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常言道:“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伏,往后40天里很难吹到凉风。天地就像是一个架在锅上的蒸笼,到处都是闷热的湿气。人就是一个在蒸笼里的大包子,湿气、热气不断的往脸上、身体里面冲过来,蒸笼下面还在不断的加柴添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三伏天暑湿之毒最凶,虽然难熬,但如果会养,却是一个养生治病的好时机。反之,则容易留下病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三伏天时间表如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初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末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span></p> <p class="ql-block">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高温高湿加压下,各种夏季病蓄势待发。</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三伏天,是最容易中暑的时候,并且到这个阶段都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心衰多发的季节。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没有胃口的现象。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况,提前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Ⅱ三伏由来Ⅱ</b></p><p class="ql-block">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Ⅱ三伏饮食Ⅱ</b></p><p class="ql-block"> 三伏具体怎么吃,主要掌握3个要点:多酸多甘、益气养阴、补气去火。</p> <p class="ql-block"> 【入伏三主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p> <p class="ql-block"> 1、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伏日人们食欲不振,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p> <p class="ql-block"> 2、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做面条,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湿邪。</p> <p class="ql-block"> 3、三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所以,这个时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多酸多甘】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季是暑湿季节,也是湿气最旺盛的季节,极容易导致湿气进入体内,使水湿困脾,导致脾的运化不足,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淡乏味的现象。因此,养护脾胃也是三伏养生的重点。饮食上可以选用山药、薏仁、芡实、莲子肉、可以起到健脾胃,祛湿气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益气养阴】三伏期间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心情焦躁抑郁、晚上睡不好觉的“无病三分虚”状态。因此,三伏养心血,有助于血脉通畅,神清气爽。早上可以早一点起床,不要害怕太阳,进行合理的户外运动,不要每天都待在空调房里面,这样不利于养生。在饮食方面,可以选用莲子芯、酸枣仁、枸杞子、菊花、龙眼肉,这些可以起到清心火、养心血、安心神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补气去火】此时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西洋参也可以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西洋参气阴双补,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如果一动就浑身是汗,可以泡黄芪大枣茶喝,既补气又补血。</p> <p class="ql-block"> 【三伏吃三瓜】1、冬瓜:控压减脂。冬瓜味甘、性寒,有清热利水、消肿祛湿的作用。冬瓜是典型的高钾低钠食材,每100g含钾量为130mg,有助于控制血压。并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是三高人群的福音。</p> <p class="ql-block"> 2、丝瓜:利水防便秘。丝瓜也被称为“美人瓜”味甘性凉,清热利湿。丝瓜中所含的皂苷和黏液有利于大便通畅,能预 防便秘,加快机体的排毐过程,帮助提升新陈代谢。</p> <p class="ql-block"> 3、黄瓜:防便秘美容。黄瓜味甘,性凉、苦、无毐,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黄瓜96%都是水分,每100克黄瓜所含热量15大卡。热量低,适合减肥人士。</p> <p class="ql-block"> 【三伏吃三肉】1、羊肉:逼走体内寒气。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喝羊汤之后,通过发汗,可以排除掉体内的湿气寒气,提高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 2、鸡肉:补充恢复体力。三伏天,人出汗多,体力消耗很大,身体损失了大量的蛋白质,处在一个虚弱状态。鸡肉的蛋白质很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能够帮人体补充体力。</p> <p class="ql-block"> 3、猪蹄:丰富的维生素。三伏天,人体出汗多,津液大量流失,微量元素损耗较多,猪蹄不仅富含胶原蛋白,并含有钙、磷、镁、铁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益成分。夏天吃点炖猪蹄,可以很好的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 【三伏喝三汤】1、冬瓜海带汤。冬瓜味甘性寒,具有消热、消肿的作用。冬瓜本身不含脂肪,初伏期间食用,不油腻,胃口也不会受影响,且冬瓜中钠含量较低,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很有好处。海带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海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p> <p class="ql-block"> 2、豆腐丝瓜汤。豆腐味道清淡,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丝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夏季身体水分蒸发快,丝瓜能帮人体补充水分。食用丝瓜能够起到排除毐素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3、荷叶粥。荷叶中含有荷叶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利尿、防暑的作用。食用荷叶粥可以清热润肺,凉血止血。</p> <p class="ql-block"> 【三伏喝三饮】1、三鲜饮。取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即可。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是一味清热的中药,生津利尿;荷叶主治暑热烦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p> <p class="ql-block"> 2、三仙饮。取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饮汁食豆。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毐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毐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毐。这道饮品尤其适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疮疖者。</p> <p class="ql-block"> 3、三花饮。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以这三种花的花朵代茶饮,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需注意,野菊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Ⅱ三伏禁忌Ⅱ</b></p><p class="ql-block">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伏天里我们既要防暑,更要防寒。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p> <p class="ql-block"> 【晨练太早】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最好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质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p> <p class="ql-block"> 【喝水太少】夏季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p> <p class="ql-block"> 【过度贪凉】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冰西瓜、冰棍、空调,是许多人夏日避暑的“三大法宝”。