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清云淡。阒寂无声。</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上午、3月30日上午,我专程游走了久违了的美丽的上海外滩。</p> <p class="ql-block"> 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是黄埔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馆开始在此云集,外滩逐渐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1943年8月,外滩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伪国民政府,结束了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1945年,外滩拥有了正式的路名——中山东一路。</p> <p class="ql-block">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各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史迹及代表性的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199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外滩建筑群整体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外滩一号。</p><p class="ql-block"> 1899年,英企麦克信思公司买入了外滩一号旧址,命名为“麦克信思大楼”,并一直由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1913年,公司拆除了原建筑,开始建设外滩一号。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1916年竣工时为七层,1939年加盖一层,亚细亚大楼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产权转让给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改名为“亚细亚大楼”。</p><p class="ql-block"> 外滩一号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大楼外观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正门有4根爱奥尼克立柱,左右各2根,内门又有2根小的立柱左右各1根。门楣则以变形的巴洛克涡旋形图案作装饰,造成一种华丽富贵的气派。平面“回”字形的中央天井,外观是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面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爰奥尼式的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建筑的点晴之笔。外滩一号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座建筑,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和上海市丝绸公司等单位迁入办公。1996年,在外滩房屋置换中,它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号</p><p class="ql-block"> 1861年,由在沪英侨在此旧址创立上海俱乐部,这是当时英国侨民的重要社交场所。1863年,在原址上盖楼,1864年竣工。1909年,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聚兴营造厂建设,在原址上重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楼,耗资白银45万两,并于1910年1月启用,命名为“上海总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日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p><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号占地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高度26.9米,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计。设计参照日本王宫的风格,又被称为“东洋的伦敦”。大楼建筑基本上采用了古典主义的风格,立面为三段式处理,二至三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风格的风亭,柱顶有一束树叶和花蔓组成,似花篮状,雕刻细腻优美。大堂中,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的吧台,是远东之最。</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又改为“东风饭店”。2009年,希尔顿酒店集团签约将大楼修缮改建为旗下的亚洲首家“华尔道夫酒店”。</p> <p class="ql-block"> 外滩三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三号旧址原是英资天祥洋行的物业,是一座3层砖木结构的房屋,始建于1860年。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来的物业已不够使用,加上两旁的新楼不断兴建,老房改造已迫不及待。1916年,天祥洋行联合了多家洋行,合资新建了新楼。新楼建成后,按照各方比例分配了房产,故早期称之为“联合大楼”。大楼内,先后有许多洋行、保险公司进驻。1936年,英资有利洋行以8万英镑,购买了联合大楼的部分产权。之后,人们仅记住了“有利银行”,所以,又称之为“有利大楼”。</p><p class="ql-block"> “有利大楼”占地面积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0平方米,高六层,主入口处为七层。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建设。由于此地块呈梯形,南北窄、东西宽。朝东30多米,朝北约70米。鉴于外滩地段的重要性,这幢大楼的东面和北面成了建筑的主立面。</p><p class="ql-block"> “有利大楼”是面江建筑中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建筑,它的钢框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公司定制。大楼在主体设计上,较多的采用了新古典主义与近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式,三段式立面配以巴洛克式的装饰。大楼主入口的大门两边,有修长的爱奥尼克立柱,窗格饰以旋转式的图案,外墙采用花岗岩贴面。</p><p class="ql-block"> 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使用了一部分大楼用房。1958年,上海市地质矿产局迁入。1984年至1985年,在南侧楼梯顶上加层,后来又对电梯进行了改造。本世纪初,在外滩房屋置换期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迁入。经过改造,这幢建筑已经成为汇集世界高级品牌、艺术画廊、餐饮和休闲场所的时尚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五号</p><p class="ql-block"> 1907年,由几家日资航运公司共同出资1200万日元,组建了日清轮船株式会社,即上海人俗称的日清洋行。1921年,日清洋行与犹太商人合资,各建三层。1925年,大楼建成后取名“日清大楼”。</p><p class="ql-block"> “ 日清大楼”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方米,高六层,为钢筋水泥结构。大楼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其线条处理均以横线条为主,具有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被人称为“日犹式”建筑。大楼的各个房间高敞开阔,原有两部电梯,另有木梯直通六楼而至平顶。底下三层装饰简约,上面三层装饰考究。有古典立柱和有浮雕图案的窗框,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采用花岗岩贴面,与外滩的建筑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名为“招商局办公大楼”。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海运局使用。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楼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2006年,大楼改造成高级餐厅的集中地。</p> <p class="ql-block"> 外滩六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六号原址是美商旗昌洋行的拍卖行,后由英资马礼逊洋行设计,并于1897年营建了一座三层楼的小楼。1897年5月27日,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此开业,因此,称其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因其附近有一条元芳弄,也有人称其为“元芳大楼”。1906年拆旧建新,盖起了一座假四层砖木结构的楼房。1923年,小楼经过改造,原来立面上的清水砖墙改成了水泥沙浆粉刷。</p><p class="ql-block"> 外滩六号占地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1平方米,是外滩唯一的一幢由罗马艺术发展而来,并带有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外滩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大楼为白墙,內厅全部用黑色大理石铺就。上部是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顶形窗。楼顶南面为平台,可以容纳百余人。券状窗框,两肩对称。装饰上集合了欧洲宗教建筑和英国维多利亚市政厅的特点,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众多细长的石柱钩勒墙面,女儿墙上的小尖塔,也有明显的罗马风格。