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文旅:米地贡茶 ,皇帝赐匾“岁俸京师”!

阿起

<p class="ql-block">  文/ 邓起文 图/吕红武等</p> <p class="ql-block">  现存于墨江县新抚镇界牌村的米地古茶园,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生产进贡朝廷的贡茶。米地茶汤色金黄、茶香清扬、少许兰香、苦涩明显、回甘好、生津快、香气持久,深得茶客青睐。传说,数百年前,用米地古茶园所产的茶叶朝贡,在皇帝面前一泡,皇帝喝了米地茶后脱口而出:朕品茗无数,唯它色香具佳,并被赐予“岁俸京师”匾牌。从此,“迷帝茶”的名声不胫而走,在茶界传为佳话。米地茶园的主人颇以为荣,将此匾牌珍藏于家中。</p> <p class="ql-block">  非常不幸的是咸丰年间当地发生农民起义,以“杀尽汉官庄主”为起义纲领,对富豪进行烧杀抢掠。米地茶园主人赵氏一家27人,有25人被杀,仅有2个未成年的孩童从水缸洞里钻出,携匾逃到镇沅更名改姓隐居下来。勐大镇郑家营郑氏收养了两个孩童并将匾牌保存于家中,该匾于文革期间被毁,但郑氏后人郑显镜先生还保存一张“岁俸京师”匾的黑白照片(不轻易示人),可为这段传说提供佐证。</p> <p class="ql-block">  米地贡茶古茶园,位于墨江县北部新抚镇境内,集中分布于界牌、那宪、车沙、新塘、曼拉等村,由于“米地”与“迷帝”读音相近,加之这一茶区的另一个茶企注册过“迷帝”商标,常被相互混用。其实, “米地”与“迷帝”还是有所差别的。界牌村“米地”才是贡茶的核心产区,主要分布在米地、破木、会佘等界牌周边村寨,茶园面积近千亩。据考证,这些古茶树有近500年树龄,500年左右古茶树现存3600多株,清代补种距今200年左右的有8000株。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百姓在稀疏的茶地里进行了间空补种,约有6万株左右。</p> <p class="ql-block">  一场劫难使米地贡茶出现了断代,这片古茶园在寂静的山岗上悄无声息的生存了上百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米地贡茶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吕红武,于2005年开始制作米地贡茶,其产品很快得到市场认可。米地贡茶于2007年在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第二届云南省茶叶交易会斗茶大赛中,夺得生茶类金奖。</p> <p class="ql-block">  贡茶制作技艺与现代消费观念的碰撞,使米地茶的品质日益精进。2014年米地贡茶古茶山297.3亩茶园获得有机认证,2017年米地贡茶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米地贡茶制作技艺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米地贡茶茶树王开采,933克鲜叶拍出23万元高价,一饼2007年金奖产品拍得5万元,28万元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墨江红十字会用于奖励墨江优秀学子。2022年云南省茶叶协会公布云南价格最贵十款普洱茶中,米地贡茶名列第二。</p> <p class="ql-block">  一通石碑静静地矗立在米地茶园中,与一株高大的蓉树相依相伴。悠远的岁月早已将碑文浸蚀怠尽,只有“永远碑记”四个大字尚可辨认。据说这是一通打假碑,米地茶成名之后,有人将其它地方的茶叶冒充米地茶销售,以假乱真使正宗的米地茶受到冲击。于是,茶山主人在茶园中勒石为碑 ,以示这里才是正宗的贡茶产地,告诫众人诚信经营 ,牢记皇恩浩荡,切莫触犯欺君之罪。</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米地茶产品,应用了许多科技手段,每一饼产品都有不可复制的“身份证”。茶饼和外包装都有可辨识的标记,有二维码、NFC码、地理保护产品标识,扫码即可获得丰富的信息,产品原料、产品厂商、出厂时间、冲泡指南等均有标注。真正实现了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水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p> <p class="ql-block">  茶人走茶山是当今的一种时尚,到每个茶山感受其独特的韵味,无疑是高级的精神享受。从墨江县城到新抚镇政府驻地塘上街公路里程96公里,其中有43公里高速公路,53公里普通柏油路面;从塘上街到界牌村米地茶厂还有15公里油路。如果你不想舟车劳顿,位于县城中的紫云茶厂是米地茶加工、品鉴、营销的场所,在这里可以看到除米地古茶山之外所有米地茶产品。</p> <p class="ql-block">  《听闻远方有你》中有两句歌词:我吹过你吹过的风,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算不算相逢?这让我联想,我喝过皇帝喝过的茶,是不是能过一把皇帝瘾?每个人心中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可有一点大概是相同的,那就是喝米地贡茶,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