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知青的🔥红青春 之十二阮宏向 后岔~青年林场集体回忆录

自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后岔——青年林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知青插队集体回忆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执笔人 阮宏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全面深入展开。面对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许多热血青年,激情澎湃,豪情万丈,积极响应,自愿报名,立志“扎根农村一辈” ,纷纷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之中。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先后告别喧闹的城市,奔赴艰苦的农村安家落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4 年 1 月 4 日,天刚蒙蒙亮,柳林县委大门前就响起了欢庆的爆竹声,作为第三批插队知青整装待发。阮宏向(领队)、王建平、毛卫军、高星星、郭安平、高翠平、王耐秀、刘鲜艳等一行八人,胸带红花,在锣鼓喧天的欢送中,登上了运输公司拉煤的敞篷卡车,冒着严寒,驶向插队地点——柳林县张家圪台公社刘家疙瘩大队后岔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家圪台公社位于柳林县的最南边,离城约 90 华里,与中阳县的暖泉村和石楼县的塔底村接壤。那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穷乡僻壤,极度贫瘠,是当时柳林县生活条件最贫困的公社之一,被称之为柳林的“大西北”。沿着崎岖的山路,历时四个多小时颠簸来到了一个名叫南尾沟的隧道,当时隧道正在施工无法通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接站的大队支书刘建国经过介绍,带领我们背着行囊穿过施工隧道,在隧道的另一端坐上了接我们的专车——手扶拖拉机,直抵公社所在地张家圪台村。公社书记刘凤鸣、主任武秉权、武装部长斛朱宝以及后岔大队支书刘建国、后岔村主任刘计锁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本以为已到了目的地,在座谈中才得知,后岔村离此还有十里的山路。经过短暂的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毛驴车载 着行李,我们徒步继续向荒山深处进发,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了目的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善良淳朴的村民们,面带憨厚好奇的微笑把我们一伙城里娃迎进了早已准备好了的“新房”——一孔破旧的土窑洞。在大家的帮助下安顿好了住宿,主任王计锁招呼我们去他家里吃饭,晚饭是村里过年才能吃到的案糕(没油吃不起油糕)、南瓜山药干豆角汤菜、外加莜面栲栳栳。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顾不得羞涩一拥而上,大块朵颐吃得不亦乐乎。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窘迫像:老乡们露出了慈祥善良的笑脸。欢声笑语洋溢在偏远宁静的小山村。至此,我们就算真正落户在了农村,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公社社员,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岔村的情景与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一条沟堑把村落一分为二,一座古老的小桥连接着前后交通,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土窑洞、土炕席,穿着补丁落补丁的棉袄腰间扎系一条常年不洗的布腰带,充斥着贫穷、愚昧、饥饿、寒冷。全村三十多户人家,多为王刘两姓,每个工,分红一毛三分钱,土地全都是山坡地,真正是路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艰苦的磨砺开始了,冬季的农活主要是往地里送粪、修路、修梯田打坝堰。我们与村里的年轻人一起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冒严寒战冬雪,全身心投入到“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生产运动之中。接着同其它村民一道打通了通往公社的道路,手扶拖拉机开进了村。最“草鸡”的是往山上送粪,扁担越担越重,肩膀越担越疼,脚步越爬越沉,肚子越走越饿。随着时间的流逝,初来的满腔热忱悄然消退,繁重的体力劳动,腰酸背痛腿抽筋,头昏脑胀浑身疼,锹把磨起了血泡,镢头握出了老茧,扁担压肿了肩膀,山路把鞋底磨穿。才体验到农民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冬去春来,我们迎来第一个播种季节,开始真正的农田耕耘。