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锡,江苏省辖地级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北岸,被誉为太湖明珠。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无锡市重要风景旅游城市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锡的名山大川也让人熟知,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消息无锡的十大名山你到过三座算你厉害,出于好奇,闲来没事,于是查找了一下我去过无锡的十几座山,这十座“名山”居然全部到过,小灵山、惠山、苏南第一峰、龙池山、太华山、军峰山、阳山、雪浪山、宝界山、鸿山,其中也登上好几座山山顶。朋友,你到过哪几座?</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欢迎在评论处留言。</b></p> <p class="ql-block"> 一、小灵山:小灵山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小灵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灵山大佛就坐落在小灵山上,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p> 灵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来到小灵山,见层峦丛翠,景色非凡,大为赞赏,曰“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于是就给此山起名小灵山。而大佛就位于这座山上,所以就被命为“灵山大佛”。 九龙灌浴:是一座大型的音乐动态群雕,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再现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发生的故事。 百子戏弥勒:是一座大型青铜艺术品,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有的在叠罗汉,有的在拨河,有的在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等等,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 二、惠山:惠山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钱荣路,惠山属于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主峰三茅峰328.98米,山有九峰,蜿蜒若龙,又称九龙山,惠山九峰分别是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莲花山、嶂山、唐山、横山、产山、锡山,从大池路爬二茅峰,三茅峰须途经嶂山之山脚,其西面临近曾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青山寺,以泉水著名,有惠山泉、龙眼泉等十余处,故俗称惠泉山,东麓有春申涧、古惠山寺、唐李阳冰篆刻“听松”石床,唐未石经幢、宋金莲桥、明寄畅园和清代竹炉山房等名胜古迹,风光秀丽,古迹众多。<br><br> 寄畅园:寄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横街,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死后,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br> 二泉书院:二泉书院建于1516年,东邻寄畅园,系明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于正德十一年所建私家书院,有海天石屋、听松坊书院等遗址。<br><br> 龙光塔:早在明初,锡山即有石塔,后毁,嘉靖元年(1522年)顾懋章父子复建石塔,至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改那成八角七层砖塔,由常州知府施观民题名“龙光塔”。 