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9-25</p><p class="ql-block">忆温二中二三事</p><p class="ql-block">黄兴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笔者入温州第二中学开始全新的学业。每天从华盖里32号的家中,到达位于海坛山麓的温二中,步行十多分钟,途经河西桥、瓦市殿巷、文史巷、康乐坊、嘉福寺巷,直至校大门面向永宁巷的温二中,全程一公里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偶尔的机会,当我面对“温二中六三届初中(丙班)毕业生合影”,照片中20位充滿稚气的男同学,15位犹如蓓蕾初开的女同学,及16位老师(前排端坐12位,第二、第三排左右各站立1位),不禁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新式校园 苏式教育</p><p class="ql-block">温二中海坛山校区前身,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当时系基督教会在温州创办的规模最大、教学设备最现代化的教会学校一艺文中学。步入校园,显眼的是1954年建造的“三好楼”和“五爱楼”。在冬青树和盛开鲜花的簇拥下,是那么的典雅和华丽。继续前往,就是高耸入云、造型奇特的图书馆和教务处大楼。学校的操场也比我们原来小学的操场,不知大了多少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老师向我们这些新同学介绍说,温二中的教学设备是我国最先进的。它与杭州二中,同为浙江省以苏联模式开展教育的试点单位。樟木制作的课桌、课椅,通体漆成综黄色。一半略带坡度的课桌桌面,可向上打开从里面取放书本等学习用品。宽大课椅带有靠背。在这样的环境里求学,是何等愉快之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升入二中前,同学们就读的县学前、四营堂巷、朔门、新码道、跃进等小学,都是由庙宇等古建筑改建的。其校舍之破旧、教学设备之简陋,是难以言喻的。特别是位于温二中正北面的民办跃进小学,就流传着“跃进小学,背凳背桌”的说法。意思是说在这里上学的小学生,都要自带凳桌以当课桌椅。各家的凳桌,可谓千姿百态,高矮新旧程度各不相同。跃进小学似然名声如此,但其校址前身却是大名鼎鼎的白鹿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郭璞建造永嘉郡城时,一只口衔粉红色杏花的白鹿,出现在郡城西南郊,接着向东北方向奔跑,最后消失在海坛山麓。白鹿衔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后人就把永嘉郡城称之为“白鹿城”。在白鹿消失的地方,兴建了白鹿庵和郭仙庵。在白鹿出现的地方则兴建杏花堂(原位于鹿城路与雪山路交叉处的大樟树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爱楼”后面有小树林植有不少数十年树龄的香樟树。绿荫如盖的大树下,有序地摆放着花岗岩制作的长条形石凳。这里也是许多来自瑞安、平阳等县住校生早、晚自修的理想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校园周边 古迹众多</p><p class="ql-block">温二中附近古迹众多。校园南面仅一墙之隔的飞檐翘角古建筑,就是原天宁寺大雄宝殿(今解放军的118医院内)。该寺院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8),高祖石敬瑭勍建报恩光孝禅寺。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改名天宁寺。寺内原有华严、妙峰及贝叶生香阁。明初逆川大师受戒于此。天宁寺与嘉福寺、护国寺、太平寺一起,共同被誉为“内有嘉福天宁、外有护国太平”的温州四大古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的东面是海坛山,山顶原有始建于唐代的杨府庙(现温州国际海员俱乐部址),山门上有清末举人池仲霖撰写的楹联“入门便是登云路,出相争传涨海沙。”就是指明代海坛沙涨,温州黄淮、张璁相继“拜相”的故事。杨府庙旁的那棵古樟树,于1994年3月列为“古树名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的西面是永宁巷、七枫巷和打绳巷。永宁巷82号有始建于晋代的永宁殿。温州建城后,人们就在此建祠奉祀东瓯王,世称“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以供膜拜。明成化十三年(1477),永嘉知县文林(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徴明的父亲),见此地“庙旧狭隘”,向朝廷奏议并获准,将东瓯王塑像移供华盖山西麓的新东瓯王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的北面则是瓯江。登上温州东门与朔门的分水岭一一海坛山岭背(后被炸平,即今望江路东瓯大厦址),举目远眺,江心屿的双塔和瓯北的罗浮双塔,在滚滚波涛的交相辉映下是那么地瑰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中苏交好 互通书信</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苏联今天就是我们明天”是当时喊得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为了更好向苏联学习,全国各地也都掀起全面学习俄语的热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我们俄语的李醒吾老师,乐清人。据说他以前曾任国民党政府中的俄语翻译官。