犁地、播种、施肥、打土坷垃看似简单的农活,里面也蕴含着不简单的技术。把犟犁地那是大把式的活,女知青可以点种,男知青只能选择最累的打土坷垃。一天下来,那真叫个累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苗破土而出,锄草间苗的农活,既要掌握好株距,又要把杂草锄掉。来自城里的我们哪里分的清青苗和杂草,更把握不好株距,锄头就像一把烧火棍笨手笨脚,弄出来一个又一个的笑话,令人啼笑皆非,招致不少村民的冷嘲热讽。多亏了队长王虎应跟在我们身边,手把手的指导锄草技巧,闯过了锄草这道难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端午节过后,金黄色的麦子随风起伏,预示着夏收季节的到来。根据当地农村的传统,开镰前都要吃一顿新麦子磨的好面,祈盼年年丰收,丰衣足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刚蒙蒙亮,生产队长带领大家沿着崎岖的盘山小路,登上了开镰的第一块麦田——圪叉咀。队长前面开路,副队长后面收尾,社员按班就部,我们“滥竽充数”地跟在后面,开始了知青又一课——收割。经过反复观察和模仿,我们也能像模像样的投入其中,可效率和速度却被远远甩了八条街。面朝黄土背朝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烈日炎炎汗如泉。粗糙的麦秸磨破了手指,锋利的麦芒划伤了皮肤。一天下来,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感觉只有一个字“累”,两个字“真累”!山地的运输工具依靠的就是,一条扁担两个肩膀,社员们每人担八捆(十把为一捆),我们担六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疲惫的身躯担着沉甸甸的麦子,遮挡了视野,根本看不见下山的羊场小路,陡峭的山路催的人胆战心惊,尤其是转弯处,如果不会换肩就会撞到山壁上,极其危险。我们只能小心翼翼一步一挪来到山下。未等长一口气,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担麦子有个要求,就是中途不能休息,以免麦粒脱落造成浪费。于是我们只能咬紧牙关,步履蹒跚往回挪。在到达麦场的一刹那,不管三七二十一扔掉扁担,瘫倒在打麦场上。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收割、晾晒、打场、筛簸,我们终于分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口粮。捧着金黄的麦粒,感慨万千,其中即包含着我们的汗水和艰辛,也包含着我们的自豪和荣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我们逐渐掌握了各种劳动技巧,付出了艰辛,得到了尊重,完全融入社员之中,由原来的每天八厘子工,涨成了一个工。皮肤晒黑了,身体强壮了,嘲讽声少了,赞扬声多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岁月匆匆,1975 年 2 月,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战友:贾翠云、郭平生、康平生、贾平生等四名知青。新鲜血液的注入,我们知青队伍壮大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经过一年来的摸爬滚打,我们的杰出表现,拉近了与村民们的距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表现获得了村干部和老百姓的认可。逐渐担任村里的重要职务:阮宏向担任了罗岔沟小队会计,毛卫军担任了队里的保管员,贾翠芸担任了队里的记工员。我们在接受再教育的同时,我们的文化知识,文化氛围,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村里面的年轻一代,改变着村里面的生活气息。村里有个习惯,每当晌午饭时,大家都会端着饭碗, 聚集在桥头一起谈天论地,天南海北的交流信息。由于我们的加入,家长里短的议论少了,关心国家大事的议论多了。尤其是到了夜晚闲暇时,知青们聚在桥头,吹着口琴,吟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那遥远的地方》,一首高亢嘹亮的《青松岭》插曲,“长鞭那个一甩哟,……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久久回荡在夜空,洗涤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的斗志,使山村的夜晚更加充满了浪漫的生活气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艰苦的插队生活,我们也曾经有过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时候。白天,繁重的体力劳动,超出了我们忍耐的极限,腰酸背痛,脱皮掉肉,洗筋伐髓,倍感煎熬。晚上,蚊子脸上飞,臭虫身下爬,跳蚤随处跳,虱子伸手摸,满身疙瘩,苦不堪言。面对如此生活,我们悲观惆怅,离开父母的呵护,倍感孤单无助,看不到希望, 前途渺茫。我们疑惑迷茫的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脚下的路在何方。