但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夏季开空调应让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尽量缩小,同时加强室内的通风,尤其不要对着肩颈和腰部、膝盖吹,这三个部位特别容易被寒湿侵袭。</p> <p class="ql-block"> 【日光暴晒】三伏天烈日高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脱皮、红斑,严重的甚至会起水疱。过度暴晒,紫外线会破坏胶原、弹力纤维,让皮肤提前衰老,甚至引发皮肤癌。此外,强烈的阳光还会损伤眼睛。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这个时段要特别注意防晒。</p> <p class="ql-block"> 【久坐不动】夏天大多数人都懒洋洋,不愿动,殊不知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日久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我们不妨每隔40分钟就起来走动一下,拍打一下腹部、臀部、腿部等部位,通过外力疏通经络。拍打完还可以抬起两脚脚跟踮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p> <p class="ql-block"> 【冷水洗澡】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忘记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p> <p class="ql-block"> 【室温过低】伏天开空调26℃最适合。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度的。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在8℃~10℃左右最适宜,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应该开窗户透透气。温差别太大。如果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猛一出门到高温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p> <p class="ql-block"> 【盲目进补】天气炎热并不适合进食滋补之品,这一时期稍稍不注意,进食不适当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但可以适当进补西洋参,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p> <p class="ql-block"> 【湿发入睡】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一定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过度温阳】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人却不多。如果理解错误,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湿热体质的人或者体内阴虚有热者,如果再过多吃姜就会“火上浇油”引起上火。同样,有人提倡夏季多喝羊汤也是这个道理,夏季喝羊肉汤进补只适合阳虚之人,大多数人在夏季呈阳盛状态,喝多了羊肉汤或吃多了羊肉,反而会导致上火,出现便干甚至出血的情况,就算是阳虚体质者,夏季进补也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span></p> <p class="ql-block"> 【过度锻炼】人们经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在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暴走的中老年人,虽大汗淋漓,仍坚持锻炼。“三伏天”养生要以避暑为主,静以养心,多静少动。此时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宜做体操、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就好了,不宜运动量过大。</p> <p class="ql-block"> 【大量喝绿豆汤】很多家庭一到夏季,家里顿顿离不开绿豆汤,不仅每天大量喝甚至当水喝。可是,绿豆汤寒凉,饮用过多易伤脾胃。</p> <p class="ql-block"> 【只防暑不防寒】对于很多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喜欢贪凉的人来说,防寒更需注意。经常待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可能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而且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切忌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关键是不能太过贪凉,如果长时间一味贪图寒凉(冷饮、空调),势必会损害机体功能。</p> <p class="ql-block"> 【雨后凉爽去锻炼】夏季暴雨过后,往往比较凉爽,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散步、锻炼,但是雨后出门锻炼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夏季暴雨后,湿度随热气蒸发往上走,空气中的湿度其实会加重,雨后散步往往更易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恶心的症状,这就是湿热交杂引起的。</p> <p class="ql-block"> 【出汗马上洗冷水澡】人在大汗淋漓时,身上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此时用偏凉的水冲澡,觉得很舒服,但是毛孔由于冷水的刺激会骤然收缩,使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可能导致中暑。除此之外,洗冷水澡还会使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同时也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综合因素下致使血压升高,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负荷不了,就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系统的危险事件,严重时可能有猝死风险。而且,洗澡水过冷(25℃以下),还容易诱发胃肠道不适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建议洗温水澡,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即35℃~37℃。</p> <p class="ql-block"> 【蔬果代替正餐】“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朋友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夏令食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伏养生</b></p><p class="ql-block"> 【养气】“三伏天”出汗多,导致体力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因此养生尤其要注重“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p> <p class="ql-block"> 【养心】夏天出汗多,更要养心,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提高警惕。</p> <p class="ql-block"> 【祛湿】夏天多暑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因此,要注意袪湿。</p> <p class="ql-block"> 【清火】人到夏天容易“心火”旺,而这也容易对身体造成消耗。心火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因此要特别注意清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Ⅱ三伏治病Ⅱ</b></p><p class="ql-block"> “冬病夏治”是指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体现的是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三伏天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阳气最盛,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p> <p class="ql-block"> 【三伏艾灸】三伏做艾灸,利用天之阳、人之阳、地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排出一身病气,最大程度的获得调理效果。用艾火的纯阳,对经络腧穴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使全身气血充盈,直达病所,标本兼治。艾灸的热力不同与其他任何物体散发的热力,与人体的元气之热力相亲近,温暖,舒畅,通透。</p> <p class="ql-block"> 【三伏贴】消除脾胃问题。“三伏贴”是三伏天最常见、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将辛温发散的中药贴敷于相应穴位,使穴位局部有类似艾灸的温热感。可激发脾阳、驱散内伏寒邪,梳理脾胃气机,消除脾胃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Ⅱ三伏谣传Ⅱ</b></p><p class="ql-block"> 每年入伏,都有一些人盲目养生,以下针对常见的几大谣言进行澄清。</p> <p class="ql-block"> 【伏天汗出透了才排毒】当天气热时,比如三伏天,人出汗是为了更好地散热,皮肤通过出汗来释放热量、调节体温,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汗出得太多,水分流失过多,容易出现脱水甚至中暑。