他朗朗上口的标准俄语,及其高高的鹰勾鼻、深眼窩,简直就像个俄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里的项邦华、胡福林、童人本、陈清清、戴笑笑、陈白棱、吴志旺、潘中妍等同学,还与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乌克兰等地的七年级(苏联属10年一贯制学校,相当我国小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学习)学生建立通信联系。双方互相交换个人照片及小礼品等活动。从苏联寄来的小礼品有卢布(钱币)、风光明信片、影集、红领巾、铅笔芯等。从温州寄去的有十分精美而小巧玲珑羽绒鸟、书签等工艺美术品。双方都玩得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与苏联通信的同学,会经常到传达室查看有无自己的信件。如发现其他同学的来信,也会带回教室当众宣布:某某同学,你苏联的朋友已来信。接信者的脸上,马上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幸福感。我还发现苏联同学的个人照片中,不乏典型西方面貌,人见人爱的高鼻梁、大眼睛、卷头发的小帅哥和小美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项邦华至今还珍藏着当时从列宁格勒一所学校寄来的高档影集、照片,以及至今色彩仍然艳丽的丝绸红领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项邦华影集上有俄语题词,后经我们班里俄语成绩最好的童人本翻译才知,“项邦华:祝贺你在新的一年里生日快乐并取得新的成功!你的朋友勃拉加•盖•斯拉尼。1961年2月。”项邦华同意笔者提议,愿将上述礼物捐赠温二中校史馆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进一步交恶,充满童真的学生之间通信,亦被中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生物课程 活学活用</p><p class="ql-block">教我们生物的是汪云享老师。他身材瘦小,头发花白并略呈驼背,理着平头发式的脸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其声音虽然有些嘶哑,上课时还是讲得那么生动精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务楼前面,有一株高大的银杏(俗称白果)树。每到秋末冬初,美丽的金黄色扇面形银杏树叶,就会洒落一地。汪老师在上课时,就会不失时机地向同学们介绍:银杏树属孑遗类植物,系当今植物中的活化石。树上累累的白果成熟后,会自然地掉落地上。剥开外面烂熟而软绵绵的果肉,就会呈现出具有坚硬外壳的白色果核。用石头敲破外壳,里面则是淡绿色果仁。有人说炒熟了能吃,也有人说有毒不能吃。总而言之,我还没见过哪位老师或同学将它捡去炒了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我国经济进入最困难时期。不得已,学校的花圃也都被开辟为小菜园来种瓜种豆。教生物的汪云享老师,则自然而然地成为指导大家开荒、种菜、养猪、养牛的好把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汪老师交给我一张字条,叫我到水心的地头田间(今水心住宅区址),去找一个名叫阿定的生产队长,要一些蔬菜种子给学校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这个区域是名符其实的四周河流环绕的“水心”。我从小南门“渡船儿头”(今“得月花园”内)大榕树旁的船埠头,上了一艘两头麻绳系两岸的四方形小渡船,使劲手拉绳索将该船逐步地位移对岸。只见广袤的田野上,三五成群的农民在挥锄种植蔬菜。同是一个村的,彼此都认识。我很快找到阿定队长并说明来意,他说已知此事,就把事先包好的菜籽交给我,并请我向汪老师问好。这是我首次单独到一个陌生地方完成的工作,因此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美术爱好者,为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应邀替汪老师画了几大幅彩色的“甘蓝”教学挂图。他说学校里有教学经费,要给我工钱(请社会人士画画也要付报酬)。当然,这些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拿,能为教学服务就是我的荣幸。</p> <p class="ql-block">五、兴趣活动 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初中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俄语、美术、音乐、体育等。但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美术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一时教我们美术的是章华景老师,平阳灵溪(今苍南县城)人。刚从温州师范学校毕业。因其住在校内,我们之间就有了比较多的接触。布置典雅得体的单人寝室中,就挂有一幅他自己创作的色彩缤纷的《牡丹图》,两旁则是他亲笔书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到星期天,他便带领我们爱好美术的同学,到华盖山大观亭、中山公园湖心亭等处写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二年级时教我们美术的是吴思雷老师。他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著名诗人、学者吴鹭山),天资聪颖,曾就学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并得到潘天寿、夏子颐等大师的悉心教导。