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顶天立地

略输文采

<p class="ql-block">  与孔子持重安泰相比,小孔子224岁的孟子则志向远大、义气冲天。孔子多讲“仁”,孟子既说“仁”也讲“义”,并且严格分辨“义”和“利”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  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第二章里,孟子说到得志时跟老百姓一起走在“义”这条光明大道上时,又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让他耽溺,威武不能让他屈服,贫贱不能让他变节)。孟子接着说:“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p> <p class="ql-block">  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第二章里,孟子说到得志时跟老百姓一起走在“义”这条光明大道上时,又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让他耽溺,威武不能让他屈服,贫贱不能让他变节)。孟子接着说:“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p> <p class="ql-block">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种理想人格,这种大丈夫形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做人目标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中国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中最为精华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高官。龚自珍走上仕途后,极力主张革除弊政、抵抗外来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由于他刚正不阿、揭露时弊,遭到了朝廷权贵的排挤和打压,因此他毅然辞官,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他有著名诗句“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让落花焕发出了全新的光彩,我这片落花绝对不会化作没有营养的废物,而是最后化作春泥,去滋养未来的花朵,去涂抹生机盎然的春色。</p> <p class="ql-block">  从古代到现代,什么都在发生疾速变化,惟有人性改变不大,或者说基本没有改变。自古以来,社会上有三件事最能摧残和腐蚀人的信念和意志,那就是“贫贱容易令人改变,富贵容易令人放纵,暴力威权容易令人屈服”,这和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的人生标准和行为准则恰好相反。</p> <p class="ql-block">  2500多年前孟子提倡的大丈夫标准,在现实社会仍振聋发聩。现实社会所谓的大丈夫,其实就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于行大道”的人。</p> <p class="ql-block"> (郑军写于2022年7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