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精准对接服务。积极联合辖区企业,利用街道党建联盟优势资源,搭建互联“交流圈”,方便商户传递信息,随时随地提出需求和意见,引导其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参与者和宣传员,寻求共建结合点。</div> 二是强化宗旨意识,牢记初心使命。将服务对象的愿望和利益需求作为街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定期座谈、随机访谈等形式,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民生稳定、环保改善等重大问题上充分听取辖区企业和群众意见。邀请社区党员骨干、辖区企业代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听取街道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让居民群众当“考官”,从民意褒贬中判断工作的绩效与得失。深入开展“假如我是他”实践活动,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用情用心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是提供“三度”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有“力度”的政策。汇总省、市、县鼓励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上门为企业送政策,指导企业用好政策,助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有“温度”的服务。除日常走访重点税源企业外,不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主动帮助解决。为企业提供有“深度”的保障。<br> 四是优化服务理念,解决服务难题。牢固树立“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服务理念,为招商项目及辖区企业、员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对重点招商项目从选址、注册到后期服务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有需求的企业实行注册代办。开展主动上门服务,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与需求信息,快速协调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