立面原为青、红砖镶砌的清水墙,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采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半圆券,和谐中充满细节的微妙变化,优美灵动。</p><p class="ql-block"> 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小楼由长江航运管理局接管。2005年,将小楼的砖木结构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2006年,历经四年的修复之后,小楼效仿外滩三号和外滩十八号的模式,集结了众多的国际奢侈品旗舰店和高档餐饮业,成为外滩临江建筑群中的第三座融复古与摩登于一体的时尚生活地标。</p> <p class="ql-block"> 外滩七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七号旧址原属美资旗昌洋行。1881年,丹麦电信公司大北公司签约租用。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由中国政府官办的轮船招商局购入。1906年开始重新建造,1908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大楼由英资通和洋行设计,是一幢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典型的法国晚期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主立面注重统一、对称,采用了大量的爱奥尼石柱,典雅庄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考究,横向和竖向,均呈现典型的纵向三段式结构。每层窗框上都有椭圆形的窗楣,窗的两侧设置了大小不同的巴洛克立柱。顶端两侧,一对法国巴洛克风格的黑色的方形穹窿,饰有曲檐,与立面的白墙大山花形成鲜明对比。一、三、四层浅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大门入口,弦形檐部。整体建筑端庄亮目。在穹顶之下,有半月形的凹棚,一楼两侧的窗檐,采用了半月形的曲线,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动感。</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入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新中国成立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外滩房屋置换,泰国盘古银行获得整幢大楼的使用权。</p><p class="ql-block"> 外滩七号,是中国开始并开拓通信业务的始发地,也是外滩金融街唯一的一家由华人创办的泰国盘古银行整体置换的大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外滩九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九号旧址,以及相邻的外滩八号旧址和当今的福州路17号、19号均是美资旗昌洋行的产业。福州路17号,是旗昌洋行的总部。此楼建于1869年,是外滩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1818年,美国人沙墨尔于广州创办的旗昌洋行,早期从事鸦片航运和贸易,素有“鸦片大王”之臭名,是美国在旧中国最大的贩毒组织。鸦片战争后,移师上海,购入外滩许多地产,保留了外滩八号的花园,在外滩九号的旧址上,盖起一幢三层楼的建筑,并在此成立了旗昌轮船公司,首开长江航运,并在一段时间内垄断了长江航运。由于经营萎缩,1870年,旗昌洋行被迫收缩投资和变卖资产,其公司和外滩的地产,陆续被清政府收购。1887年,由清政府洋务派大臣李鸿章筹建的中国首家轮船公司,即轮船招商局,以220万两银子,购入外滩九号。次年,迁入办公,并命名为“轮船招商大楼”。</p><p class="ql-block"> 1901年,轮船招商局拆旧建新。大楼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由英资通和洋行设计,为三层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砖木结构。大楼的各个房间有明显的腰线,底层是石砌的外墙。正门两侧装饰有科林斯柱,除三层为平框窗外,其余各层的门和窗钧是拱形,朝向外滩的东立面,二至三层有塔斯干装饰和科林斯柱式的宽大的内廊。挖墙采用红色花岗岩石料,基座、檐口及屋顶部分使用青石。东面南北两翼屋顶为英国古典复兴风格的山花。主体平面为五开间,内用八根12厘米的钢柱于外圈砖墙承重。内部楼体结构曲折,木扶手和栏杆雕花十分精致,底层基本结构是木梁,地坪是木地板。建筑的每个房间,层高达5米。外滩九号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的一座英国乔治摄政时期的北美殖民地风格的建筑,也是上海开埠时期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1930年,国民党政府接管轮船招商局。新中国成立后,大楼先后为上海市港务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局及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使用。1998年,大楼回归招商局。</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二号</p><p class="ql-block"> 1865年4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南京东路的汇中饭店底层开业。1874年,它以5.66万两白银,购入外滩十二号西人俱乐部的三层小楼。1912年,它再次购入外滩十号的美丰洋行和外滩十一号的别发洋行的物业。1921年5月5日,在外滩十号、十一号和十二号的土地上,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德罗可尔洋行建造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楼”正式开工,并于1923年6月23日封顶。大楼的工程造价为1000万两白银,占当时外滩所有建筑造价总和的一半。大楼占地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的建筑”,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堪称上海外滩最雄伟壮丽、最具历史价值、最具艺术观赏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二号为英国新古典希腊式建筑。主体高五层,中央部分高七层,中部的穹顶形似罗马万神殿。外立面采用三段式仿古典砖石结构,六根爱奥尼克复合柱贯通二至四层,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大楼内部的穹顶壁画,光彩夺目。门厅上绘有八幅马赛克镶嵌制作的大型壁画,穹顶上有黄道十二宫及太阳神、月神的天顶画。</p><p class="ql-block"> 大楼全部重量,由2600根美洲俄勒冈松木桩支撑。整幢楼所用的大理石,除少部分来自苏格兰外,其它几乎都产自意大利。大楼底层的三扇大门,采用罗马石拱式风格,每扇门用5吨青铜铸成,外墙均采用花岗石铺砌。大门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豪华的大厅,营业面积达1500平方米。大厅的藻井式天棚,由44根方形大理石立柱和10根圆形爰奥尼亚式大理石立柱支撑。营业大厅的中轴线与黄浦江平行,横跨在大厅藻井式天棚中间的是圆筒形玻璃天窗,自然采光辅以现代光源,使得大厅富丽堂皇。在玻璃天棚下的10根爱奥尼亚立柱中,位于大厅南北两侧的横梁下的4根立柱,它们每根直径1米,高7米,通体实心,每根重约7吨,全部是意大利大理石整体雕琢而成。这样的立柱,目前世界上仅有6根,4根在外滩十二号,2根在法国巴黎的罗浮宫。</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了外滩十二号。抗战胜利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迁回。195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撤离,在圆明园路的兰心大楼留有办事处。上海市人民政府随即入驻,命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1956年,大楼的副楼改为上海市档案馆。1990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曾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洽谈回购大楼,终因价格原因未能如愿。1996年,外滩房屋置换改建过程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17亿元人民币竞拍成功而入住外滩十二号。</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三号</p><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前,清代官府的上海海关,设置在上海县城东门外,称为“江海关”。1846年,在外滩十三号旧址建造了一座称为“新关”的关署。1853年,关署被小刀会烧毁。1857年,在原址新建外观呈清代江南衙门式样,房顶上有老虎窗,左右两侧的屋顶,新建了烟囱和尖券造形的窗洞。1891年,拆旧建新,于1893年竣工。楼高六层,中部为方形钟楼,南北两边各有假四层楼房相对,楼顶装有四面钟。这是上海首次引进钟楼建筑,楼内巳经装备了暖水汀、百叶窗、避雷针等设施。1925年,海关预算200万两白银再次重建,钢框架结构的楼高十一层,主体建筑八层,上面有三层高的四面钟楼。1927年竣工时,造价达425万两白银。大楼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采用国际招标,上海新仁记营造厂中标施工。钟楼是当时外滩的中心,被誉为中国当年最伟大的建筑。这座大楼建筑风格的廻异变化,体现了中国近代城市建筑,从传统走向国际化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三号的海关大楼,占地面积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0平方米。大楼总高约79.2米,主楼高36.2米,钟楼高43米,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海关大楼与毗邻的汇丰银行大楼,共同组成了外滩建筑天际线构图的中心,成为外滩建筑群中两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大楼的外墙,用金山石砌成,面江东部墙面用花岗石砌筑。正对外滩的大楼两层,整体采用巨大的花岗岩粗石墙面。上面的八层,装饰以花岗岩镶贴的红砖。宽大的主入口处,竖立着四根粗壮的帕台农神庙的石柱,正门入口有四根希腊多立克石拄,形成门廊。入口上方的檐口,绘制着船只与海神的图案,大楼内外的大部分装饰,都是象征海洋的图案。