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濡墨资水赋长歌</p><p> —从白云寺到文澜塔</p><p> 作者:未己未央</p><p> 时又至此,风日又是那个熟悉的轮回,资水滔滔,依旧东流。</p><p> 作为一个喝着资江水长大的安化人,在碧水风日里,抬头,总能看到那座连结于安化动脉的山峰—辰山。</p><p> 那就去接近吧,接近安化的脊背。</p><p>徒步,向一座山峰朝圣,走过的神山是安化一千年来、一千年之前最深刻的符号。</p><p> 沿着山路盘旋,走过梯田稻浪灵秀,问过辰山村牛舍中喘月的老牛,缓步旱斗烟里悠韵的廊桥。当海拔逐渐升至800米,湛蓝天空的帷幕被徐徐拉开,极目楚天舒里,安化面容的轮廓已渐清晰。葱婧山峦一轮轮扶摇而来,怪石幽潭,飞瀑流湍不过盆景一簇,自诩遗世的幽情逐渐有了天人合一的感应,当脚步继续前进到1300米,层层山峦开始向中心匍匐,远处的资江化为玉龙似乎如飞天而将起,一股来自安化血脉深处的势能随即压迫而来,1300米,一千三百年,数量或许不惊人,但却是造化杳暝的万般巧合,因为安化的深度与广度被微妙的粘合在这里。这个“奇点”中有古老安化的脉搏,而且梵音阵阵,将朝圣的脚步撞了个踉跄。</p><p> 这是一座修建于唐朝后期的古寺,寺名曰:白云。如今,只留有“雨散云收天日近,山高月小夜光清”青石对联雕刻一副、青砖石壁几许。在早于宋代权臣章敦开梅山大约三百年前的唐德宗、代宗年间,这座属于佛教南禅的禅寺拥有僧田上千亩,僧众三百余人,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在未蒙王化的南方蛮域荒野,在并不太平的唐末,何以会在硐蛮之地开拓出如此教化净土?不要总是去翻看陆羽《茶经》,也不必总说“潭、邵之间有渠江”之类云,安化,这片古老地域的前世今生或许本就是传奇。</p><p> 解下心中的痴嗔,倒空陈腐的诗篇,小心翼翼的端起虔诚,迈开倾听的脚步,在一叠叠饱经风雨侵蚀的斑驳里,沐浴梵歌,整个遗址周长不过百米,默然俯瞰着这山中一日。在安化高度的脊背上,在时空与高度的交汇点,人文化成的巨槫已经提笔。</p><p>开源流兮扬素波,将高度从辰山稍微降下,高马二溪的皇道禁碑在茶山中掩映,芙蓉山的绵厚依旧惊破美人颜,饮下江风烈日,让安化茶叶的厚重融入新陈代谢,继续顺江东流,寻找与安化血脉相连的答案。</p><p> 走过百里江山如画,当山与水的气势再次相会,盘旋,激荡,水逝云飞,涛雪如雾,旋即又被压缩于一点,在江边的一隅,那里,有屏壁断崖,竹枝渔歌,还有一位在印心石屋中悠然注解《陶渊明全集》的江湖樵客,抬眼望去,一座七层青石砖塔用风铃在时空中穿梭,文澜塔,就这样矗立在这个奇点之上。文澜塔顺着江流往下不远,就就是安化与桃江的边界,往上,有白沙溪,钧泽园,褒家冲……这样来看,文澜塔似乎便是分别安化与外界的玄关。</p><p> 沿着阶梯一步步向它靠近,这座古典式的塔全由整块青砖有序堆砌而成,彼此用三合土紧密黏合,浑然一体,临水静默。文澜塔大约修建于1836年,由安化首位大进士陶澍出资,塔的首层,有道光皇帝御笔提撰的“印心石屋”青石匾额,用以表达对这位重臣的隆恩。</p><p> 道光,一位颇为朴素而又略带“尴尬”的皇帝,据说,他的龙袍都是打着补丁,肯为陶澍泼洒御墨,足见其重视吧,此自是笑谈。</p><p>而这位从安化走出的清代两江总督,先后治川蜀、巡芜湖、兴义仓、浚漕运、开海运、革盐弊,真正做到了“欲为圣明除弊事。1839年,陶澍病逝于任所,第二年,古老中国的大门被正式轰开,中国运行了数千的文化轨道被裹挟进了世界资本的洪流,终于一去不返。</p><p> 我有理由相信,在陶澍回乡的数次之中,这位历经宦海的朝廷要员一定会在资江边的石屋中,耳听波涛如雪,伴着馥郁的茶香,仔细推敲着《形影神》的精义及《挽歌》的灵魂,陶督于靖节全集考之甚详,晚年亦以樵客之流自居,当不是偶然。</p><p>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文化的精神图腾,亦是他们的集体人格,那么,将视觉的客体转化,安化的“人格”又是怎样?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社会和文化互为一体,美美与共,著名作家余秋雨也在《君子之道》中表达过类似的思想。如此再看,安化的人格根源又在何处?亦或者什么才是安化的魂?</p><p> 我仍愿将目光由文澜塔朔江而上,从白云寺的梵音开始,从唐至今,从佛家至儒家,从飘满茶香的凡间烟火中,安化人格的脉络逐渐清晰,里面,有佛法,有兵戈,有茶市的摩顶烟云,有芙蓉竹枝词,一千三百年,这些社会与文化已然与山水融为一体,从云而起,遇澜而止,千秋一叹,千年一曲。</p><p> 站在文澜塔边放眼资水,且纵声长歌,歌曰:溯江水兮扬明波,山幽绝兮竹枝歌,飞鸿去兮文澜远,白云帝子槛中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