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按: 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活到老、学到老,堪称中华读书典范。习总书记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们要学习毛主席和习总书记,坚持读书,使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耆珄野语》自序</p><p class="ql-block">齐玉生</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申请加入作家协会,也不是什么作家,但近年来灵石每年出版的《灵石作家年度作品选》,和去年出版的《灵石文学七十年优秀作品选》,把我也列入其中,还有的叫我“大作家”“大文豪”,恧然自愧,其实我连个作者也不一定够得上,还未能登堂入室,探其奥秘,领略其美,按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门外汉”一个。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吃几碗干饭自己清楚,我常称自己为“笔者”,即拿笔写字者。究其原因,都是书惹的祸。繁体字“書”,上聿下曰,聿为笔;曰是说。意思是用笔把要说的话写出来,即著书。简体“书”,也简得很有道理:点表示文字;横折和横折钩的重叠,表示书页;竖为装订,即成册为书。其字谜为“横折重叠,有立木穿其中,一点斜挂。”清·曾国藩说“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今人则不然,不再穷,也不是“穷而著书”,而是儒著书、佛著书、道著书、文著书、武著书、官著书、民著书、富著书、贫著书、人人著书,书过去、书现在、书未来、书自己、书别人、书生活、书社会、书梦想、书幻想。 </p><p class="ql-block"> 过去是写书的少,看书的多;现在是写书的多,看书的少。我也混迹其中,滥竽还充个数实际上写书容易,写好书难。古人对写好书有不少的经典名言:清·谢枚如(章铤)说,著书贵有义法,一书有一书之义法,一篇有一篇之义法。义为内容,法为形式。明·杨继盛说“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把“辣手”改为“妙手”书写条幅以赠人。韩愈要求“言贵创新,词必己出”,对“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要言有物,言有序。清·魏源说“事以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有的说,文章“稽古揆今”,凡表达之物,必究其理,探其深,入其根,最后显其貌公于读者。清·袁枚在 </p><p class="ql-block"> 《随园诗话》中曰:“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意思是做人贵在耿直,诚实守信,心地善良;写诗文贵在曲折有致,鸿篇巨制讲究起伏跌宕,短篇佳作应曲径通幽、尺水兴波。另有:诗者,思也;律者,法也;非法无以限思,非思无以妙法。还有一诗一法:无法则意浅,有法则意深;法疏则意浅,法密则意深。更有一诗一意:无意则浅,有意则深,意显则浅,意藏则深,古人用意,惟恐人知;今人用意,惟恐人不知。过去是“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那是为了中举,现在更要为中百姓,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学那“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遇到诗人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世界,立意恒久。书的内容:大半都是怀人之计,或叙深恩,或推盛德,或追前会,或念昔离,或因梦而致思,或传讹而生痛,或阅史而叹古之莫偶,或论世而慨今之无徒。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词语,有句话比喻的很好: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语“绝妙好辞”。文字珠圆玉润,语句一鞭一条痕,文章堂皇富丽,真个“玉磬声声响,金玲个个圆”,方好文也!</p><p class="ql-block"> 文章,乃天下之公器。“世间旧物皆臭腐,唯有文章自千古”,书接千载,化成天下。