大楼四层至八层,以垂直线条为主,同与之毗邻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的水平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大楼的外部主要是红铜和青铜相间的浮雕花纹,钟楼端部用红铜包裹。入口走廊的天花板滿铺马赛克,主楼梯是精致的铁艺栏杆和黑色的大理石基座。楼梯和走廊护墙裙由饰有深棕色条纹的浅绿色暗釉面瓷砖制作。走廊的地板和楼梯口,铺设简洁图案的黑白陶瓷马赛克。楼内有1550扇青铜和钢窗,外滩立面的铸铜面板,采用古色古香的绿色,与外部的整体装饰相一致。</p><p class="ql-block"> 海关大钟是仿造英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作,在英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化费了5000多两白银,被誉为是当时苏伊士运河以东乃至世界最好的大钟之一。钟面的罗马数字之间是釉面白色玻璃,中心部分是琥珀色玻璃。每个钟面的直径为5.4米,装有自动调节的电灯72盏。钟面上的紫铜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紫铜时针长2.3米,重37.5公斤。钟的发条用0.01米粗的钢丝相绞,长156米。机器房上的四口小钟,每隔15分钟,就响起叮咚叮铛的声音;每隔1小时,1个135公斤的大铜锤便敲击几吨重的大钟,持续10秒。1927年,海关大楼与大钟同时建成。</p><p class="ql-block"> 上海外滩十三号的海关大楼,为历代中国政府所拥有。</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四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十四号原址是英资宝顺银行的产业。1880年,被德资德华银行收购,并建造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四层建筑。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资产,大楼被1907年成立的官商合办的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交通银行总行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交通银行总行重建为主要以欧洲中产阶层追求的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大楼。这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建筑。</p><p class="ql-block"> 外滩十四号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9485平方米。大楼主体高六层,局部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以严谨的竖线条构图,中轴对称,顶部加高,两层作为塔状造型。装饰简洁,底层及入口用黑色的大理石饰面,其余墙面均以白色水泥粉刷。大门原为转门,入门处是彩纹人造大理石过道,两侧的环状扶梯亦是紫铜栏杆,大理石台阶。二楼大厅内有四排圆形石拄,每排9根。柱子下半部分贴红包油地毡,四周也用红色地毡贴面,中间走廊铺着彩色人造大理石。</p><p class="ql-block"> 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上海市总工会入驻至今。</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五号甲</p><p class="ql-block"> 旧址原来是一条破旧的弄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这里建了一座三层楼的灰白色的建筑,其中有居民、商铺和车库。环境杂乱,色调昏暗,与周边的建筑极不协调,外滩面江整排的建筑,似乎少了“一颗牙”。为了外滩整体建筑风貌,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主持设计,于2008年拆旧建新,2010年建成了一幢呈L形的五层楼建筑。</p><p class="ql-block"> 被称作“外滩公共服务中心”的新楼,占地2118平方米,地面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是数十年来,面向外滩黄浦江一线25幢建筑群中,唯一新盖的一幢大楼,又被称为“镶牙工程”。由于大楼外观设计风格和整体色调与外滩建筑风貌比较得体,被业内称之为“谦逊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p><p class="ql-block"> 大楼现为上海国际集团所属的“外滩国际”。</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五号</p><p class="ql-block"> 总行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华俄道胜银行,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1899年,华俄道胜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购买了外滩十五号原扯,并于1901年在此新建大楼,取名为“道胜大楼”。1928年,由国民党政府刚成立的中央银行接管大楼,命名为“中央银行大楼”。</p><p class="ql-block"> 1902年竣工的大楼,由德国倍高洋行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施工建造,是三层砖石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这幢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是上海首次采用天然石料堆砌而成的建筑,是上海第一座使用瓷砖作为外墙装饰材料和最早在楼内使用地砖的建筑,也是上海最早安装电梯和卫生设备的建筑。大楼立面横纵三段式构图,采用爱奥尼克石柱,中央大厅贯通三层屋顶,由12根罗马柱头支撑,配以12组浮雕图案,有彩绘玻璃的天棚和回廊大厅沿廊的墙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华丽而典雅。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构图,底层大门有四根立柱,两旁有洞形窗户。楼内扶梯采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墙壁呈现人物浮雕,至今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华胜大楼”,各民主党派入驻。之后,上海市机电二局、上海市航天局和上海市航天技术研究院先后使用。1994年,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使用至今,成为第一家通过置换进入外滩的金融机构。</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六号</p><p class="ql-block"> 大楼原址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建造的一座东印度式的假四层砖木结构的商务楼,它与华俄道胜银行原址形成一对姐妹楼。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899年,日资官商合办的台湾银行在台北成立。1911年,台湾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1924年,长期租借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商务楼的台湾银行购入了此楼,并拆除重建,于1927年竣工,称其为“台湾银行大楼”。</p><p class="ql-block"> 大楼占地96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8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承建,是一座具有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日本近代西洋建筑。大楼的东立面竖着四根爰奥尼克圆柱,其它三面都有一排方壁拄,这一希腊神庙式的建筑风格,在外滩是独一无二的。“台湾银行大楼”与外滩五号的“日清大楼”和外滩二十四号的“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同为外滩的三座日资老建筑。</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楼被国民党政府接管,并由国民政府的中国农业银行使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使用,命名为“工艺大楼”。1998年,招商银行在此设立支行,称为“招商银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七号</p><p class="ql-block"> 原址为字林大楼,曾是英国人在上海开设的最大最早的英文《字林西报》馆。《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8月,1901年迁往外滩17号。1921年,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茂生洋行承建,开始新建大楼,于1924年2月16日举行竣工典礼,当时曾是上海最高建筑。大楼建成后,《字林西报》社只用一、五、六层,其余都租给几家保险公司,而其最大的客户就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在1928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就曾租用部分楼面,后于1947年撤离。1941年,大楼曾经被侵华日军占领。</p><p class="ql-block"> 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043平方米,建筑面积9043平方米,总高十层,三段式立面。以大门为轴线,两面对称,顶部两边配以造型优雅的巴洛克式塔楼。正立面为花岗石墙面,底部立面两层墙面做基座式处理,使用拉毛花岗石大石块作贴面,给人粗犷质朴的感觉。正门两侧各有一扇落地的罗马拱券长窗,大门口有多立克柱式和大理石门额,进门处原有两座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女神石雕像。</p><p class="ql-block"> 中部立面三至七层建筑外观采用近现代派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是排列整齐的简洁的方窗,中间饰以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多立克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装饰,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使单调的平面增加了一丝活泼,具有折衷主义建筑特色。