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太清宮2022.7.13

王铁成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北国小江南、神仙之府,俗称下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蟠桃峰下,地处崂山东南端宝珠山下,襟山面海,左为桃园峰,右为重阳峰,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后屡加修建,现存建筑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规模格局遗存,为中国崂山道教祖庭,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道教全真道支派随山派祖庭。</p><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分三院,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东西配殿等建筑,是山东省和青岛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p><p class="ql-block">1982年,崂山太清宫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崂山太清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同年,崂山太清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据《太清宫志》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崂山道教开山始祖张廉夫在此处始建三官庵。</p><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p><p class="ql-block">唐天祐元年(904年),道士李哲玄在今太清宫三皇殿处建三皇庵。</p><p class="ql-block">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道士刘若拙被敕封为“华盖真人”,奉敕回崂山修建道院,后在此创立崂山太清宫。</p><p class="ql-block">金泰和八年(1208年),全真道掌教邱处机在崂山太清宫谈玄传道,使太清宫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金明昌六年(1195年),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真君刘处玄于崂山太清宫讲授经典创立全真道随山派(隐山派),太清宫道众从此归为全真道。嗣后,许多著名道士闻名而来,如徐复阳、张三丰、齐本守等都曾在太清宫栖居修道。</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太清宫旧道院倾圮,被佛教憨山和尚占据,在宫前建造有海印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毁寺重建崂山太清宫。</p><p class="ql-block">明天启二年(1622),道人赵复会重修太清宫,正式确定了分三官、三清、三皇殿为三个院落的格局。</p><p class="ql-block">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太清宫。</p><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崂山太清宫遭人为破坏。</p><p class="ql-block">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重修崂山太清宫。</p><p class="ql-block">1985年,青岛市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设于崂山太清宫。</p><p class="ql-block">1989年,重修崂山太清宫三清殿、东华帝君殿和西王母殿,重塑神像47尊。</p><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太清宫由三个大殿、四个配殿、一个长老院及客房等组成,形成一个中型古建筑群。即:三清殿主要奉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东华殿主要奉祀东华帝君;西王母殿主要奉祀西王母;三官殿主要奉祀三官大帝;耿真人祠主要奉祀扶教耿真人;救苦殿主要奉祀孚佑帝君;三皇殿主要奉祀神农大帝、伏羲大帝,轩辕大帝。三皇殿前橼下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嵌有成吉思汗赐给丘处机的圣旨碑和金虎牌文刻。殿前古柏,峻峭挺拔,传是汉代张廉夫手植,人曰汉柏。三官殿因内奉三官大帝而名,殿前左右并植茶花、耐冬各一株,隆冬耐冬花开似火,早春茶花怒放如玉。宫内三清殿后巨石之上刻有丘处机之诗十首。</p><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分三院,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堂院,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翰林院”,现为太清宫客堂,主要由忠义祠、元辰阁、元君阁、祖师殿、钟楼、鼓楼、东华帝君殿、西王母殿等建筑构成。</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三清殿</p><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三清殿是太清宫第二大主殿,为长方形院落建筑群,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主殿属砖石结构的硬山式建筑;正殿供奉三清神像,东偏殿供道教全真派最初的创立始祖东华帝君,西偏殿供奉西王母。</p><p class="ql-block">三皇殿</p><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三皇殿始建于唐代,道士李哲玄根据九宫八卦的方位将三皇殿建于“开门”位置,奠定了崂山道教庙宇园林建筑的基础,为长方形院落建筑群,并排列有两座殿堂,主殿是三皇殿,副殿是救苦殿;三皇殿中供奉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三位神仙,分别代表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氏族领袖枣伏羲、神农、轩辕。</p><p class="ql-block">三皇殿两侧,供奉有民间医学家枣扁鹊、张仲景、华佗、皇莆谧、孙思邈、王惟一、钱一、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的神位,意在纪念其广施普济的功绩;门外两侧的石墙上,各镶嵌有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元太祖成吉思汗敕封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开山始祖丘处机掌管天下道事的圣旨全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