其实,作书如做人,书品即人品,作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劳动本身就有一种创造的乐趣、美学的享受和感情的激动。写好书必须首先要读好书。中国有个成语叫掩耳盗铃,是说捂上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尽管办法有些愚蠢,但毕竟还是在想办法。盗铃尚思掩耳,写书岂能不读书!书能给人以聪明不尽: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古人读书,只要潜心玩味,把书上的话,通得开去,用得出来,方是会读书的。如有不识之字,不解之义,订一小薄,用笔记出,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长进,而且至髦而手不释诗书。万不可枉自读书,心里懵懂,做了个有目之盲。只有胸藏万卷,才能䌷绎,才能笔扫千军,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写的生动自然,笔带感情,这是需要学力和笔力的双重功夫。有的人有天大的道理,海样的学问,嘴讲不出一个字来,但却可以写出来,这也是读书的作用。不然就是瘫子掉在井里——捞起来众长,若有灵感,立即纳入;有的篇目遍地开花,几个项目同上,同时写几篇文章,哪个有内容就先写哪个,没有的就往后靠一靠,我觉得这办法也不错,还相得益彰。总之写作是不想将就,还要讲究,但绝不是尽善尽美、十全十美,有美的方面,然而更多的是美中不足。我一生钟爱于书。小时候闻父母传书、听瞎子说书、也现买炫卖给别人习书;上学听老师讲书、读书、背书、诵书、借书、抄书、甚至偷书(偷着看难以看到的书或不允许看书时偷着看书);步入社会看书、买书、藏书;退休后仍然博群书、览古书、听评书,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写书、出书、评书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也是个追梦的人,40年后再圆儿时爱好写作的作家梦,也梦想成为一个写书的人,并已出版《综治随笔》和《综治纪言》等近200万文字,还受到好评。去年,盛世庆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是“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年、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0年、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是世界冬运会北京举办年、是众志成城战胜新冠病毒疫情年;也是我母亲忌辰9周年、是吾6纪本命年、是孙子外孙18岁成人年,还是《耆珄野语》付梓出版年。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也是中国举办世俱杯年。《耆珄野语》上下两册,字百万面世,生于庚子年,和我一样生肖鼠,也鼠出有名,鼠年大吉,鼠岁喜临门,犹如鼠标,灵鼠点击报佳音,是为诚献芹、微发红、共分享。书名,颇费周折。原敲定“齐东野语”,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春秋时齐国;野,乡下。齐国东部地区乡下人说的土话。后指道听途说,不足为信的话。本人姓齐,源于国名,始自泰山北的领地——齐。据统计,齐姓人口现在居全国第134位。我生于乡下,又退归林下,亦属乡下人。有人说,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与人交道复杂,想寻求简单;与事相处麻烦,欲找个清静;只有与字交友任意使用,不必注册登记,不需检查身体,不受年龄限制,随便取舍,独断专横,没有意见也没有建议,乐在其中,还其乐无穷,故余退休后亦为闲散之人。乡人说乡音,野人话野语,闲人絮闲言,散人写散文。乡音虽土,也不乏生活气息;野语虽不足为信,也在努力信誉度;闲言虽闲,也尽量闲而有物;散文虽散,也争取不散架、更不散心。书名“齐东野语”者,符合成语本义,亦所谓齐东野人之语也!但有南宋周密撰《齐东野语》史书,共20卷。怕有违版权法,故又更名。改什么好呢?万变不离其宗还不想离开“齐东野语”一词,故想到了“齐翁野语”,但又觉不妥,后又定为《耆珄野语》,亦离原意不远矣!况且,耆珄也是本人笔名。耆,年老,60岁以上;珄,金色。二字组词的金色或金色的老年,也符合老年人特征。再者,王和玉在《说文解字》中说,篆书、金文、甲骨文里是一个字。耆,为齐字谐音;珄,为玉和生的合字,从谐音到拆字,就是我的姓名齐玉生。