class="ql-block">2021年,着手第二批核心文化课题立项,有16所学校立项。至2020年6月30日,结题4所学校。每次结题后,我们都将核心文化建设进行总结、反思。</p> 研究结论 <p class="ql-block">通过近三年的德育工作推进会及平时对校园核心文化建设的探究,我们对校园核心文化的目标、路径、方法越来越清晰,逐步总结和概括了校园核心文化的概念、存在的误区及创设方法、价值意义。</p><p class="ql-block">一、校园核心文化的概念:校园核心文化即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识别码,也是这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p><p class="ql-block">二、校园核心文化存在的误区:</p><p class="ql-block">1.文化建设两张皮。认为文化即装饰,目的是好看,或是应对各级检查而已。于是乎,花了很多钱,投入到所谓的“文化"建设上,看上去高、大、上,很有气派,实则是"烟"多而“焰"少,空而无物。最多不过是应对检查,什么都“有"而已。</p><p class="ql-block">2.物质与精神分开。重物质,轻精神,以为文化就是学校的雕塑和写写画画。很多学校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物质文化,就是"建筑文化+走廊过道文化+雕塑文化",认为有了这些东西,学校就有文化了。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校园物质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将物质文化落实到学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转化为师生的精神力量,才能称得上校园文化。</p><p class="ql-block">3.物质文化散和乱。没有主题,没有重点,想到什么做什么,目标指向不集中。单就校园物质文化来讲,一些学校没有自己的主题,只是看到有好的名言、警句,就往自己的学校搬,以为这样,就"集天下之大成"了。谁知,一项也没有落实,最后只能成为无目标、无主题、无重点的"三无"大杂烩。</p><p class="ql-block">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紧扣时代脉搏,又要结合自身传统文化以及师生特点,厘清思路,找准目标,确定主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p><p class="ql-block">三、核心文化与三个关键问题的关系。</p><p class="ql-block">1.核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接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24个关键词48个字,分别有社会、法制和个人等三个层面。即使是个人层面的,也是针对全体国民提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要求。而这些要求的根植,不是唱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培育的。就如李树嫁接到桃树一样,只有把李树和桃树的接口衔接好,嫁接的李树才能成活、成长。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衔接在学校教育中,就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找到接口。比如谷陇中心小学的“声音”文化:“个个能发声,人人都有声”,第一个声,指的是声音,即每一个孩子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一个孩子都要掌握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会唱一首苗歌或会演奏一种民族乐器;后一个声是前一个声的拓展,是声誉和成功。该校从核心文化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接口,然后从声音文化中,培育学生爱民族、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的品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根植。</p><p class="ql-block">2.核心文化与学校德育。首先,核心文化是学校的底色。这个底色是由学校本身的传统文化和现有的师资力量及管理决定的。比如重安二小的“善水”文化,为了打好“善水”的底色,学校从“育人目标”、一训三风上做了定性。校训“上善若水”,要求师生像水一样的付出,像水一样的包容;校风“海纳百川”要求师生要有水一样宽阔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于外界意见和建议采取接纳的态度,这样才能丰富自我,才能够做最好的自我。有了这样的底色,就有了来自文化的力量,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成长。其次,核心文化促进学生成长。核心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科学的、系统的、综合的训练形成的。比如新州三小的“行知行”底色打好后,除了在校园物质文化上下功夫外,还须在“自信”、“阳光”、“向善”、“向上”等关键词上下功夫,通过常规课堂、拓展课堂、社会实践、阳光舞台等多方面进行实施、检查、评比,使这些关键词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体现在骨髓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这个核心文化实施的过程,就是学校德育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倘若每所学校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找到自身的核心文化,并认真地、科学地去实施,那么,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每所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的品牌或特色,每个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都会获得来自精神或文化的力量。</p><p class="ql-block">3.核心文化与教学质量。核心文化与教学质量,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问题,其实二者紧密相关,互相影响,互相促进。</p><p class="ql-block">第一,核心文化影响教育质量。我们从反面去推理。一所学校没有核心文化,也就是没有生命和灵魂,这所学校一定会行而不远,即使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获得一定的成绩,这个成绩也只能是阶段性的、暂时的。</p><p class="ql-block">第二,核心文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上面所论,核心文化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学生的“三观”形成后,学习只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部分,学生将会核心文化的驱使下中发出巨大的动能,自觉学习、自觉实践,自觉更新。就像一架加满油的发动机,一旦启动后,就会高效有序地运行。可以想象,学生有了这样的动力,成绩还会不好吗?</p><p class="ql-block">四、核心文化的作用和意义。</p><p class="ql-block">1.核心文化为学校确定了目标方向,打好了底色,训练了习惯。因此,核心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p><p class="ql-block">2.办学需要有自己思想和灵魂,没有核心文化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学校。因此,核心文化是学校发展、注入灵魂的需要。</p><p class="ql-block">3.过去基本均衡发展验收,除了硬件外,软件主要看有没有“一训三风”;今后优质均衡发展验收,主要是看“一训三风”落实得好不好,有没有灵魂。因此,核心文化是优质均衡的需要。</p><p class="ql-block">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在学校落地生根,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到学校教育的接口。因此,核心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p><p class="ql-block">此外,课题组每个学期还要组织开展一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德育主题班队会观摩活动,以此作为德育工作推进的突破口。主题班会观摩前一个月,要对观摩的主题班会进行听课、指导;主题班队会观摩后,请指导教师说课,全县名校长、名班主任进行点评指导,最后,还邀请德育专家或名校长、名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让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及骨干班主任对主题班队会的价值意义及流程、方法有一个清楚地认识。</p><p class="ql-block">课题组还在团队建设、班主任工作、心理咨询、劳动教育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p><p class="ql-block">实践研究证明,以校园核心建设为主线,以主题班会为突破口,开展德育工作整县推进,路径简洁,方法合理,效果优良,值得借鉴。</p> 重要发现 <p class="ql-block">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有两个重要发现:</p><p class="ql-block">1.校园核心文化的描述:“校园核心文化即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识别码,也是这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有新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在学校落地生根,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到学校教育的接口,校园核心文化便是这个接口” 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2.主题班队会的作用和功能强大。主题班队会除了能高效、高质量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外,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德育工作整县推进的突破口,是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p> 问题反思 <p class="ql-block">工作中有两点不足。一是民主、自主管理下的团队组织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值得探索;二是“一条回路”,即“对校园核心文化的评估反馈、德育工作的综合评估”没有深入,尚处于被动状态。两个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深入研究,不断规范和改进。</p>

文化

核心

德育工作

学校

校园

德育

重安

课题

二小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