八层两边为穹形券窗,中间双柱,有内阳台。屋檐下原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后被水泥封末。</p><p class="ql-block"> 1951年,字林西报停刊,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船舶检验所、上海内河管理处先后入驻。1998年,友邦保险公司重新入驻,成为第一家回归外滩的外资金融机构,大楼更名为“友邦大厦”。</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八号</p><p class="ql-block"> 1853年,原址为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1857年,由英国皇室特许开展殖民地业务的“渣打银行”在此设立上海分行。因其第一任总经理的名字叫麦加利,大楼被称为“麦加利银行”。1922年,拆旧建新。</p><p class="ql-block"> 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占地面积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呈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外墙为三段式立面,底层以齐整的花岗石作贴面,中央是雕花大铁门。中段二至四立面处理较简单,中间用2根巨大的爱奥尼克立柱作支撑和装饰。5层以上形成第三段,其中部每扇窗前都用2根小石柱作装饰,与下面的2根大柱形成呼应。屋顶上设有平台。两边各挑出一个小阳台,其门框上除有垂花雕饰外,还采用了三角形的眉构,并饰有典型的希腊式叶形花饰。四层上下设简洁的檐口线,立面正中五层顶部有三角形山墙,是外滩唯一带有三角形山墙的建筑。从双色青铜大门进入,门厅内有4根爱奥尼克式大理石圆柱。据说来自200年前意大利的托斯尼卡克教堂,后来教堂废弃了,它们便由英国人辗转运到了上海。</p><p class="ql-block"> 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解放后并入香港分行,上海市房管部门于1955年接管此楼,改名为“春江大楼”。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上海水产局与水产协会等部门先后入驻。2002年,外滩18号采用全新的古建筑修复模式,将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风貌进行无缝对接,完整的融合到一起。变身为集国际时尚品牌旗舰店、餐厅、酒吧以及艺术展馆为一身的商业综合大楼,成为历史记忆与现代消费时尚的完美结合,上海的网红地标。</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九号</p><p class="ql-block"> 上海开埠后,当时上海最早最豪华的2家饭店,一家是现在名叫浦江饭店的礼查饭店,一家就是中央饭店。1854年,英资中央饭店在南京路外滩建造了一座三层楼英国式楼房。1865年,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便租用此楼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产权被英商汇中洋行收买后,改名为汇中饭店。1906年,汇中饭店将旧楼拆除,重建汇中饭店大楼,大楼由英资玛礼逊洋行设计,王发记营造厂承建,1908年落成。大楼座落在外滩19号的南京路转角处。竣工后,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始发站就设在此处。1909年,人类历史上首个多边国际禁毒会议——“万国禁烟会”在此召开。1911年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途经上海时在大楼的宴会厅接受了各界庆祝。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也在此订婚。上世纪30年代,鲁迅来此拜访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当时汇中饭店刚对华人开放不久。电梯跟前,一名中国服务生打量他后,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一指:走楼梯去!这也成为鲁迅笔下“西崽相”的原型。1996年11月25日,再次在上海举行国际反兴奋剂会议。在联合国禁毒署的建议下,汇中饭店挂上“万国禁烟会”标志的铜牌,纪念中国对世界禁毒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06年改建后的大楼为砖混结构,英国文艺复兴风格,为当时东亚最华贵的旅馆。 大楼占地面积1687平方米,建筑面积11697平方米,坐南朝北,6层砖木混合结构,高30米,文艺复兴式风格。立面以凸出的层间线强调水平划分。主入口拱券大门,有锁石,上饰三角形山花。上面挑出阳台,两侧立宝瓶栏杆,中间墙面有“1906”字样。顶上东西两端原有两座巴洛克式的亭子和屋顶花园,1914年火灾后改为平顶。白色砖砌清水外墙,镶红砖腰线。窗上有三角形或弧形楣饰。 外墙底层为石砌,以上为白色面砖,楼层间隔线脚,窗口和上部两层窗间为红色砖镶砌,红白相间,引人瞩目。部分窗口上檐有三角形或弧形楣饰。东面屋顶大小不一的两座塔亭于1998年修复。 底层大厅内部全部木装修,护墙、柱身、楼梯及栏杆等木雕装饰也为文艺复兴风格,多处采用繁复的石膏平顶,木制扶手的楼梯雕花精致。大楼正门为转门,另设有两部电梯,这使汇中饭店成为上海最早安装室内电梯的建筑之一。 大厅四周装有柚木护壁。平顶上有石膏花饰,厅内有乐台,华丽考究的雕刻装饰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大楼曾被日军占领,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产权,仍为饭店,1952年歇业,由上海市建工局使用。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2010年,大楼被改造为斯沃琪艺术中心,包含精品手表展示馆、艺术家工作室、豪华饭店及餐厅等设施,整个项目在世博会前开放迎客。</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号原为“沙逊大厦”。1872年,英籍犹太人沙逊在孟买成立新沙逊洋行。1877年到上海设立分行,买下外滩二十号美商琼记洋行的房产。1926年拆除旧房,以其名下的华懋公司投资240万元,于1929年落成。</p><p class="ql-block"> “沙逊大厦”总面积36317平方米,是上海第一幢层数超过十层的大楼。公和洋行设计,1926至1929年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钢框架结构。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大厦高十层,局部十三层,有地下室,总高77米。平面呈A形,立面以竖线条构图为主,檐部和基座线脚等采用抽象几何装饰。东部设高19米的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四方攒尖顶,坡度陡,用紫铜皮饰面,这是外滩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 大楼从外墙装饰纹样到室内装饰,均有风格统一而又十分精美的设计。室内大理石地面、墙面拼花图案、栏杆、天花、灯具等也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底层有两条通道交叉,一条从外滩进入,一条从南京路通至滇池路,中间交汇点有一个八角亭式内厅,其穹顶有彩色玻璃镶嵌的图案。整个大楼内设计巧妙,利用合理。底层大厅内,做工精致的拱形平顶吊灯、平顶天花、券式拱门,气派十足。和平厅是典型的英国古典宫廷式建筑,是饭店中面积最大的宴会厅。大楼以其造价之高、设计之先进、设备之豪华,在20世纪30年代就赢得了“远东第一楼”的称号。 建筑落成后,大楼四层以下全部被用作办公楼出租或沙逊洋行自用。五至九层为华懋饭店,其中五层的特色套房布置分德国、印度、西班牙等风格,六层为法、意、美式,七层则为中、英式,八层有大酒吧、舞厅和中国式的餐厅,上面还设有夜总会、小餐厅,顶端有沙逊的英国式住宅,精美豪华。金字塔式的顶内,还有个大餐厅。</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大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上海市财经委员会曾在此办公。1956年,改名为“和平饭店”。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之一,中国仅此一家获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三号</p><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大楼”的原址是上海德国总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总会被国民党政府接管。中国银行以63万两银元买进,于1922年改建成银行营业楼,1934年建新楼,1937年建成。这幢大楼是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中国银行原定建造三十四层楼,使之成为上海第一高楼,由中国银行建筑部的建筑师陆谦受设计,英商公和洋行外国建筑师任顾问,并由一流的陶桂记营造厂承建。隔壁的沙逊大厦业主沙逊出来干涉,提出高度不得超过沙逊大厦金字塔尖顶,官司从南京一直打到伦敦。结果,国民党政府只得退让,中国银行放弃原来计划,新建大楼由初始设计方案的三十四层,降至十七层,比沙逊大厦金字塔顶矮了60公分。 1937年,大楼建成后,中国银行总行与上海分行均迁入新楼办公。不久,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中国银行总部被迫迁往内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大楼被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占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银行接收了占用此楼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和被汪伪改组的中国银行。</p><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大楼”占地面积5075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地面十五层,地下二层,地面高度70米,建筑分东西大楼两个部分,东、南、北三面分别临中山东一路、滇池路、圆明园路。东大楼面临外滩为主楼,西大楼为次楼,楼高四层。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形带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其外墙一律镶以平整的金山石,楼顶采用平缓的四方钻尖型屋顶,部分檐口采用石门拱作装饰,建筑的每层两侧都有漏空的“寿”字图案,栏杆的花纹和窗格也采用了传统的装饰纹样。