男青年一袋接一袋抽着旱烟,麻醉着神经,女青年偷偷躲在被窝里,低声的哭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善良淳朴的乡亲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给我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在粮食极度短缺的七十年代,我们插队知青第一年吃的是 32 斤/月供应粮,对于我们来说,根本不够吃。于是,村干部带头挨家挨户征集粮食和队里补贴的方式,使我们吃饱了肚子,度过了饥荒。村民们更是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田间地头的一袋旱烟,晌午饭时的一块窝头,口干舌燥的半罐蒸锅水,冬天火炕里多加的几把柴”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使我们受益匪浅,每每想起来都感激不已,热泪盈眶。在这里由衷的向关心我们的父老乡亲鞠躬致敬!祝你们好人一生平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5 年 10 月,柳林县最大的知青插队点——青年林场成立,场址坐落在后岔村,县里委派雷捷发同志为林场场长,公社委派贺存孝同志为书记。人员组成:后岔村知青阮宏向、贾翠云等 12 人,槐树沟知青马学礼、白翠梅等 14人,蒿地沟王建华 1 人,四坡村张金梅 1 人,1976年1月赵玉昌、杨东等32人插队林场,1976年 2 月董翠英、王宝田、冯学贵等三人由庄上公社曹家山转入林场。至此,青年林场总人数达到 63 人,其中男知青 35 人,女 知青28 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年林场的成立,意味着我们知青由原来的务农,转为了务林。虽然劳作对象变了,但劳作本质没变,环境条件没变,生活状况没变,面临着的是更加严峻的艰苦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知青返城的政策落实,大家奔走相告,顿时风靡全国各地。1975 年 11 月柳林化肥厂首先面对知青招工,青年林场应招 7 人入厂。1975年 12 月柳林发电厂招工,又有 6 人参加了工作。陆续招工返城人员锐减,一时人心惶恐,人人思返,托人情找关系蔚然成风,留守知青情绪极不稳定,直至,1976 年 1 月赵玉昌、杨东等 32 人集体插场,2 月董翠英、王宝田、冯学贵等三人转入,加之场领导极尽安抚,才使知青心态逐渐稳定下来,步入了生产劳动的正常轨道。人员增多,队伍壮大,首先面对的是住宿问题。经过各级领导反复研讨论证,大胆做出了“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自己建房,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的决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6 年夏季建房计划启动,分三步实施,脱坯——烧窑——建房(脱坯俗称挖砖)。场长雷捷发代表林场发布了“第一号”动员令,极尽煽情的调动知青们的积极性。王建平、杨乃模、高小平等十几名壮小伙自告奋勇积极参加挖砖。用一套原始的木格子把和好的泥用力掼入其中,脱出土坯,半干后矫正整形,晒干垒成一排排一人高的坯子垛,等待装窑。装窑开始了,人们一次背十几二十块砖坯,约重百余斤,通过颤悠悠的架板,依次进入窑中,有规律的摆好。砖窑制作、砖坯填装、点火烧窑、掌控火候、浇水饮窑、灭火晾窑每一项工序都是技术活。王建平担此重任,不分昼夜的坚持在窑头,寸步不离。成功烧出了合格的青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出窑喽!大家进入尚有余温的窑内,背出滚烫的青砖。绳子勒肿了肩膀,青砖磨破了脊背,汗水湿透了衣衫,蓬头垢面满身窑灰。男青年趁着夜色跳入沟底的小河里,痛痛快快洗个凉水澡,感觉比现代的温泉桑拿还舒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7 年春暖花开,建房破土动工。庞阳龙挂帅,张保林为辅,组织精兵强将,测量放线,打地基,砌砖,支模,拱顶,抹灰,粉刷,每一项都是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的体力活。在此期间,杨乃模一顿吃了八碗汤面,冯永平担砂压断了三根扁担。如此趣闻轶事,数不胜数,比比皆是。历经一年半的艰苦奋斗,1977 年 12 月一排崭新的十孔砖窑洞呈现在后岔村头,知青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此自己挖砖,自己烧窑,自己建房的壮举,创造了柳林县知青上山下乡的一个奇迹。同时在植树造林方面:“百亩核桃林,万株苹果树,满山桃花开,处处梨花香”的宏伟蓝图,也初见雏形。农业方面:春播下种秋收,硕果累累,基本满足了自给自足。农业机械方面:拥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 30 马力拖拉机。文化生活方面:篮球场上的呼声,乒乓球台前的喝彩,象棋扑克的嬉闹,此起彼伏的歌声。知青们人才辈出:董翠英运筹帷幄、王宝田文武双全、冯学贵出神入化(太极拳)、贾三平医术高明、杨乃模球技精湛、王建平术有专攻(烧砖)、庞阳龙能工巧匠、贾翠云能写会算、阮宏向琴声悠扬、赵玉昌歌声嘹亮。充分展示着青年林场的勃勃生机。至此,青年林场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达到了蓬勃发展的巅峰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6年12月吕梁地区水泥厂招工4人参加了工作。