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十三号早,筹备了大半年的《同窗五十载,共叙母校情》的纪念活动终于开锣。</p><p class="ql-block">有句话写得非常好,“走进五十四便是广雅人,世纪再重逢笑拥美善真。”一切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待过,当时不叫广雅,叫五十四中。实话实说,我觉得自己是挂的羊头卖狗肉的,因为某年校庆,听到一句被嫌弃的话开始,已经没有多少归属感。半个世纪后,校方的一纸证明书,抛弃前嫌,很合笑拥的意境。那都是时代的错,并不代表我没这个能力,所以受之有什么可惭愧的呢?说笑的,不要太认真啦...</p><p class="ql-block">广雅建校有一百三十余年,以前里头有不少历史遗迹,环境确实很好。现在该剩的还在,仿古新规划的建筑也不少,但环境依然是一流的。</p><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同窗都没来,难免有点失望,无可奈何,只怪病毒太狡猾。</p><p class="ql-block">以下,大部为手机随拍,小部为专业摄影,诣在展示一下校园新貌,记录一下聚会部分过程。能看得明就行,不行加个说明。</p> <p class="ql-block">这座深藏的石桥,有人说是我们上学的必经路。这话也对也不全对,在护城河另一边,有条可行车的路,文革前每到周六,现在琼华楼前的空地,停了不少的军牌小车。在校园的东北角有个小门,石板路,石板桥。出门不远就是俗称四号车站的地方。也有同学认为,冠冕楼的后边还有个后门,那应该是不会有的,那里是一排的砖房,围墙外就是护城河。最早护城河都是连通的,沿铁路边的河涌通珠江。开通进校马路填了一小块,建泳池占了一段,最早是北面填土,建厂建宿舍,慢慢填剩了大门前的一小段了。</p> <p class="ql-block">琼华楼应该为重建,以前没这高没这阔。</p> <p class="ql-block">这个围蔽了地方,正在修缮古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们高二最后一学期的课室所在地,好像还有个饭堂。</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只能用推理了,高一搞过白煤炼焦,就在这一角,原来有一排教室,后边是块绿带,上有多株老芒果,树势很高,成熟了的芒果非常香甜,但不容易够得着。再过就是有点味道的大水沟了。</p> <p class="ql-block">这种树是以前就有。</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新的,以前都是些两层高的课室。</p> <p class="ql-block">这个湖还在</p> <p class="ql-block">石桥与冠冕楼还在。</p> <p class="ql-block">实验楼还在,但有改动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片湖面,以前觉得很大,现在好像萎缩了,可能是我们的心变大了。</p> <p class="ql-block">球场还在,品味不一样。不过还是有点疑问,以前怎么能挤下成万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主题,已有专门介绍,就不多说了。</p> <p class="ql-block">大会结束,移步冠冕楼,进行最一项,各连队拍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领取记念品,校内的活动完满成功。</p><p class="ql-block">再留连一下,要讲声拜拜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前校办工厂所在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