大门内有9级台阶,紫铜大门两侧有圆柱。大楼内部格局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银行规格布局,设施先进。营业大厅面积1300平方米,层高10米,号称远东最大的银行营业大厅。它是外滩第一座糅合了明显的中国风格的大厦,它为外滩的天际线增加了中国式的蓝色琉璃瓦屋顶,那是外滩楼顶上唯一的中国人的蓝色,也是中国银行乃至近代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1958年,大楼由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管理。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都曾在此办公。199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银行签订协议,将大楼置换给中国银行。</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四号</p><p class="ql-block"> 1923年,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买下了外滩24号老沙逊洋行行址,并请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德国罗考尔洋行承建,至1924年8月竣工,取名为“横滨正金银行大楼”。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正金银行加强对日占区金融的支配,充当日本军国主义集团控制中国金融的“大管家”。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它接管了英、美在华银行,上海的中资银行绝大多数也由正金银行强制接管。1945年,日本战败宣布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日本正金银行。</p><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1924年的石混钢结构大厦,占地面积2380平方米,建筑面积6187平方米。均衡的外观,石雕的细节、爱奥尼克立柱、铸铁窗饰以及内部立面设计等诸元素,体现了欧洲古典折衷主义风格。大厦以木椿为基础在江岸土壤层上支撑着建筑。大厦外有3个连接入口的铁门,进门便是以石材拼花地面的有顶前庭,经前庭穿过旋转门,便是大厦色调含蓄优雅,间置大理石柱的内部核心大堂,一个高7.8米的规模雄伟的空间。大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鹅卵形玻璃天花顶,玻璃穹窿上的金叶装饰卓尔不凡。这幢大厦,因世事的变迁,外观与室内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000年,经过翻修改造,在大厅东侧新增了四根立柱,使其和黑色大理石护墙板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完善了大厅空间的整体品位。在修复后的弧形天花穹窿中,柔和的照明设置使这方空间显出了更为独特的优雅感觉。最终将一楼空间从原来如集市般的拥挤中解放出来,拓展出舒宽华美、予人印象深刻的空间。细部的添加更彰显出这座建筑的卓然气派,使之成为外滩最有魅力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1949年,大楼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分行。1956年,上海市纺织局在此办公。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后,其上海分行营业厅即设在大楼一层。1996年,经过上海外滩房屋置换,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置换成功,其第一营业部和分行相关部门入驻。</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六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26号原是沙逊洋行产业,十九世纪未被扬子水火保险公司买下。扬子水火保险公司是1862年由美商旗昌洋行大班发起创建的保险公司,1917年,决定将旧楼拆除重建,并委托公和洋行进行设计,1918年开工至1920年竣工,称为“扬子大楼”。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扬子保险公司产业被日军强行接管,直至抗战结束才复业,并将大楼一部分出租给多家保险公司,故有“保险大楼”之称。</p><p class="ql-block"> 新大楼占地面积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19平方米,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立面纵向三段式,分段比例同两侧建筑相协调,中上部间檐口凹凸,檐下饰有花环花卉石雕。一、二层采用粗糙石块墙面,二层为半圆形券窗,三至五层的磨石对缝墙面,饰通贯壁柱,六层中部为爱奥尼克式双柱柱廊,七层为罗马式交叉栏杆,屋顶为孟莎式分为两段坡度,上段坡度平缓,下段坡度较为陡峭,各式各样的老虎窗,整体为新古典主义风格。</p><p class="ql-block"> 1950年后,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等单位进驻26号办公。 上世纪90年代后,旧时的“保险大楼”改造为中国农业银行营业大厅。现为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七号</p><p class="ql-block"> 1843年, 英资怡和洋行在上海开设分行,并于1844年取得上海外滩北京东路口大楼现址所在土地。早期曾建起一幢两层双开间办公楼,1861年翻建成一幢面向外滩15开间、三层高的砖木结构四坡顶楼房,史称“老怡和洋行”,为当时上海外滩建筑群中建筑体量之最。怡和洋行经营范围甚广,20世纪初已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洋行之一,有“洋行之王”之称。1922年,“老怡和洋行”在原址上再次翻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翻建后的大楼端庄典雅、布局完整、用材考究、装修精美,其面向黄浦江侧的建筑面宽长达50余米,在整个外滩建筑群中雄居第二。大楼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27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局部混凝土墙承重结构;建筑平面呈西向开口的“凹”字形,东、北主立面均临城市干道,是外滩建筑群中少有的具有两个长向主立面的建筑,也是外滩建筑群中重要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建筑主立面为中央对称、竖向三段式设计的古典主义风格,一至二层以粗凿叠砌的花岗岩毛石构成基座,间隔着二层通高的半圆拱窗,序列感强烈,中央五开间的三至五层略退进为通高科林斯式柱廊,柱头以几何状回纹替代藤蔓状涡卷图案。建筑转角处设方形壁柱,柱头饰有浮雕花饰。建筑东北角入口上方也设有一对三层通高的组合式巨柱。屋顶原为露台,设宝瓶座石栏杆,中央有一座旗台。大楼端庄典雅,为局部受巴洛克风格影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筑立面丰富、布局完整、用材考究、装修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建筑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1955年,大楼长期作为上海市外贸局的办公大楼,故称“外贸大楼”。1980年大楼第二次加建后,层数总计为8层。现在,这座由罗斯福家族下的投资基金投资经营融餐厅、酒吧、酒窖、私人会所为一体的大楼,并沿用了家族最辉煌的姓氏——“罗斯福大楼”。</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八号</p><p class="ql-block"> 大楼所在的地皮原属德商禅臣洋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商被迫退出中国,该土地便被英资怡泰公司收购。怡泰公司有数十艘轮船经营上海往来日本、新加坡、纽约、伦敦、日内瓦等航线上,因其轮船上都冠以“格林”字样,所以怡泰公司又叫格林轮船公司,大楼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1922年,英商格林邮船公司在此兴建大楼,由英国公和洋行设计,占地面积1951平方米,建筑面积12825平方米,总共七层,局部八层,高27.5米,钢筋混泥土结构。由于取中国坐北朝南的习惯,大楼沿外滩的宽度较窄,因而将正面置于北京路。大楼外观为英国新古典派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属于折衷主义形式。从地面勒脚至二楼外墙用大块花冈岩石作贴面,沟缝很深,显得很坚固。立面设计简洁明快,线条做工讲究。大门和边门均设计成罗马拱券,门上有券形花纹饰,两旁立花冈石柱。二楼挑出阳台,三楼中间亦有阳台,四五楼仅正中一间置阳台,以上二层又挑出阳台,在临外滩的七层顶部设计成一座塔,远看犹如一座远洋巨轮的瞭望台,新异独特,使此楼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仿生建筑之一。室内装饰修重用料,进口处有一半形大厅,以黑白大理石装饰地坪,楼梯也用大理石铺就。走廊地坪用抛光马赛克拼成。各房间开阔宽敞,而且都铺上硬木拼花地板。室内装修着重用料,进口处有半圆形大厅,以黑白大理石作地坪,楼梯也用大理石铺就。走廊地坪用抛光马赛克拼成。各房间开间宽敞,且都铺上硬木拼花地板。整幢大楼的设施也十分完备,水泵、水汀、锅炉、发电机、电梯、消防系统等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底层被交由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使用。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楼所有权归还格林邮船公司。大楼底层此时是美国新闻处阅览室,1949年后,成为中苏友好阅览室。1951年3月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并持续使用,直到1996年迁至新址。随后,这里成为文广局的办公大楼。2011年,这座建筑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清算所的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外滩二十九号</p><p class="ql-block"> 外滩29号,原来是“东方汇理银行大楼”,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法国人出资建造的大楼。1875 年后,法国政府为拓展和加强对法属印度支那的贸易和经济控制,成立东方汇理银行。1899年,东方汇理银行又把分行开到了上海,开始了在上海长达50余年的经营历史。