1977年12月吕梁地区水泥厂招工2人参加了工作。贾振刚、杨乃模、梁天泉等 3 人应征入伍。1978 年 12 月杨冬、张晋孝、司保平、慕跃进等 4 人光荣参军。1979 年知青们以不同的形式,陆续离开了林场,进入了不同的新的工作岗位。1980 年青年林场送走了最后一批知青,完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特殊的历史使命,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蓦然回首,记忆犹新。八年来的插队时光,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乡村的那条小河始终在心中流淌,父老乡亲给予的关爱始终难以忘怀,留下太多值得怀念的美好记忆。每当在不同的场合或大或小的聚会,一壶老酒,几碟小菜,插队生活永远是谈论的主题。相互调侃:“你偷了几个西瓜,他掰了几穗玉米,我刨了几个山药”这些青春躁动和少年顽皮交织的故事,成了茶前饭后的趣谈。尤其是乡亲们善良的关怀,无私的帮助。香喷喷的玉米窝窝,又腻又甜的南瓜汤菜,回味无穷的蒸锅水。那份情,那份爱,都成了我们无法解开的情结,魂牵梦绕难以割舍。于是乎,1996 年 10 月由王宝田、康平生、赵玉昌、杨冬、杨乃模等人牵头,组织回乡省亲。同时邀请原县知青办主任李光普、公社书记刘凤鸣、主任武秉权、原青年林场场长雷捷发、书记贺存孝等人参加。我们一行 50 余人,分乘 8 辆轿车,沿着曾经走过的老路,驶向久违的故乡,去寻觅庄稼地里的青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年后,寻情怀旧,故地重游。近乡情更怯。寂静的小山村沸腾了。乡亲们听说我们来访,自发的聚集在村口,夹道欢迎。大家相互寻找着熟悉的面孔,村民们居然能叫出我们大部分人的名字来。我们走进曾经住过的窑洞:门窗还是原来的门窗,土炕还是原来的土炕,只是光泽不在,破旧了许多。村干部在青年林场原址布置了欢迎会场,村主任王虎应代表全村欢迎我们到来,原县知青办主任李广普讲了话,原公社书记刘凤鸣致了贺词,原林场场长雷捷发鼓励我们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王宝田代表全体知青表示决不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希望。并当场向刘家疙瘩小学捐献了 32 套桌椅板凳,略表我们的感恩之情。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庆的气氛中结束了,全体合影留念。接下来的“重头戏”是我们特意要的具有怀念意义的家常饭:“玉米窝窝、小米稀饭、南瓜汤菜”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蒸锅水。虽然大家吃的不亦乐乎,可是再也吃不出“知青”的味道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访结束了,我们挥手告别。再见!父老乡亲!再见!知青的故乡!我们为你祈祷!我们为你祝愿!祝你早日脱贫,走上小康致富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是一首歌,唱出了人生喜怒哀乐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特别的年代,给了我们这代人一段特别的经历,一段特别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名字——知青。知青的经历让我们刻苦铭心:坎坷的人生和曲折的道路,磨练了我们的毅志,练就了坚强性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同甘共苦,让我们懂得艰辛,学会了珍惜。农民身上艰苦朴素、善良厚道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收获了精神财富。父老乡亲给予的无私关爱,使我们懂得了包容,学会了感恩。知青生活虽然艰苦,却教会了我们深刻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理,培养了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一生弥足珍贵。“广阔天地”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成熟的土壤和平台,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遇挫折而不沉沦,经磨难而能奋起。回忆青涩的知青岁月,人生芳华。我们这一辈,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真正的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且行且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执笔人 阮宏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不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打赏 点赞 评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