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建设祖国的边疆,共同完成了现代民族的发展进程,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各民族多彩民俗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让人发出了“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的感叹!我们连续两年自驾新疆旅游(夏季秋季),在西域喀什几天时间里,除游览喀什噶尔古城、高台民居之外,老城区艾提尕尔清真寺、手工艺品街、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大巴扎)、香妃故园等,喀什博物馆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著名景观,那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图为 西域民族风情浓郁的喀什市市中心街景。</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p> <p class="ql-block">艾提尕尔清真寺、喀什市市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喀什手工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国际大巴扎)</p> <p class="ql-block">香妃故园。</p> <p class="ql-block">喀什地区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1992年建成,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共分三层,基本陈列为《新疆丝路历史文化陈列》,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唐时代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数百件,再现了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历史。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刚好,我们入住的酒店距离博物馆不远,专门前往去参观一下。图为 喀什博物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喀什博物馆 前言。</p> <p class="ql-block">喀什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史前文化和东西方交流的出现 喀什地区经历了石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史前时期,这里出土有打磨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反映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香宝宝墓地和曲曼墓地 以及出土文物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香宝宝和曲曼地都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是早期铁器时代的墓地群。时代为公元前500-前400年间……位于世界文明十字路口的帕米尔,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铜鍑 公元前770-476年 疏勒县乌帕尔乡霍加阔那尔遗址采集。</p> <p class="ql-block">石器工具的使用。</p> <p class="ql-block">下坂地墓地 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附近发现的青铜时代墓葬,被命名为“下坂地文化”。墓葬分为土葬和火葬两类。随葬品中,陶器最多,还有木、铜、铁、银器及皮、毛制品。陶器多为素面,束颈罐占多数,也有碗、杯等。时代在公元前1590-前600年间……</p> <p class="ql-block">陶杯、陶碗 青铜时代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坂地墓地出土。</p> <p class="ql-block">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汉唐时期,作为丝路明珠的疏勒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增加,品种增多,园艺业兴起;商业、手工业和交通发达……</p> <p class="ql-block">佛教文化及艺术的繁荣 汉唐时期,喀什地区的文化得到发展,随着佛教的传入,疏勒王族及广大群众纷纷皈依,构筑塔寺,庄鎏佛像之风盛行,直到9世纪末,经历了千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左 刻叶茎纹单耳陶壶 中 右 刻划几何纹三耳陶罐 唐 (618-907年)喀什市汉诺依古城采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采集。</p> <p class="ql-block">左 泥塑彩绘佛头像 右 高髻泥塑佛头 唐 巴楚县采集,巴楚县托库孜萨米佛教遗址采集。</p> <p class="ql-block">部分海外流失文物图像介绍。</p> <p class="ql-block">喀什博物馆展厅场景。</p> <p class="ql-block">三耳压花陶罐 南北朝(420-589年)。</p> <p class="ql-block">宋元丝路和社会文化的演变 9世纪末,疏勒成为喀喇汗王朝的东部,史称“喀什噶尔“,喀喇汗王朝是我国西部、由回鹘人起主要作用的汗国,他们同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2世纪中叶和13世纪初,这里分别归我国历史上的西辽和蒙古政权统辖……</p> <p class="ql-block">喀喇汗王朝的东部都城 宋元时期,喀什是喀喇汗王朝东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经济仍以农牧业为主…… 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的社会文化 </p> <p class="ql-block">角柄铁刀、盾 宋(960-1279年)塔什库尔干县城采集。</p> <p class="ql-block">《请伯克赐財物书》(复制品)宋 巴楚县托库孜萨米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社会经济的发展 </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喀什地区的绿洲城市和乡村增加。除喀什噶尔外,叶尔羌、英吉沙已城市化。新疆建省后,农产品产量提高,品种丰富……</p> <p class="ql-block">清朝统一西域建立新疆省 1406年明朝设立了哈密卫维持中西商贸通道安全。16世纪以今莎车为首府建立叶尔羌汗国同明朝保持密切的联系。