在东方汇理银行进入上海之前,其主要股东之一的法国贴现银行,已经从英国规矩会拜经堂手中买下了外滩29号的房地产。法国贴现银行同时也是华俄道胜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于是成立之初的华俄道胜银行就在此设址开业。到1907年,华俄道胜银行购得外滩15号原颠地洋行房产后,离开这里,于是这里又成为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行址。</p><p class="ql-block"> 1911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将旧房拆除,重建新楼,1914年建成投入使用。新楼由通和洋行设计,华商怀盛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带有法国情调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外墙用长方形石块叠砌,勾勒出平整的线条,显得匀称与厚实。一楼中间为高大拱门,门楣饰以巨石刻成的一方涡漩图案。二、三楼贯以爱奥尼克立柱,使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均衡。二楼窗外有廊式阳台。整个墙面的窗框设计不尽相同,使均衡的立面透出一丝“寓动于静”的艺术效果。大楼顶部出檐较深,檐口饰以精致花纹,大楼内部地面与墙面都用大理石辅砌。营业大厅采用玻璃天棚,有很好的采光效果。</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东方汇理银行停业。1956年,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改名“东方大楼”,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长期使用。1998年,通过外滩房屋置换,由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使用。</p> <p class="ql-block"> 外滩三十一号</p><p class="ql-block"> 上海“半岛酒店”位于历史悠久的外滩,是外滩60年来唯一的新建筑。置身于酒店,可尽览外滩、黄浦江和浦东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2004年,犹太人嘉道理家族正式宣布投资上海半岛酒店。2009年,上海“半岛酒店”开业。这是它在阔别上海五十多年后,第一次重返申城,续写与上海“百年情缘”。 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成立于1866年,当时在香港和上海同时启动营业,至1924年它已拥有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三家饭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转而以香港半岛作为酒店公司的旗舰标志。</p><p class="ql-block"> 五星级的上海“半岛酒店”,依托驰名世界的品牌、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世界一流的服务,成为上海高档场所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2016年10月2日,我的女儿在此举办婚礼。</p> <p class="ql-block"> 外滩三十三号</p><p class="ql-block"> 旧址原是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1842年8月29日,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条文第二款专文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当年12月1日,英国外交部任命原英属印度马德拉斯陆战队上尉巴富尔为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并暂驻广州。1843年10月8日,《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签订,巴富尔旋即乘坐“威克森”号舰由广州启程北上,绕经舟山,换乘“麦都思”号并于11月8日抵达上海十六铺码头。此后数日,除礼节性拜访外,巴富尔主要与时任苏松道台的宫慕久关于上海开埠和设立领事馆等问题展开谈判。</p><p class="ql-block"> 在谈判之初,宫慕久为执行清廷的“华夷分居”政策以及按照当时上海的风俗惯例,要求英国驻沪领事馆设立于上海县城之外。根据惯例,来沪外省人的会馆场所均设置于县城之外,由于英国人也属外来人员,因此也被要求设置于城外。但巴富尔却坚持要求设立在城内,并表示宁可于庙宇中搭建帐篷办公居住也不愿设置于城外。最终一名姚姓的旅沪粤商表示愿为英国领事馆在城内设立提供场所。1843年11月14日,英国领事馆贴出布告宣布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正式开馆,并于17日正式开埠。</p><p class="ql-block"> 1843年11月8日,首任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抵达上海,先在县城内租屋办公。1849年在现址建成领事馆。1870年12月24日被一场大火烧毁。1872年6月1日开始重建,1873年完工。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占地最初有126亩,后来仍有38559平方米(58亩),是外滩唯一拥有大片花园绿地的建筑。 由英国人罗斯曼与伯依斯设计,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整体外形设计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屋面为四坡式,使用中国的蝴蝶瓦,整个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 由于外滩地势较低,故设计了较高的台基,底层有五孔券廊。其内是大厅,两侧窗框为平券,二层中间的窗框为平券,两侧窗框为拱券。同时考虑到上海的气候特点,充分吸收了近似“东印度式”的建筑风格,底层和二层均建有宽畅的遮阳长廊,廊内侧才是房间。</p><p class="ql-block"> 1966年,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关闭,该大院成为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2003年,置换给新黄浦集团。</p> <p class="ql-block"> 延安东路外滩</p><p class="ql-block"> 上海外滩的南端是延安东路。</p><p class="ql-block"> 延安东路本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洋泾浜,1845年建立英租界时,成为南部界河。1849年法租界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的狭长区域设立,洋泾浜亦成为英、法租界的界限。1915年,取名为爱多亚路。1943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入租界,爱多亚路更名为大上海路。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将其更名为中正东路。1950年5月,更名为延安东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外滩信号塔</p><p class="ql-block"> 外滩信号塔,位于延安东路的东面。</p><p class="ql-block"> 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83年5月29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决定,在外滩洋泾浜桥堍、即今天的延安东路外滩创办气象信号台。项目出资白银3000两购买仪器,每年补助白银300两作为维持费。外滩信号台于1884年9月1日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信号台,也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1907年,公董局决定再投10247美元,翻造信号塔。工程采用木桩,用24捆松树奠基,底座宽11.3米、高4米、塔高36.8米,用钢筋水泥建造。塔顶建竖9米高的报时球桅杆,总高49.8米。工程于1908年7月完工。同时,还添置了气候记录器、风速计、精密时钟等仪器,更换了带有平衡锤的报时球,装置了白色信号灯。新建的信号台于1908年6月23日开始悬挂信号。外滩信号台于1923年又制定了附房扩建计划,1925年签订了建造合同。工程于1926年动工,1927年8月完工。这就是现存的外滩信号台全貌。</p><p class="ql-block"> 1993年,在上海外滩道路的改造工程中,这座高49.8米、自重450吨的塔楼,重建进行了装饰,并向东平移了24.5米。如今,外滩信号台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座古典式西洋建筑,开辟了外滩发展史料图片展览室,成为了解外滩历史风貌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延安东路58号</p><p class="ql-block"> 原址是一幢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归属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客运管理处,现为“高登金融大厦”。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外滩第二立面区域新建的、而距离外滩第一立面区域最近的大楼。大楼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高十六层,地下车库车位41个。1992年至1996年,大楼立项的过程,经历了整整4年。其间,由上海市规划局组织召开的全市知名建筑专家论证会,进行了二十二次。专家们一致的意见是:1、站在外滩防护墙看,将来新建大楼的顶端,不得超过外滩建筑群的天际线。2、大楼外墙的装饰,必须与外滩建筑群保持一致。坚决的态度,使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1998年,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直接参与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至今,与土地和建设合作方,保持着持久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 延安东路三十四号</p><p class="ql-block"> 原址为“上海电信博物馆”。