三、苏南第一峰:苏南第一峰位于无锡市的宜兴市,宜兴黄塔顶,又名苏南第一峰,主峰海拔611.5米,坐落在江苏、浙江和安徽交界处的苏南第一峰,位于国家级4A景区宜兴竹海景区内。 登上山顶最高处,极目四望,山峦沉郁而秀朗,清风徐来,三省一览无遗,大有指点江山的气势,黄塔顶竹林相当茂盛,有两三米宽的小溪,溪水清澈、阴凉,山间森林茂盛,毛竹遍布。 该山是古代南京至杭州主要官道之一,有许多流传故事,特别是山上刘秀脚印的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现山路石级基本完好,每到春天踏青者纷纷前来看竹、挖笋,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山上竹林相当茂盛,溪流上有农家建的蓄水池,山麓多茶园、栗树林,是江苏省毛竹、板栗的茶叶的方要产地,矿产有煤、铁、陶土、石炭岩、大理石等。登上黄塔顶,可以远眺苏、浙、皖三省。 四、龙池山:龙池山位于无锡市的宜兴市张渚镇张公路,龙池山海拔488米,山势险要,人迹罕至,峰顶“天池”自然形成,池内涌泉长流不断,池内有国家野生珍稀动物“娃娃鱼”。森林覆盖率达95%,龙池山建有“澄光寺”、“白云寺”等名胜古迹,有明代龙池晓云石、澄光禅寺、龙池古栈道,禹门祖塔、龙池、凭虚阁、涅槃窟、老虎亭、拜经台、分宾亭、洗心池、一步登天等步步皆景的古景观,形成道道风景线。 山顶有龙池,登高远眺,可遥见浩瀚太湖风帆点点,龙池山山峦锦绣,风光秀美,森林植被丰富,6公里长长峡谷在两山之间蜿蜒,溪水叮咚,四季长流,清澈的山泉泻入山湖,滋润着山里人家,倒影出千山秀色。 龙池山山体连绵起伏,植被葱郁,林壑优美,蔚然深秀,山顶终日云雾朦沫,茶树层层叠叠,宛如滚滚碧浪,间有一泓龙王井,碧波荡漾,清澈可鉴,水质甘甜,井中有数尾蛙蛙鱼游弋嬉戏,井边绿茶环绕相托,似镶嵌在林海间的一枚珠宝,山上遥看牛王寨、老和尚包等诸峰,山谷幽幽,峰峦叠嶂,堆青叠翠,山花烂漫,风景如画。 山上景点,始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年)名禹门禅院,清康熙年,敕赐为“澄光寺”,澄光寺是明代在江南弘传临济宗禅旨的重要场所,相传唐宰相陆希声、大德禅师鉴真和尚和清乾隆皇帝,当年均到澄光寺幽居了很长时间,并有诗文记载,广为流传。 龙池:龙池位于山顶,登高远眺,可遥见浩瀚太湖风帆点点,在此观日出,景色之美,可比泰山。 五、太华山:太华山位于无锡市的宜兴市,太华山原名方岩山,亦名章山,共有九座组成,顶峰548米,为苏南第二高峰,是著名的竹海和佛教胜地。 从太华山颠放眼四望,浩瀚无垠的竹海扑入眼帘,竹海的风光一览无余,蔓延的翠竹,随山势起伏而起伏,好似波涛翻滚,绵流不绝,山峰、峡谷似凝固的浪风波谷,炊烟轻绕,愈显几分苍莽渺茫,轻风吹来,满山青竹随风起舞、碧波荡漾,太华山世传为地藏菩萨参禅之地,高丽国(朝鲜)王子金乔觉云游到太华山,看到万倾竹海,苍翠欲滴,茫茫太湖,烟波浩渺,便结草为庐,后受邀赴九华山,修成正果,为地藏菩萨,因此,有“先有太华、后有九华”之说,这里有数量众多的古树名木。 太华山顶有两株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其直径均在5米以上,树龄已达1200年,山顶上还有两口富有传奇色彩的古井,其涌水量可同时供万人饮用。可惜没登过山顶没见到美景,有机会会去看看。 六、军嶂山:军嶂山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盘龙路,军嶂山主峰海拔280.5米,古代叫军将山,因军嶂古道而闻名。 军嶂古道,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徒步爱好者必去,军嶂古道是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广大户外爱好者如雷贯耳之若骛的好线路,山不高而林密,路不宽而曲折,人走其中,上下翻飞,左右腾挪,气喘吁吁,逶迤穿行,很像一支山区丛林游击队。 龙寺生态园座落在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中部,军嶂山南麓,占地面积1500亩。是融农业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果茶生产、佛教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 传说龙寺生态园里的龙寺是朱元璋儿子朱棣王那时夺取王位斗争避难的地方,由于后来做了皇帝,故称龙寺。里面竹子称龙竹。 