中西美术、书法流派、绘画理论,他样样精通,深得同学们的尊崇。温二中的兴趣小组,主要有美术、书法、乐队、文学、航模、体肓等兴趣小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从小酷爱画画,进入中学后,便在第一时间加入美术兴趣小组。初中美术课设有素描、色彩、构图等基础课程。相比小学,初中学校不论在师资力量或图书资料方面,都高出一筹。在小学里,我只能临慕一些连环画中的图像,及默写当时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的诸如“亩产稻米十万斤”“钢铁元帅升帐”等宣传画。在温二中,图书馆藏有许多书籍供同学们借阅。记得有次我借了一本大型精装的画册带进教室,同学们觉得好奇都想欣赏一下。当几个女同学看到里面有许多男女人体画时,立即丢下画冊,红着脸大声地尖叫:“天啊,天下怎么还有这样的书籍!”调皮的男同学则纷纷说:“给我看看,给我看看!”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给他们一个无可奈何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知道了西方的文艺复兴,也阅读了达芬奇、米开朗杰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传世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勤奋好学,吴思雷老师推荐我当美术组组长。此外,校园里有个用青砖和水泥砌成、长达十几米名叫“红旗报”的黑板报。除学习园地栏目外,还经常配合形势,进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等专题讨论。我积极参与《红旗报》的插图和版面美化工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记得当时的《红旗报》主编,就是本校的高中生张绍光同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温二中还有军乐队、空模、海模、无线电、气象等兴趣小组。项邦'华参加的是空模小组,项小孟参加的是海模兴趣小组。那时候温州市航模队,都是以温二中运动员为主力并在该校集训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参加市航海模型集训的有项小孟、林永声、杨希贞、张海伦、宋祥生等同学。在市体委黄吕锐老师带队下,同年8月,温州市海模队参加在杭州西湖边举行的浙江省第一届海模比赛。参赛项目有外观、动力、无线、遥控、竞速艇等。温二中的项小孟(我同班同学)荣获第一组第一名好成绩,当时他还手拿着自制的海模在省体委拍了张照片。宋祥生荣获竞速艇第三名,奖励一个内燃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2年8月15日,温州市航模队(空模)赴省里参赛的队员有温二中的施民岳、项邦华、徐柏林及温一中的朱时光等人。温州的9个人在西湖边拍了张合影,其中浙江省航空模型队的梁玉蓉(女)即是温二中的毕业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高耸塔楼 不复再见</p><p class="ql-block">1897年,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温州教区(全国七大教区之一),在城区康乐坊创设“艺文小学”,招收20余名儿童入学,后增至一二百人。同年,他们又在附近的瓦市殿巷租房开设艺文书院,招收学生20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3年,该公会在海坛山西麓今温二中址建成艺文书院新校舍,改名“艺文中学”。英籍传教士蔡博敏任校长。9月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礼暨兴办学校改革学制演讲会。应邀光临的温处道道台童兆蓉、温州镇总兵刘祥胜、温州府同知吴中俊、永嘉知县程云骥、玉环厅同知吴蓉等地方官,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博士、瓯海关税务司史纳机、经学大师孙治让等贵宾,一起参观全盘西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宿舍、餐厅、网球场等设施。当时,这些头戴红缨帽、项挂朝珠、满身绚丽服饰的清代文武官员,与身穿时髦西装革履,及文雅长袍马褂的人士交相辉映,可谓温州地方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中外名流大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4年,传教士苏慧廉的夫人苏露熙在天灯巷住宅(现瓦市殿巷86号)开办艺文女校。1930年循道公会温州教区创办圣道学院,1937年与宁波教区神道学院合并,亦迁址海坛山麓的艺文中学内,更名为“浙东神学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内那幢有着两个高耸入云塔楼,典型哥特式建筑风格且美轮美奂的原教学大楼,至今早已被拆。无知程度,不亚于抛弃一件古董红木椅而去购置新沙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峥嵘岁月 共度时艰</p><p class="ql-block">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全国一切物资都要凭票计划供应。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每个月有24斤的定量粮食供应,虽然吃不饱,还是能将就着活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学校大礼堂堆满从各地调集来的一大捆一大捆番茹(地瓜)藤干,我们许多不懂事的初中男同学,在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中,都兴趣勃勃爬上小山似的番茹藤堆上,尽情地互相嬉笑打闹。