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博物馆之旅</p><p class="ql-block">2022(二)</p><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8、2022.03.10</p><p class="ql-block">总106~125.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免费,预约,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各有讲解)</p><p class="ql-block">9、2022.03.15</p><p class="ql-block">总01~126.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预约)</p><p class="ql-block">10、2022.03.23</p><p class="ql-block">总01~127.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预约)</p><p class="ql-block">11、2022.04.07</p><p class="ql-block">总107~128.时间博物馆(免费,预约)</p><p class="ql-block">12、2022.04.14</p><p class="ql-block">总108~129.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免费,预约)</p><p class="ql-block">13、2022.04.19</p><p class="ql-block">总109~130.中国地质博物馆(18--24日免费开放、预约参观),平时门票15元,预约</p><p class="ql-block">14、2022.04.21</p><p class="ql-block">总110~131.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免费,预约)</p><p class="ql-block">15、2022.07.06</p><p class="ql-block">总111~1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免费,每天上午九十点和下午两三点各有两场讲解,预约)</p> <p class="ql-block">2022.03.10 #走进博物馆# 之125 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p><p class="ql-block">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西兴隆街东口,紧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p><p class="ql-block">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展览陈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受赠、赠送的670多件(套)珍贵“国礼”亮相,真是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每件展品都象征着友谊,忒好看了,看国礼等于看世界,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代表性特产和工艺,看国礼看的是背后的故事,每件国礼后都有一段故事,非常涨知识,受益匪浅,观展必有收获。</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不是博物馆的顶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免费的,预约,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15:00各有一场讲解。</p> <p class="ql-block">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和美国人民赠毛泽东同志的瓷塑天鹅。</p> <p class="ql-block">1954年6月,印度阿格拉市政府赠周恩来同志的大理石雕刻泰姬陵模型。</p> <p class="ql-block">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赠邓小平同志的银烟盒。</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赠江泽民同志的银镀金镶宝石驼形来通杯。</p> <p class="ql-block">2006年11月,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普席部长伊拉希赠胡锦涛同志的油画《夏利玛尔花园》。</p> <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习近平同志的“圣德安烈”勋章。</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马尔代夫总统阿卜杜拉赠习近平同志的传统椰子木鼓</p> <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赠习近平同志的蒙内铁路纪念U盘</p> <p class="ql-block">2012年4月,比利时赠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瓷偶</p> <p class="ql-block">2022.04.07 #走进博物馆# 之128 时间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时间博物馆位于东城区鼓楼东大街298号,皇城龙脉最北端,北京钟鼓楼之畔。闹中取静的好去处,虽为博物馆但平日里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是有展陈时才能进入。</p><p class="ql-block">《还看今朝》保利学院当代之星艺术展,以绘画为主,现代风格的抽象艺术~看不懂[捂脸]</p><p class="ql-block">《文心雅集》古代文房艺术展,展品有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瓷器、玉石器、竹木器、铜器、料器、掐丝珐琅器等各类文房陈设、案头雅玩等,很养眼~</p><p class="ql-block">站在院子里望着院外有着600年历史的鼓楼和钟楼,那就是~时间!那么博物馆的名字是不是就由“暮鼓晨钟”而来呢。</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很小众,没有看到与时间有关的馆藏。免费,预约很费劲。</p> <p class="ql-block">孤独</p> <p class="ql-block">捡</p> <p class="ql-block">唯道集虚</p> <p class="ql-block">叠态 No.9</p> <p class="ql-block">海天初月歙砚 清光绪</p> <p class="ql-block">铜胎掐丝珐琅梅花鹿一对 清代</p> <p class="ql-block">白玉小方鼎 清中期</p> <p class="ql-block">白玉长宜子孙佩 清乾隆</p> <p class="ql-block">黄玉龙纹如意 清早期</p> <p class="ql-block">白玉三童子石榴洗 清乾隆</p> <p class="ql-block">豆青釉葫芦瓶 清嘉庆</p> <p class="ql-block">窑变釉盖碗尊 清乾隆</p> <p class="ql-block">竹制如意摆件 清代</p> <p class="ql-block">南红玛瑙灵芝洗 清中期</p> <p class="ql-block">黄玉双螭玉杯 清早期</p> <p class="ql-block">套蓝料英雄鹤寿鼻烟壶 清中期</p> <p class="ql-block">2022.04.14 #走进博物馆之纪念馆# 之129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位于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东邻南锣鼓巷。