七、阳山:阳山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桃源西路,阳山古你“安阳山”因周武王封章少子于无锡为安阳候,率葬此山而得名,阳山以万亩桃花、亿年古火山、千年古刹著称于世,置身山间,风景乡情交融,古意今韵并美,山歌渔声同酣,实堪江南一绝之誉。 阳山以万亩桃花、亿年古火山、千年古刹著称于世。置身山间,风景乡情交融,古意今韵并美,山歌渔声同酣,实堪“江南一绝”之誉。 阳山镇境内的安阳山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火岩层山,由距今一点四亿年前的中酸性火山碎屑融合而成,周边土壤肥沃。在这里种植着3万亩桃花,每年春季,山下桃花怒放,争奇斗艳,把古老的阳山点缀成“桃花源”。 八、雪浪山:雪浪山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缘溪道,雪浪山东临苏州,南濒太湖,又名横山,因山顶有宋代建造的雪浪庵而得名,主峰海拔146米,虽然号称太湖第一峰,但雪浪山并不在太湖七十二峰之列,雪浪山已经开发为雪浪山生态园,生态景观区由薰衣草园,雪浪贡茶,枫林园和茶果基地等景区组成,历史人文景观由御茶楼,蒋子书院,状元路,仙人洞,洞山禅院,横山地等景区,还有雪浪山漂流。 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曾于幼年时在雪浪庵谭云阁中读书,并在山麓其故居开课授徒,故把宋代书院称之为蒋子书院,书院中陈列的科举文化馆、茶文化馆为锡城独有,康乾盛世雪浪山茶定为贡茶,与八德龙潭同为贡品,乾隆帝曾留下“色青不浑浊,芳香不剌鼻,味浓不燥喉,形小不浮面”的好评。 山顶御茶楼为标志性建筑,登楼可观滔滔太湖和粼粼蠡湖,东麓横山寺为宋代古刹,规模宏伟,香火正旺,是著名的宗教场所,游客春日踏青登高,观花采茶,夏日品茗避暑,秋日赏菊摘柑,冬日踏雪雪梅。,让久居都市的人们心旷神怡,找到世外桃源的感觉。 九、宝界山:宝界山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宝界山是无锡太湖风景区的一座一二百米高的小山,山的北面是蠡湖,南面是太湖,这里也是一处观赏太湖湖光山色的绝佳去处。 宝界山肯定没有鼋头渚的名声大,外地游客一般不知,在此建立森林公园,与湖畔片区组成山水相依相融的又一湖滨胜景,为满足未来旅游观光需要,在宝界山顶兴建无锡新城地标,在两湖夹一山的绝佳位置上,与鹿顶迎晖形成双峰对峙,北望鼋头渚,南眺珲埠山,向西茫茫太湖尽收眼底,俯看蠡湖和城市风貌则一览无遗。 宝界公园是将原宝界村整体搬迁后修建而成,与湖畔区组成山水相依相融,充分利用自然山林和山体兴建了人工溪涧,瀑布及临溪景观平台。 休闲草坪区、竹林茶室和滴水茶壶等设施,并修建浏览观光车道连接湖畔区,同时,兴建上山步道直通宝界山顶的大型观光平台,此平台处于两湖夹一山的绝佳位置,与鹿顶迎晖形成双峰对峙,俯瞰蠡湖和城市风貌一览无遗,既为宝界双虹南侧增加一处新亮点,也将大大改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入口形象。 十、鸿山:鸿山位于无锡市新吴区飞凤路,鸿山,本名皇山,又名梅里山,高十丈,山有泰伯墓,土人皆称吴王墩者也,鸿山历史底蕴深厚,山间古迹较多,文化远源流长,此山虽不大,旧有鸿山十八景,多数景点是与泰伯、梁鸿的遗迹有关,最主要的遗迹景观有泰伯墓、鸿隐堂等,在此建立鸿山旅游度假区,著名的景点有国家4A景区鸿山泰伯景区,鸿山遗址博物馆,以及鸿山墓群、梁鸿湿地公园等。<br> 鸿山遗址博物馆:是以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吴越文化为主题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73件,藏品丰富,器型众多,系列完整,时代性和地域性强烈。<br> 泰伯景区:主要是为了突显无锡鸿山国际新城镇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宣传、推广、传承弘扬吴文化的阵地。 <p class="ql-block"> 当然无锡还有好多的山,如无锡的锡山,无锡锡山山无锡。鼋头渚的鹿顶山,太湖仙岛的三山,惠山区的西高山,锡山区的吼山,有矮脚雾的斗山,还有无锡市的江阴市黄山, 黄山炮台就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等等。</p><p class="ql-block"> 无锡十大名山说法不一,也不存在排行榜,没有官宣,都是一些爱好者自己各自为准的说法。只要你是无锡人,爱无锡,爱家乡,心中都有自己的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