中医理论中有“汗血同源”一说,是指汗是津液转化而来的,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脾胃运化出来的五谷精微(营养物质),当汗出太过时,其血必虚。因此,微微出汗即可,适时避暑才是正解。</p> <p class="ql-block"> 【伏天不能碰冰镇饮料】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三伏天不能碰冷饮,事实上,这需要看体质。如果是热性体质,可以适量地喝冰水或凉性饮料;若是虚寒体质,热天应尽量喝温水或凉白开。需要提醒的是,不论什么体质,过分喝冷饮都会影响脾胃健康。即使天气特别热,喝冷饮也需要小口慢喝。</p> <p class="ql-block"> 【伏天养生应以热制热】三伏天的“以热制热”其实指的是夏季养阳,在阳气最盛的节气里乘胜追击补养阳气,效果最佳。但以热制热并不是一味热着,可以把冰镇饮品换成温或常温凉茶,用温水洗澡而不冲凉水澡。</p> <p class="ql-block"> 【随身携带藿香正气防中暑】藿香正气水的主要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治疗因热天夹杂湿气而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以及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并不用于防中暑,而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想要预防中暑,远离高温环境、主动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才是有效措施。</p> <p class="ql-block"> 【夏练三伏适合所有人】夏练三伏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指在夏季最热之时,通过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耐热性,预防中暑等疾病,主要目的是通过锻炼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三伏天有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的特点,夏练三伏需要有技巧,时间:三伏天白天长,作息方面可晚睡早起,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相对凉爽时最好;运动:更推荐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既能强身健体,也不会因过度锻炼而伤害身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Ⅱ三伏诗词Ⅱ</b></p><p class="ql-block">《夏日》【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p><p class="ql-block">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p><p class="ql-block">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p> <p class="ql-block">《苦行》【唐】/王维</p><p class="ql-block">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p><p class="ql-block">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p><p class="ql-block">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p><p class="ql-block">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p><p class="ql-block">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p><p class="ql-block">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p><p class="ql-block">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p><p class="ql-block">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p> <p class="ql-block">《夏夜苦热登西楼》【唐】/柳宗元</p><p class="ql-block">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p><p class="ql-block">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p><p class="ql-block">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p><p class="ql-block">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p><p class="ql-block">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p><p class="ql-block">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p><p class="ql-block">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p> <p class="ql-block">《暑旱苦热》【宋】/王令</p><p class="ql-block">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p><p class="ql-block">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p><p class="ql-block">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p><p class="ql-block">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p> <p class="ql-block">《所居堂极凉虽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长句》</p><p class="ql-block">【宋】陆游</p><p class="ql-block">高栋虚檐六月凉,野人谁遣寄华堂?</p><p class="ql-block">炎威自避重重幕,清吹时生曲曲廊。</p><p class="ql-block">白苎出箱开叠雪,甘瓜随刃落轻霜。</p><p class="ql-block">凭谁为报金羁客,满帽京尘有底忙?</p> <p class="ql-block">《洛中郑悫三伏之际 【宋】陆文圭</p><p class="ql-block">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p><p class="ql-block">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p><p class="ql-block">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p><p class="ql-block">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p><p class="ql-block">细看象鼻弯弯曲,剌手独嫌绿丙长。</p> <p class="ql-block">《三伏中积雨如秋》【宋】程公许</p><p class="ql-block">峨眉三日雨,客馆六月秋。</p><p class="ql-block">幽怀无与娱,欹枕清夜游。</p><p class="ql-block">炎官失声势,万木皆商讴。</p><p class="ql-block">一凉德我厚,耿耿何隐忧。</p><p class="ql-block">忧愁多白头,头白可复休。</p><p class="ql-block">积阴忤正气,潢流冒崇邱。</p><p class="ql-block">世故莽难期,病根宁易瘳。</p><p class="ql-block">履霜不知戒,坚冰谅难尤。</p><p class="ql-block">天运不停机,明当火西流。</p><p class="ql-block">勿以余热在,而忘晚岁谋。</p><p class="ql-block">家贫迫短晷,及时戒衣裘。</p> <p class="ql-block">《三伏中一雨甦旱》【宋】邓深</p><p class="ql-block">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p><p class="ql-block">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p><p class="ql-block">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p><p class="ql-block">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p> <p class="ql-block">《三伏不热》【宋】郭印</p><p class="ql-block">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p><p class="ql-block">朝朝閒旧扇,夜夜拥重衾。</p><p class="ql-block">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气侵。</p><p class="ql-block">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p> <p class="ql-block"> 荷花图片拍摄于莲花池公园,草原图片拍摄于塞罕坝。文字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资料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