故把地名“齐东”换成人名“耆珄”,用《耆珄野语》为书名也顺理成章,即齐玉生这个乡下人说的土话是也!书中文章150多篇,多起始于2013年(也有少数之前的),截止于2019年,历时7年,大部分为退休后的生活点滴和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我在反复的书稿校对后,把书之说明或者说是特点,归纳为如下13个方面:一是行者无疆。本书内容广泛,如行者无疆,好像地球也是一个村。涉猎:看到的、听到的、碰到的、想到的、悟到的、甚至梦到的,皆堆砌起来,力求成文为章。有人事记叙、人情交往、人物春秋、人生哲理、热点议论、感悟杂谈、怀昔忆旧、往事回溯、追根求源、修身养性、情感话题、婚丧嫁娶、自然地理、山水风景、科学技术、质量鉴定、导购入门、旅游观光、友情聚会、题联涂鸦、诗剧书评、致辞发言等。又多从实际出发,真实记录,或针砭时弊,或揆情动理,或感悟时事,或触动心扉,或导航人生。在分类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意欲反映时代背景、背后的故事和笔者不同时期的底线思维,而品其味。文中虽有“阳春白雪”,但多从“下里巴人”出发,欲接地气。如《一个无雪蛇年的冬天》,从天上写到地上,虽写了自然界的雪和雨,二者的关联与区别、雪的身世、小雪与大雪的划分标准,雪的形成、形状、性质、作用等,看似写雪,实则是写人,无雪少雪也与人为有关,地上的高科技发展还没有与天上对接而同步,人对雪是既盼又怕,盼则用炮打,怕则用盐化。如《一对恩爱夫妻两个优秀干部》,写了灵石的一对老干部、一对夫妻干部,用“坚强、坚直、坚持、坚韧、坚守、坚贞、坚毅、坚誉”的八个排比,赞誉杨贵堂与韩继荣,在当地受到好评。还有公交车上不让座的15种表现形态、睦邻调解不当的10种做法、出国旅游的购物“8买”、当前养狗众生相等,多为观察生活细节所获,而又不着边际。好比俄罗斯的东欧平原一样,四面开发,“无边界观”;好像中国穷人的院子,没有围墙。世间是万物的,包罗是万象的,虽说行者无疆,但江河再长也有源头,大山再高也有峰巅,无疆无非是说内容的广泛而已,尽管广泛,而所写东西也不足冰山之一角、沧海之一粟。二是些许小事。人生大事不一定多,所遭所遇,所经所历,多处在小事与小事的包围之中,有些小事还是该发生时没有发生,不该发生时倒发生了,若处理不好,则成人不自在,文中内容多些许小事。小事,是人们常看到而没有想到,想到而没有说到,说到而没有写到,写到而没有做到,是不被看重的,或多从眼前流过、从眼皮下滑去、从现实中溜走,并不引起注意的,更不要说去关注重视了。一句话,就是无关紧要或不被重视的琐碎的事,又常和“区区”相联系,而且还“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曰:“小者不窕,大者不摦。”其实大小也是相对的,有小才有大,理还是一个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小也可以扭转乾坤、成天大事、引发大乱或性命攸关。如走路与散步:人人走路,个个散步,但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应如何散步、怎样走路,一般不注意,在《散步与走路》中写到了。如打麻将: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目睹,多数人都会打麻将,但对麻将的来源与发展、麻将与人生,弄不好还毁人生,一般不留意,在《麻将与人生》中写到了。如头发:你有我有他也有,但对其名称、性质、作用、构造、颜色、长度、伸缩、承重、现状、保养、再生、苦衷、染发和希望等,一般不探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头发的自白》中不仅写到了;同时还追根了“髪”与“發”500年前不一家、后来又如何“合二而一”为“发”;以及发不是人体器官、秦汉时用淘米水洗发、发做过长度单位、以发划龄、发为何盘髻、发是“孝”的标志、发的有趣故事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古今中外记载等。小事时时处处,留心点点滴滴,有的看似小,仔细琢磨也不一定小,欲扬先抑,小中见大,有大道理,不可小觑小事的激情也打动人心,哲理还充满思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很有道理。因为简约中有不简单,平凡中又孕育着伟大,高手在民间,平民出英雄,细碎的日子里,也蕴藏着我们最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一</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一本书头有先序,尾有后记。