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漪濯晚霞

文弱书生

<p class="ql-block">  难得这次在北大学习时间较长,学校安排了一次半天自由活动,在校午休之后,骑着专门租用的自行车,单人独骑向西骑行,傍晚重游一番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是光绪年间重修让慈禧太后居此颐养天年而改名,乾隆年间刚兴建时名叫"清漪园"。出自《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漪。”顾名思义,园林临水而建,以水居多,园景以水见长。园中平地开凿的昆明湖水面占了园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多,万寿山和金碧辉煌的建筑、奇花异草、淼淼湖水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堪称北方园林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入园已近三点,但游人依然如织,因为来过几次,属于轻车熟路,我没有和大多数游客拥挤着去爬万寿山,也没有凑热闹去游苏州街、长廊,而是另辟蹊径,直接就登上了游船,泛舟昆明湖,领略莽莽燕山脚下、众园之园的江南韵味!</p> <p class="ql-block">  画舫在湖面缓缓行进,回首望去,万寿山已不用仰视,那山,那树,那亭台楼阁,那登山小径密密麻麻的行人,构成了陆地上无法全景的画图,不禁为园林的设计者的匠心感叹!站在船头,持镜临风,甚是快哉!我在船上观风景,我和船,也成了岸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船愈行愈远,湖中有几座小岛,船近观之,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亭台的尖角;岛上花圃里,约约有人在拿着相机在拍照;长长的垂柳,枝条已经伸到了粼粼的湖水里,原来,诗人笔下的"垂杨袅袅蘸清漪"就是这般模样。恍然中,以为自己是在杭州西子湖中泛舟!</p> <p class="ql-block">  转过头来,看看长长的西堤,贴着湖岸蜿蜒向南,建筑布局的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树木生长的郁郁葱葱,油油发亮。低下头看观赏青绿的湖面,奇怪,怎么水里有着岸上一般无二的景致?一阵风吹来,水面的涟漪雾化了绿树、亭桥。岸上、水中恍如幻境!好一个"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仿佛又来到扬州瘦西湖的烟花三月!</p> <p class="ql-block">  浅浅的水塘中,蓬蓬长着一片片莲叶,有的密密麻麻、摩肩接踵,有的孤身一人、独善其身,毫无例外都低调地随风摇摆,让粉红的荷花更显得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  夕阳倒映在平静湖面上,从荷叶的缝隙中反射着一道道炫目的光线。低飞的蜻蜓,诱使着捕食的水鸟不时的从低空掠过,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入晚厌遵渚,采莲赠清漪"的冲动。这生动的场景,让人犹如置身在苏州那精致的园林里!</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不仅通过清漪的湖水,把江南园林的意境完美的地再现,还把江南水乡形态各异的石桥也复制的淋漓尽致,无以复加。</p> <p class="ql-block">  在园中的每条支流上,石桥都透着江南的玲珑。你看它们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直或拱,随形而制,应景而立,姿态各异,几十座桥竟无一雷同。和景观、建筑、湖水,相依相偎,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东岸的十七孔桥,更是传承了苏州吴县的宝带桥的神韵,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是园中最江南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据说,清漪园是乾隆帝为母亲祝寿而建,从万寿山的最高处俯瞰昆明湖,轮廓就像一颗蟠桃,西堤的线形,就是蟠桃的裂口线。而以"清漪"二字为园名,既贴切又切题,更显示了乾隆的高深的审美和文化品味。在我看来,光绪帝和他的祖先乾隆帝相比,无论是政治抱负、文化修为还是心思缜密,都相差十万八千里,把阳春白雪的清漪园,为了拍慈禧的马屁,硬生生地改成俗不可耐的颐和园,这样没文化、没底蕴的败家子,不亡国才怪了!</p> <p class="ql-block">  沉浸于精致的桥,迷恋在如画的影,流连这如诗的景,徜徉在西堤上,隐约听到动听的女声独唱,不由得放慢脚步,侧耳倾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原来女子唱的是一首经典词作——《送别》。</p> <p class="ql-block">  歌声哀怨婉转,如诉如那泣;歌者嗓音清丽高亢,相当专业。夕阳下的长亭,廊桥,西堤,晚荷,万寿山和昆明湖,让我这个脚步匆匆的外地旅人,在这个没落晚清的皇家园林里,在这个清风拂柳的湖水边,顿时满眼一片萧瑟,让我不禁融入了《送别》的意境里不能自拔。眼前的情景,要用诗句来形容的话,最合适的只有宋人的一句:一曲清漪濯晚霞。</p> <p class="ql-block">  转过亭桥,歌声依然沧桑,眼前却是一亮,原来是一身大红衣着的老太太拿着话筒,脚下立着自带音响,独自面向清漪的湖水,旁若无人地在练声。大出意料的场景,让刚才还有些沉重的心情,一下子明朗欢快起来,也被感染得一边走路一边哼唱: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盛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p> <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路边的花儿,初秋的季节也都抖擞着精神,和小蜜蜂们在亲密接触。即使黄昏,也要活的悠然,过得潇洒……</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人一起在空地上踢毽子,看起来都有六十多了,可是身手十分敏捷,鸡毛毽子在他们之间上下翻飞,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都不会落地。特别是中间的那位显然是队员兼教练,一边踢,还一边示范着各种花样动作,一会儿鹞子翻身,一会儿老鹰展翅,一会儿孔雀摆尾,让人眼花缭乱,久久不愿离开!</p> <p class="ql-block">  湖中的水鸟好像听到妈妈的召唤,排着队,悠悠地向岸边游去,回家吃晚饭了。</p> <p class="ql-block">  我也加快脚步向园林出口走去。突然前面跑来一队管理的保安,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制止着什么,我站在桥头回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在园外河里游泳的孩子,调皮地钻过铁丝网游到湖区里了,一见被发现,又赶紧游了回去。天哪,要是在大清朝,私闯皇家禁地,这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啊!</p> <p class="ql-block">  天色越来越暗,景物渐渐朦胧起来。“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南宋主战的杨万里愤而辞官归隐,有感时局,无奈写下这首《晚风》。</p> <p class="ql-block">  远隔千年的杨万里,肯定不会预料到后世会有一座皇家园林叫清漪,更不会想象得到修建清漪园的皇朝和南宋一样行将就木。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园颐养,造成北洋水师完败甲午。南宋高宗为保皇位放弃江淮,消极抗金。当权者的勾心斗角,苟且自己,相隔千年,如出一辙!慈禧太后、宋高宗,无一例外,都是诗中那恼人的晚风!昔日的西湖歌舞,颐和御膳,都如那落日的西窗,红不到次日的黎明……</p> <p class="ql-block">  还是我们睿智的毛主席,建国后和柳亚子同游颐和园,言辞之间柳亚子留露出对慈禧太后挪用军费修园的痛心,却很平淡地说了一句:“她用建设海军的钱用来自己建园子,当时来说,这也是犯罪。现在看来,就是建了海军,也是要送给帝国主义的,倒是建了颐和园,帝国主义拿不走,今天人民也可以享受,总比她们挥霍了好吧。 ” </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皇家不可饶恕的错误,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如今世界上最美的皇家园林。清漪壮阔的颐和园,现在已成为名闻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了全国大众来到古都休闲的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