此院是清代的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据说是清太祖第四子叶布舒的官邸。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文化部拨款购买该四合院并提供给齐白石先生居住,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由于白石老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不过他人生最后几年的很多重要作品,在此处步入了艺术最后的辉煌时期。白石老人迁回西城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在他生前成立的)。</p><p class="ql-block">走进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大门,迎面但见一丛郁郁葱葱的文竹,随风轻轻摇曳,转弯再穿过拱门,四四方方的院落就尽在眼前了。</p><p class="ql-block">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坐落在院中央的齐白石铜像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专门创作的,铜像高1.95米,铸铜工艺制作,为旧居增添了强烈的历史氛围,院中角落的四棵树尤为瞩目:一棵海棠,一棵石榴,两株玉兰。此院的砖、木雕饰也非常精致。</p><p class="ql-block">“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的匾额出于著名画家王明明的手笔。</p><p class="ql-block">北房便是白石老人的起居室和书房,走进正屋,但见正厅摆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背后的墙上,悬挂着白石老人的书画作品,篆书联语:“大福宜富贵,长寿亦无疆”,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正厅左边是白石老人的书房,书案的桌面放着笔洗和笔筒、镇纸还有瓷质的彩釉颜料盒。</p><p class="ql-block"> 正厅右边是白石老人的卧房,简陋的木床,环顾屋内,水泥地,雕花窗,摆设不多,给人一种素朴而宁静的感觉。左右两间厢房介绍老先生的生平和部分作品,虽然作品不多但都是代表作,少而精,可以零距离欣赏;南房是文创产品。</p><p class="ql-block">坐在小院的藤椅上晒晒太阳,赏赏花,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 1956年,白石老人被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国际和平奖;1963年,又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位于太平桥大街与辟才胡同路口东北角,西城区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p> <p class="ql-block">2022.04.19 #走进博物馆# 之130 中国地质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地博位于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是亚洲历史悠久,藏品丰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之一。它创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它的前身是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标本陈列室。</p><p class="ql-block">主馆有6层,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国土资源厅等几部分,馆藏地质标本20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大批国宝级珍品。 </p><p class="ql-block">重点推荐!矿物岩石厅:天青石、孔雀石、蓝铜矿、辉锑矿、菱锰矿……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矿物岩石标本,看得着实过瘾,太震撼了!</p><p class="ql-block">宝石玉厅:精美绝伦,眼花缭乱,个个都是价值连城呀!</p><p class="ql-block">福利:世界地球日,地博到24日都是免费开放,预约参观。</p><p class="ql-block">人不多(就是有个别熊孩子大呼小叫,家长也不管),环境不错,平时参观票15元。</p> <p class="ql-block">朱德收藏标本,“探清祖国宝藏”手书</p> <p class="ql-block">温家宝使用过的罗盘和放大镜,签名的地质笔记,野外记录本,转赠的水晶标本</p> <p class="ql-block">2022.04.21 #走进博物馆# 之131 北京民族文化宫</p><p class="ql-block">民族文化宫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9号,建于1959年,于1979年改称民族文化宫展览馆,1997年9月恢复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名称。是一幢醒目的老式建筑,是一座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民族风情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建筑独特,极具民族情调。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部厅堂高旷,一层楼左右两侧有临时展览展厅,未开;二层则是常设展厅,包括《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精选70多件珍贵文物,围绕国家统一、多元一体的主题,通过“政令安邦”“冠服立制”“美美与共”三个单元,来讲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些文物中有不同朝代中央政府封赐少数民族官员的封诰敕书、册书官印和少数民族地方官员敬献中央政府的呈文,还有少数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官阶华美珍贵的官服,以及其他文物,包括:纳西族神路图、龙藏和汉代铜鼓等。</p><p class="ql-block">《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等展览。</p><p class="ql-block">人少(一人专场)😀,可静静漫步欣赏民族文化艺术,增长见识。</p><p class="ql-block">展览亮点:每件展品下都有二维码,扫码即可看到介绍、听语音讲解,甚是方便。