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更好的应用于课堂实践,2022年7月14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系列解读和培训活动第七组研讨活动在线上举行,坊前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研员徐主任的组织下参加了本次培训。</p> <p> 本次培训分为专家报告和互动研讨两大部分。 首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主要负责人孙晓天教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做出了系列解读。孙教授向我们讲解了2001年到2022年数学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并向我们总结出:“变”的是课程目标;2022年之前,“不变”的是知识技能,在2022年提出了新的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强化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始终是通过不断变化的目标体现,把握目标的变化是明确数学教学导向的关键。孙教授从数学课程改革进程的“变”与“不变”、与“会”学有关的方式要热起来、 保持课程目标与教学运行的协调一致、教学热点问题的几个参照系四个方面做了高屋建瓴的阐释。孙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意义始终是通过目标的变化体现;目标始终是从“知识技能”向“知识见识”持续变化。更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为例,通过教学目标的逐渐成熟来凸显出变与不变的内涵。</p> <p> 我们要注重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推进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重视真实情境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创新,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p> <p> 紧接着,孙教授阐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核心素养即“三会”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基础性的体现。借助三层结构分析,沟通课程标准,学科素养,教学过程直接的联系,四层目标为导向,教学中沿着沿着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在这体系中积淀经验,想法。这样的体系与核心素养对应。指向“三会”。孙教授提出要保持课程目标与教学运行的协调一致,并围绕核心素养总结诠释了教学改革的教学路径:情景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p> <p>最后提出,教学热点问题需要考虑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分类以及讲授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加入时代的元素,让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时代在变,教学不变是肯定不行的。</p> <p> 张春莉教授围绕老师们提的问题来思考并做以解答,针对内容作出整合。最后,吴老师提出的如何思考课堂教学与会学有关的教学方式在哪里,怎么让教学“热”起来,怎样以教育大情怀大智慧关注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我们深思的。</p> <p> 2022年,是新课标实施第三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本次培训启发我们要关注课标变化,落实课标理念;延续单元统整和数学文化研究,深化教学研究。</p><p> 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数学概念本质特征和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科知识技能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动转化。</p><p> 和学生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多创新探索学习方法,重视思维能力培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的思维思考,数学的语言表达。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