先序,自己写,兼容;后记,还是自己写,漫笔。自己写自己,有自知之明。</p><p class="ql-block"> 我本不是写书的人:上学1.5个8年,一高中生;投军2个8年,一武夫;从政3个8年,一公务员;退休1.5个8年,一政法综治退伍老兵。但意悦书,一直与书为伍。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盛世奋斗新时代,本书得以出版,与读者见面。除此之外,要感谢我的爱妻张翠英,她不仅把忙不完的家务、扫不完的庭院、服务不完的人事全部担当起来,把时间、精力、营养、保障给我,而且还把自己知道和记录的事情、见闻、回忆、农谚、俗语、歌后语、名言警句给我,让我顺利完成所有的书稿和图片。还要感谢我的女儿齐晋芳,她不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你助我认真地反复校对整本书稿,而且还对稿子构思提出很好意见,修改了如习惯性的“的地得”不分、“ 那哪”混淆、“争先争相” 难辨等错误。更要感谢我的老师、同学、战友、同事、亲戚、朋友,如燕宝琛、周葆瑜、何兴有、韩家瑜、吴振华、王建峰、耿红丽、怀帅红、刘国华、丁香等,在写作、修改、打印、上网、策划、编排、印刷、出版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效励和大力的协助。有的提田写作方向,有的提出写作建议,有的提出写作体裁,有的希望多写快写,有的要求尽快出版,有的点费帮助转发,让大家分享。我当年灵中的老师燕宝琛是其代表:“说是 力作,是因为不但从高度、深度、广度上而且从力度上看到了从灵石中学走出来的才子的才华,作为校友我有一种荣 誉.....我已经 成为你作品的读者之一,你的书已成为我最爱看的作品之一,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知识面广,奇特的观点、意想不到的句子、看似怪实则不怪的解释,还有生字生词不断,我都上网一-查找,都用的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睛更亮,锦上添花花更鲜,我能读到你的作品是一一种享受。”还有灵石86岁高龄曾在我们村下过乡的老干部耿素卿说:“我也是爱看 书、爱学习的人,但像你这样把大事说小、小事说大、常事说的不平常、不平常的事又说的很平常,而且说得风趣幽默,让人过目不忘;还有你觉得不是事,让你人木三分的剖析,让人不仅明事而且更明理。可以不夸张地说,是我一.辈子见到的不可 多得的一套好书。”老师的评语、前辈的评骘,如此的高度评价,热情赞赏,让我倍蓰鼓舞。我这人心太软,两句好话就恭维的不分南北,难辨东西。兴趣就是毅力、热情就是活力,鼓舞就是动力,我仍需努力,虽七十有二,但还要立志、要读书、要奋斗,赓续立身处世,笔耕不辍,故有此书的出版。 </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想通过写作,写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故事,也想别开生面,启迪以文化文、以文养心之作用,努力把作品打造成精品。但由于:笔者虽古稀,还涉世未深;虽在生活,还无经验丰富;品常有见闻,还未能宽广:虽有认识,还没有升华:虽‘观察想象,还不善于驰骋,加之水平有限,思维局限,时间期限,难免差错多舛如结构不够紧凑、笔墨不够经济、篇章不够气象、语言不够通俗和鲁鱼亥豕之失等。反正是先尽人事,而后听天命!</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不读那家书,不识那家字。读,左言,是内容;读,右卖,是读者。无论是老是少、是穷是富、是康是患,希望都能享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作者的劳作成果。让写的有兴趣,读的有情趣。也可能有的读者看后会说“书特有知识”;也可能有的读者看后会说“我特有知识”;也可能有的读者说是孔夫子门前卖文章;也可能还有的说“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书如何、读如何、果如何、如何又如之何?还得亲尝梨子,“ 御览自评”。雍正联: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诚望各位读者不吝时间、不惜笔墨,三言两语或长篇大论,或诗或词或联,或书信、或微信、或电话、或当面提出宝贵意见,反馈于吾,不胜感激。在此提前谢谢了!</p><p class="ql-block"> 2020年开正(72岁初度)于龙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