老师见状连忙高声呼喊:“快下来,快下来,这是北方灾民的救命粮!”当时我心里很纳闷,这些硬梆梆的东西还能吃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不久,从农村来的亲戚在我家说,附近的乐清、永嘉、瑞安、平阳、泰顺等地农村,均引起灾荒。不久,全国掀起广泛开展“种十边”活动,要求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将自己房前屋后以及园林、山坡、河滩等地种上南瓜、丝瓜、玉米、白银豆、球菜、小白菜等农作物。校园里美丽的花坛也被改变成一个个各自为政的小菜园。与此同时,温二中还开展养猪、养牛等生产自救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与林春林、徐定好等同学一起,到过矮凳桥、十八家等地河边,淌水拔过几次“革命草”(一种人也可吃的绿色水生植物),给学校里的猪当饲料。我也被轮流到设在灰桥的温二中农场劳动,所谓农场,便是由三间平房与若干亩农田构成。我还当过一次放牛娃,骑在高大水牛的背上悠哉悠哉。后来,随着灾情不断严峻,人也没得吃,哪里还有什么猪和牛的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再看看我们的初中毕业照,那时候同学们正值青春发育期,由于吃不饱、营养不良等因素,个个都显得那么小巧玲珑,虽然精神看起来还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师生情义 天长地久</p><p class="ql-block">我们(六三)届的初中有4个班。升初二时正值温一中的初中部解散,加上温二中4个班级由于一些留级生的减少,于是就把丁班一分为三,把同学分流到甲、乙、丙三个班级。我到了丙班。温一中来的同学则编排分到新的丁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一时我的班主任是黄宝奇老师。初二、初三时我的班主任是陈天铎老师。当时协助班主任开展班务工作的辅导员,都是由本校高中部的大姐姐、大哥哥担当。每个班级都设立班主席、中队长各一名。另外由同学民主选举出来的4个小组长,及学习、劳动、体育等委员。项邦华是我初二、初三时的班主席,邵金生则是辅导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帮助我们完成学习任务,辅导员还会利用星期天时间,组织同学们去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有一次,邵金生老师带领我们到江北岸的白水際春游。白水際坐落在永宁山半山腰,是条小小的瀑布,据说下雨时才有水,故当地农民称其为“蓑衣瀑”,意思是只有穿蓑衣的时候才能看到瀑布。这里正像朱自清先生在《温州的踪迹.白水際》散文所描写的,她是那样的“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我们几个比较胆大的同学,就在大家围着碧潭席地欣赏飞瀑时,一鼓作气登上高山之巅。凉峰习习,心旷神怡,隔江是温州城,如诗如画,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顶,有一座早已废弃了的别墅。清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英国派赫埔逊( H . E . Hobson )为首任税务司,在温州朔门设立瓯海关(温州海关),兼办内部邮递业务。此时的英国领事馆就设在江心屿。各国洋行及外籍传教士,纷纷来温开展各自的深入工作。温州夏天比较炎热,于是,他们就花大力气将别墅建在永宁山顶以避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我来往比较密切的,有乙班的施民岳同学。他参加的是航模兴趣小组,这是一个既动脑又动手的高科技体育竞技项目。在国内外的各种航空模型比赛中,身为“空模健将”的施民岳就得到过不少大奖。施民岳后来任职温州市体委航模队总教练、温州市海陆空模型运动协会名誉会长。那些年,我市的航模运动在国内外取得令人属目的好成绩。其中李胜巧、胡胜高荣等运动员多次荣获国内外海模比赛大奖,我儿子黄建也在全国航空模型比赛中,得过2枚金牌、1枚银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图11张)</p> <p class="ql-block">《鹿城史誌》</p><p class="ql-block">2022春夏卷(封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新式校园 苏式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校园周边 古迹众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中苏友好 互通书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生物课程 活学活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兴趣小组 精采纷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高耸塔楼 不复再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峥嵘岁月 共度时艰</p> <p class="ql-block">八、师生情义 天长地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章结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温州二中图书馆</p><p class="ql-block">黄兴龙/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