在外滩许多优秀的老建筑里,这是一栋与电报有着密切联系的大楼,见证了中国电报业从有线到无线、从人工到自动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这座大楼于1908年建成,共五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156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60平方米。大楼为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风格,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显得更为简洁纯粹。底部两层立面以石材贴面,上部则统一使用了水刷石。大楼以正门为纵轴线,两侧形成对称,整幢大楼又以一层至二层、三层至六层、七层以上,分割成三个不同样式的横面,外墙以光洁的石块作贴面,并形成一种以横线为主的建筑外观,使整幢建筑显得典雅、匀称、协调、平稳。大楼的大厅采用了金色、黄色、暗红等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糅合以白色,使色彩看起来明亮、大方。而局部的一些凯尔特纹饰、图案和维京装饰符号,流露出浓郁的北欧色彩。</p><p class="ql-block"> 在外滩的建筑群中,这座大楼的体态不大却别具风格。建筑的最大亮点,是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这也成为了这座建筑的标志性装饰。1994年,大楼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与内部设备升级。</p><p class="ql-block"> 我国最早对公众开放电报业务的城市是上海。1881年12月,全长1500公里的津沪电报线正式建成开通并对外营业。1882年,这里诞生了上海第一所电话交换所。这是中国最早自建经营的公众电报电路,也是上海自办电信业的开始。从此,中国电报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p><p class="ql-block"> 大楼建成后,由于使用者都是从事电报行业的公司,这栋大楼也随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电报局大楼”。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市公用事业局、上海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先后入驻大楼办公。进入21世纪后,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栋优秀历史建筑,完整讲述上海电信业发展的历史,大楼一至四层被改建为“上海电信博物馆”,于2010年6月正式开馆。</p> <p class="ql-block"> 延安东路二号</p><p class="ql-block"> “亚细亚大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二号,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使用,一般也叫“冶金设计院大楼”,而年纪稍大的人仍习惯称它为“亚细亚大楼”。</p><p class="ql-block"> 上海开埠后,此地原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约1899年,被另一个叫麦边的英国商人买下。到了1913年,麦边决定将旧房拆除,重建一幢商务办公大楼。所以也有人称此楼为“麦边大楼”。1917年,此楼除部分为麦边洋行自己使用外,大部分租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并允许其在大楼的正门挂上“亚细亚”公司的标志。由于“亚细亚”是垄断中国石油制品的大公司,火油又是用途广泛的生活用品,人们印象很深,由此“麦边大楼”的称呼渐渐被“亚细亚大楼”所替代。</p><p class="ql-block"> 亚细亚大楼建成于1916年,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外观兼有古典样式和新古典主义格调,也有人称此为折中主义风格。正立面呈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正门有4根爱奥尼克立柱,左右各2根,内门又有2根小的立柱,左右各1根。门楣则以变形的巴洛克涡旋形图案作装饰,造成一种华丽、富贵的气派。东、南立面均为横竖三段格式。外墙的1、2层用花岗石面砖砌成,形成基坐;三至五层凹进部分为内阳台,并围有半园形铁栏;六层、七层又有爱奥尼克立柱。大楼的平面呈回字形,中有天井。各层外侧为办公室,大开间,木地板,内侧为走廊,窗高2米,十分明亮。过道均用白瓷砖贴面,地面用马赛克铺成。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由原来的七层增至八层。</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亚细亚大楼”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公司复业,并将华南、华北公司合并。1950年,“亚细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1996年,外滩房屋置换,这幢大楼成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p> <p class="ql-block"> 外白渡桥</p><p class="ql-block"> 上海外滩的北端是外白渡桥。</p><p class="ql-block"> 外白渡桥建于1907年,位于苏州河下游河口,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上,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该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不等高桁架桥,桥有二孔,全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祥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来自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的20多人,凑资组建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苏州河桥梁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专利,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桥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p><p class="ql-block">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遂称之为“外白渡桥”。这是第二代“外白渡桥”的由来,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收购后拆除。</p><p class="ql-block">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成为第三代“外白渡桥”。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径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p><p class="ql-block"> 钢桥建成之后,经历40多年从未大修。1945年抗战胜利后,桥台下沉发现裂痕,随即以重浇捣混凝土进行排险处理。解放后,又进行了多次全面测试检验,对维修养护作了科学研究,先后曾进行了9次大修。2008年,外白渡桥经过百年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恢复和加强原有的风格”的大修,共有16万枚钢铆钉被重新固定,将近63000枚钢铆钉被替换,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外白渡桥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也是外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黄浦路二十号 </p><p class="ql-block"> 站在“外白渡桥”面北的右侧,是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位于黄浦路20号,建筑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由德籍建筑师汉斯埃米尔里勃设计,周水记营造厂承建,1916年竣工。坐北朝南,混合结构假四层,可三面凭栏眺望黄浦江与苏州河。平面呈长方形,立面底部为仿石块饰面基座;二、三层窗间墙连贯,窗裙墙内收;孟莎式坡屋顶,德国式弧形老虎窗。在这幢大楼的上层,有一个绿顶的六角穹顶凉亭,从凉亭上能眺望黄浦江,也能俯瞰黄浦路一带,至今仍在使用,是保存较好的上海早期领事馆建筑。</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初为沙俄驻上海总领事馆。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沙俄驻上海总领事馆正式建立,德米季列夫斯基为第一任总领事。1917年1月14日迁入黄浦路20号,并举行隆重开馆和升沙俄国旗仪式。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驻沪总领事馆撤销。1924年,两国恢复建立外交关系,在原沙俄驻上海总领事馆建立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10月5日,总领事馆正式开馆,首次升起苏联国旗。后经历了三次闭馆、复馆。苏联解体后,改称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p><p class="ql-block">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条“黄浦路”汇聚了大量领事馆,被称作“上海的东交民巷”。当时除了俄领馆,还有美领馆、德领馆、日领馆等等。如今,它们大多都已经易址搬迁,唯有俄领馆,在一个多世纪间,历经数次的开关,见证一个国家、几段邦交的沧桑剧变,始终驻守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1989年9月25日,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北苏州路二十号</p><p class="ql-block"> 站在“外白渡桥”面北的左侧,是“上海大厦”。</p><p class="ql-block"> 1930年,英商业广地产公司买下此地块,决定建专供英国侨民和商人居住的20多层的上海第一高楼,请英国建筑师弗雷泽设计,公和洋行当顾问。建筑师将建筑体型设计为八字型,建筑立面采用几何体组合近代摩天楼风格。立面从十一层起四翼逐层收缩,形成一个个大露台,十八层为最高最佳露台。各层次女儿墙檐口处有艺术装饰派的花边图案,立面全部用咖啡色泰山面砖,立面中央部分突出竖线条,使建筑外观端庄稳重又高峻挺拔。