</p><p class="ql-block">预约,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字绣匾</p><p class="ql-block">当代</p><p class="ql-block">棉 丝质</p> <p class="ql-block">金质压花高足玉茶碗</p><p class="ql-block">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礼品</p><p class="ql-block">藏族 西藏</p><p class="ql-block">玉、金、绿松石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嘎乌 </p><p class="ql-block">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敬献刘少奇副主席的礼品 </p><p class="ql-block">藏族 西藏 银、金、珊瑚质</p> <p class="ql-block">明英宗皇帝敕封朵儿只领占为“辅善翊教国师”诰命</p><p class="ql-block">明代</p><p class="ql-block">丝质</p> <p class="ql-block">黄底龙纹金丝织锦缎对襟长袍 清代 丝质</p> <p class="ql-block">翁牛特左翼札萨克印 清代 银质</p> <p class="ql-block">冷水冲型十二芒铜鼓 汉代</p><p class="ql-block">直径77厘米,高53.5厘米,重量32.5公斤, 铜质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冷水冲型”铜鼓。古时用于祭祀和乐鼓伴奏,也用于传信报时。此件铜鼓呈圆墩形,造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花纹密集精美,给人饱满、优美、圆润的美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内供颅器 清代 骨 银质</p> <p class="ql-block">嵌宝石银法轮 清代 银质</p> <p class="ql-block">纳西族神路图全名纳西族布本彩绘东巴神路图,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西藏的部分地区,这个民族信仰东巴教,东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由于经文讲师被称作东巴,所以东巴教,是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教用于丧葬和超度亡灵仪式中的一种长卷绘画。</p> <p class="ql-block">《龙藏》亦称《清藏》,是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故又称《乾隆版大藏经》,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得名《龙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p> <p class="ql-block">《百苗图》是贵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苗、彝、布依、壮、侗、瑶、仡佬、水等民族古代生活实录图谱。对于研究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07.06 #走进博物馆# 之13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高45米,是一座集明清档案保管保护、利用展示、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p><p class="ql-block">一史馆前身为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成立于1925年,为我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专业档案管理机构,专门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中央机构及皇家档案。馆藏明清档案共77个全宗1000余万件(册),上起明朝洪武年间,下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时期,前后跨越近六百年,是现存最完整、翔实、清晰、实用、数量最大的古代王朝档案。</p><p class="ql-block">布设了“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守护国家记忆 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3个展览,这是明清档案首次集中向社会公众亮相!在这里,可以看到数百件珍贵的中国档案文献珍品。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长期深藏禁宫的珍贵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p><p class="ql-block">“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由中央档案馆和新华社举办。展览聚焦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用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幕幕鲜活的影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具体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深刻揭示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诠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p><p class="ql-block">“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基本陈列。精选200余件档案珍品以时间序列为基础,分作明朝掠影、清朝肇建、康乾盛世、帝国秋凉、抗争求索五个部分,纲要式呈现明清两朝整体历史演进过程。</p><p class="ql-block">免费,预约。</p> <p class="ql-block">“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基本陈列。整个展览以馆藏1030余万件明清历史档案为依据,精选200余件档案以时间序列为基础,分作明朝掠影、清朝肇建、康乾盛世、帝国秋凉、抗争求索五个部分,纲要式呈现明清两朝整体历史演进过程。</p> <p class="ql-block">《大明混一图》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p><p class="ql-block">绢本|设色|满汉文</p><p class="ql-block">横456厘米 纵386厘米</p><p class="ql-block">《大明混一图》绘制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该图原为四块条挂屏,后装裱成一幅。图中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西欧,南括爪哇,北至贝加尔湖以南,着重描绘了明王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置,以及镇寨堡驿、渠塘堰井、湖泊泽池、边地岛屿、古遗址、古河道等共计一千余处。清康熙年间又以对应的满译文名签覆盖原汉文地名。