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两天开始本年度第十本书王晓春老师的《平视美国教育》的阅读。王老师从萨利女士的家庭教育和雷夫老师的学校教育得出结论——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萨利女士主要让孩子自我成长,只在关键的地方帮一下。她管的很少,然而一旦上手,态度坚决,不动摇。雷夫老师学校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忽悠。因为没有无惩罚的社会,所以无惩罚的教育是不现实的。王老师将他们的教育惩罚称为“减甜式”惩罚。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争先恐后运用的是“加苦式”惩罚。</p><p class="ql-block">这两种惩罚的差别非常大。首先是对孩子来说,“减甜式”惩罚是让他们有一种“遗憾”——不能享受一种快乐,只能看着别人快乐。如果能改正错误,就能得到快乐,改正错误的动力很大。“加苦式”惩罚是让他们感觉到“雪上加霜,苦上加苦”,他们不是失去快乐,而是失去另外一种痛苦,改正错误的动力很小。他们会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得大于失”。</p><p class="ql-block">其次,“减甜式”惩罚是让家长和老师,先帮孩子“减苦”,尽量给孩子更多的“甜”,而这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自己先成长起来。而“加苦式”惩罚则会把精力用来和孩子较劲,是对孩子要求高,对孩子永不满意,还美其名曰“追求完美”。平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把“加苦”的方式用到极致了,别人想用“减甜”的办法也来不及了,因为那不是一下子“甜”得起来的。也许,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接手那些对孩子非常严厉的老师的学生。这里我说的是严厉,不是严格。因为严格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采用的方式,而严厉是没有尊重,只有服从。在我眼里,严厉教育之下培养起来的优秀学生,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没有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只有唯唯诺诺的地服从命令。</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不是神仙,但是以后,我一定尽我所能,想办法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甜”起来,帮助女儿和学生自我成长。</p> <p class="ql-block">孩子是自己逐渐成长起来的,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教育好的,家长和老师只是起了“提供平台,给予指导,加以帮助”的作用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