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1874年清朝建立新疆省,实现了新疆与国内各省行政制度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喀什成为南疆的政治中心,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喀什成为南疆的政治中心 清朝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一员,总理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的事务。并在边境设立卡伦,置军队驻防。各地仍保留伯克制,但由清政府任免。新疆建省后,置喀什噶尔巡道,下设疏勒、莎车两直隶州,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及和田直隶州。</p> <p class="ql-block">清代画作、服装服饰。</p> <p class="ql-block">左 木锁 清 疏勒县铁热木乡征集。中 铜萨玛瓦尔 清 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首饰 清(1644-1911年)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文化艺术的繁荣 清朝时期 喀什地区的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有关历史、文学、医学、农学的书籍……16世纪时,叶尔羌拉失德汗的妻子阿曼尼莎汗召集民间艺人,将流行在新疆各地的传统乐章,汇集整理成十二套大曲,称为十二木卡姆。它集音乐、诗歌、舞蹈、戏剧于一体,成为遗传至今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铜笔墨盒 清 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手鼓</p> <p class="ql-block">左 羚羊角质萨帕伊 清 喀什征集。 右 唢呐 清 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左 卡伦琴 清 喀什征集。右 刀郎热瓦普。</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人发出了“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的感叹。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000余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建设了祖国边疆,共同完成了现代民族的发展进程,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即是各民族绚丽多彩民俗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这个展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上 各种饮食习惯做法。下 各种蔬菜、水果、干果。</p> <p class="ql-block">民族风味各种饮食。</p> <p class="ql-block">从事农耕兼营畜牧和园艺业 古籍记载,这里“稼穑殷盛,花果繁茂。”现在,喀什地区的维吾尔人主要从事农耕,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还有水稻、油菜、甜瓜、西瓜家庭豢养羊、牛、马、驴、骆驼等牲畜。辅以园艺业,栽培果树,盛产巴旦木、枣、桃、杏、苹果、石榴等水果和干果。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以畜牧业为主,家畜有绵羊、山羊、牦牛、牛、马、驴、骆驼等,农作物以耐寒的青稞、春小麦和豌豆为最多。</p> <p class="ql-block">生产工具</p> <p class="ql-block">农作物丰收场景。</p> <p class="ql-block">阿以旺式民居介绍。</p> <p class="ql-block">维族民居布置。</p> <p class="ql-block">维族民居布置</p> <p class="ql-block">喀什地区民间庆典、巴扎,历史场景复原。</p> <p class="ql-block">烧陶制铜仿古手工艺介绍,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左上 透雕、凹雕、凸雕、刻线、镶嵌工艺,上中 英吉沙小刀,右上 民族手工艺制作。下 手工艺制作展品。</p> <p class="ql-block">鎏刻花草纹鎏金铜罐 清 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铜烧水壶 清 喀什地区征集。</p> <p class="ql-block">鎏刻铜茶壶 清 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錾刻花草察合台文铜盘 清代 喀什征集。</p> <p class="ql-block">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是闻名全国的手工艺品,该刀的刀体平整光亮,刀口锋利,刀把上镶嵌着银、铜、玉、骨、宝石等组成具有本民族风格的图案,并配有精致的刀鞘,深受各族人民喜爱。</p> <p class="ql-block">制陶工艺介绍,及陶瓷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印花工艺介绍、印模,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制铜工艺介绍,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制陶工艺介绍 喀什地区的制陶工艺以黏土为原料,用木轮制作陶胚,晾干后,再绘画或贴塑、上釉、烧制而成。这里的土陶历史悠久,造型古朴,器物上的彩绘或贴塑精美,具有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刺绣 维吾尔妇女喜欢刺绣,较常用的针法有十字绣、辫子绣、平绣、堆绣、串珠片绣等。</p> <p class="ql-block">服装服饰丰富而多彩 喀什地区人民的服饰多样而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歌舞之乡又善于绘画介绍 16世纪时,叶尔羌汗国,阿曼尼莎汗召集民间艺人,将流行于新疆各地的传统乐章,汇集整理成十二套大曲,成为“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集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伴奏乐器有萨塔尔、弹布尔、都塔尔、热瓦普、卡龙和手鼓等。</p> <p class="ql-block">十二木卡姆曲调丰富,叙事组歌流畅优美,舞蹈热烈欢快,一直流传至今,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此外,刀郎木卡姆、塔吉克鹰舞和麦盖提农民画等也享誉全国。图为 维吾尔族传统民族乐器大全。总之,参观完喀什博物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珍贵的回忆。2022年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