《大明混一图》是我国目前保存尺寸最大、最完整的古代世界地图,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崇祯七年七月(1634年8月)</p><p class="ql-block">|纸|</p><p class="ql-block">横452厘米 、纵171厘米,</p><p class="ql-block">绘制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系礼部尚书、大学士徐光启主持测绘,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设计,意大利传教士罗雅谷校订。该图为屏挂式,全图由八个条幅纵向拼接而成。全图分为《南赤道所见星图》及《北赤道所见星图》,每个半球图直径约160厘米,图上绘有星座、星云,甚至包括银河系。两半球图之间及外沿部分还分别绘有《赤道图》《黄道图》等各种小星图十四幅,黄道经纬仪等各种天文仪器图四幅。在图的首尾,还印有徐光启所撰《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叙》及汤若望署名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两篇图说。该图是我国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大型全天星图。2014年5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满文木牌 崇德元年(1636年)</p><p class="ql-block">木质|满文</p><p class="ql-block">横2-4.8厘米 纵18-32.5厘米</p><p class="ql-block">清入关前,多以木牌为材料,用满文书写,称为“牌子”,今统称“满文木牌”。据笔记《柳边纪略》记载:“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木牌形状各异,长短宽窄也不同,末端有小孔用于贯绳。木牌记事形式简明扼要,这些木牌主要记录崇德元年(1636年)英王阿济格率兵进攻京畿及山东等地时,与明军交战情形和伤亡人数,以及俘获人口财物数目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瑞谷图》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八日(1727年10月12日)</p><p class="ql-block">纸本|设色|卷轴</p><p class="ql-block">横517厘米 纵51厘米</p><p class="ql-block">耕耤礼,是古代帝王亲耕田地的一种礼仪制度,始于西周,历代相沿。清代自顺治帝开始,每到春耕之前,皇帝亲临先农坛祭祀,行耕耤礼,以劝农勤耕。雍正五年(1727年)在各省实行农坛耤田,令每年仲春亥日举行耕耤礼。是年各地上报出现瑞谷丰登情形。雍正帝以为嘉祥,特颁上谕告知天下,并命宫廷画师郎世宁绘制《瑞谷图》,又命武英殿绘画刊刻,颁赐各省督抚。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瑞谷图》被收入清宫内务府舆图目录《萝图荟萃》。</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上下两游山水全图》 乾隆六年(1741年)</p><p class="ql-block">绢本|设色|卷轴</p><p class="ql-block">横7740厘米 纵50厘米</p><p class="ql-block">清初,为解决滇铜外运问题,清政府决定疏浚金沙江水运航道。乾隆六年(1741年),云南巡抚张允随遵旨考察并命人绘制《金沙江上下两游山水全图》作为工程参考。此图由云南东川府起,至四川叙州府止,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绘有上游五十二滩、下游八十二滩,每一滩上方简明记注了滩名、与上一滩距离及滩险水势。同时,还描绘了山脉地形、城池口岸、名胜古迹、铜房驿站、营卫兵弁、纤道驮帮等沿途风土人情。此图是迄今所知国内最长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道光帝御笔</p><p class="ql-block">秘密立储遗诏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p><p class="ql-block">纸本|满汉文</p><p class="ql-block">横51厘米 纵22厘米</p><p class="ql-block">匣</p><p class="ql-block">|木质|</p><p class="ql-block">横17厘米 纵33厘米 高9厘米</p><p class="ql-block">清代秘密立储制度始于雍正朝。雍正帝继位后,鉴于以前严酷的储位之争及其给朝政带来的严重影响,决定实行秘密立储:即将心中默定的太子人选书写为密诏,于匣内密封,当众藏于宫中最高之处——乾清宫正中顺治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以备不虞;另写一份与此内容相同的密诏,由皇帝自己收藏。待皇帝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此后的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均是先被秘立为太子,而后登上皇位的。本件档案为道光帝的秘密立储匣,匣内朱谕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这是现存的唯一由皇帝亲笔书写的帝位传承记录,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光绪帝祝慈禧太后六十岁生日贺表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1894年11月7日)</p><p class="ql-block">正表</p><p class="ql-block">纸本|卷装|磁青泥金|满汉文</p><p class="ql-block">横122厘米 纵31厘米</p><p class="ql-block">副表</p><p class="ql-block">折装|纸本锦面|磁青泥金|满汉文</p><p class="ql-block">横229厘米 纵31厘米</p><p class="ql-block">内匣</p><p class="ql-block">绫面|磁青泥金</p><p class="ql-block">横16厘米 纵32厘米 高13厘米</p><p class="ql-block">外函套</p><p class="ql-block">|锦面|</p><p class="ql-block">横18厘米 纵33厘米 高15厘米</p><p class="ql-block">清制,逢皇太后诞辰,皇帝应具表庆贺。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适逢慈禧太后六十岁寿辰,光绪帝进表文致贺。贺表做工精致,外用锦匣盒具包装,盒具正面书“万寿无疆”,内呈正、副贺表,正表卷装,置于托架之上,副表折装,置于托架之下,正、副贺表内容无差别。光绪帝于贺表中自称“子皇帝臣载湉”,恭贺圣母皇太后慈禧万寿无疆等,文末钤印“皇帝尊亲之宝”。</p> <p class="ql-block">“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由中央档案馆和新华社举办。展览聚焦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用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幕幕鲜活的影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具体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深刻揭示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诠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