建筑占地面积5225平方米,建筑面积24569平方米,楼高22层,耗资500万两白银。1934年春季,大厦竣工,同年10月开业,因紧靠百老汇路故取名为“百老汇大厦”,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8月17,日军占领“百老汇大厦”。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百老汇大厦”,改为“励志社”上海招待所。1949年5月,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淞沪警备司令部汤用一个营兵力,利用大厦高处顽抗,妄图阻挠解放军跨过外白渡桥,致使解放军战士大量伤亡。为了坚决执行上级不准用重武器和炸药的命令,解放军最后用两路夹攻拔下了这个顽固火力点。</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百老汇大厦”被新上海市政府接收。1951年5月1日,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决定、潘汉年宣布,将百老汇大厦正式改名为 “上海大厦”,以此突显大厦当时在上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军管会进驻“上海大厦”,父亲曾经在此办公;1961年夏季,父亲调往北京工作之前,李克农曾经在此与我的父亲会面;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中央工作组进驻“上海大厦”,父亲曾经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 北苏州路276号</p><p class="ql-block"> 站在“外白渡桥”往西看,是“上海市邮政总局大楼”。</p><p class="ql-block"> “ 上海市邮政总局大楼”为欧洲折衷主义建筑学的代表作,1922年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块、今天的四川北路1716号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占地6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294平方米,建筑高度51.16米,总造价320万银元。钢架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高四层,转角处塔楼实高八层,另有一层地下室。立面采用英国古典主义手法,而主立面则围以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列柱支撑的古罗马建筑风格,体现邮政的公正与庄严,钟楼为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体现了典雅格调与雄伟气势。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完美,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塔楼为巴洛克式。墙面为细粒水刷石粉面,临天潼路一面为机红砖墙面,顶部原有塑像群,南面正中为信使,戴帽,手执带、棒,脚生翅,左右为女神,执笔和书信,边上有一地球;北面中为爱神,执飞机与书信盒,左塑像执火车头,这些雕像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整个建筑雄伟壮观。从两侧旋转型楼梯进入1200多平方米的二楼营业大厅,可以容纳6只篮球队同时上演篮球比赛。当时有“远东第一厅”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的几度沧桑。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28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后改称上海市邮政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被列入1989年9月25日公布的上海市首批优秀近代建筑名单和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苏州路76号</p><p class="ql-block"> 站在“外白渡桥”往西看,是上海划船总会。</p><p class="ql-block"> 上海划船总会在成立之初,就曾提出应在苏州河或黄浦江边建造船库和码头,但受限于经费,这一想法未能在当时实现。1875年,上海划船总会历经波折,终于在位于恒丰路桥附近的苏州河边建造了一座船库,那时被叫作“舢板厂”。1900 年,上海划船总会将“舢板厂”转让给公共租界工部局,从对方手中以低价获得位于外白渡桥与乍浦路桥之间苏州河南岸的一块土地,划船总会还通过贷款获得4000 两白银,修建新船库的计划列上了日程。</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年的筹划和建设,1905年,上海划船总会于 迁至新址,这便是如今依然坐落于南苏州路76号的划船俱乐部。这座建筑依苏州河而建,由船库、码头、健身房等体育设施,以及一幢设有11个房间的会所小楼组成。建筑整体占地约 2.173 公顷,设计风格折中,顶部为维多利亚风格,局部带巴洛克装饰,内部设有大型宴会厅、前厅,更衣室、盥洗室等功能用房也一应俱全。在俱乐部主建筑落成一年之后,建于俱乐部西侧的室内游泳池也顺利完工,游泳池专供上海划船总会会员使用。</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此处经过多次翻新改建,现为黄浦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外滩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隔江相望的上海浦东陆家嘴。</p><p class="ql-block">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后,在上海浦东设立的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贸易区位于上海浦东,与浦西外滩一江之隔,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上海城市内环线所环绕。整个金融贸易区总面积共有2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开发地区为6.8平方公里,已有100多座大厦落成。1990年,中国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全中国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设办事处,因此陆家嘴是不少外资银行的总部所在地。目前共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陆家嘴设立办事处,当中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星展银行、东亚银行等。位于黄浦江畔的滨江大道,全长2.5公里,可遥望对岸的上海外滩建筑,吸引不少游客。</p><p class="ql-block"> 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并重点扶持的五十四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主要负责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土地成片开发和综合经营。</p> <p class="ql-block"> 《浦江潮》雕塑</p><p class="ql-block"> 《浦江潮》雕塑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南部的花坛中,面朝园门,是一个勇士在挥舞着旗帜,象征人民挣脱旧社会的铁锁链。像高8米,宽11米,用铜浇铸而成,重25吨。底座高2米,以大块花岗石砌就。雕塑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雕塑室设计,由大连造船厂制造;底座由浙江温岭仿古雕塑工程公司施工。</p><p class="ql-block"> 黄浦公园,是上海开设的第一个公园。1868年,公园门口竖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却的极其耻辱的历史一页。</p> <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199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45周年纪念日之际,《人民英雄纪念塔》在上海外滩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黄浦公园内,正式落成开放。</p><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塔》的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并有大型花岗石浮雕位于黄浦公园的下沉式圆岛上,浮雕全长120米,高3.8米。充分从形态特征中体现了先烈们的伟大斗争业绩。浮雕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装饰性的花环图案,象征着上海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浮雕可分为七组,97个典型人物,表现了先烈们伟大的斗争业绩。</p><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塔》的组成和布局融汇了中国建筑讲究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巨大的下沉式广场给人们提供了瞻仰和怀念先烈的空间。纪念塔环型的墙面镌刻着上海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历史。</p> <p class="ql-block"> 《陈毅塑像》</p><p class="ql-block"> 1993年9月,上海人民为了纪念新中国的第一任市长陈毅,在外滩南京东路路口,为其铸起了雕像。雕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雕像的设计者为著名雕塑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章永浩。</p><p class="ql-block"> 陈毅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海解放后,陈毅就任上海市长,这是他一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历史篇章,他为上海人民树立了共产党执政后的市长风貌,凸显了他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 屹立在上海外滩和黄浦江畔的《陈毅塑像》,仍然在注视着他所深爱的上海和上海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