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丽水潘周麟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p><p class="ql-block"> 一一名校教育与父慈母爱成就了“小天才”潘周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网上常冠“天才少年班”,或统称考上学生为“学霸”。昨天,获悉丽水市在诸暨海量中学就读的潘周麟,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全国45名中榜学子的其中一名。</p><p class="ql-block"> 潘周麟曾在金华外语学校苦读两年后,被诸暨海量招去,今年17岁,是读高一考取中科大少年班。顾名思义,“潘周麟“三字含意为父亲潘建明,母亲周美妘的姓氏及希望他成为“潘周的麒麟”的美好愿望。今天,潘家如愿以偿,是值得庆贺的。更值得庆贺的是潘周麟考上中科大少年班,是“累多苦少”。累多是潘建明每周末要去诸暨陪伴潘周麟两天,要给他烧点好吃的增加营养,加强亲情交流等等。几年来都是这样来回奔走,因此,焉能不累。但是,潘周麟学成却没有一点“学呆症”,相反,他和一般同龄人一样,仍保留着活泼,开朗,稚性的常态。潘建明是善于引导,交流,共商。他的母亲周美妘则以慈育子,以善治家,以诚创业,给下一代树立了榜样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潘建明诗写得很好,本身很文化,但又很低调。最重要还是明理,他对这件喜事,首先是感恩和赞扬学校的教育有方。其次是认为“学无止境”,要“志存高远“,不喜欢称孩子“天才”之类的无利之词。所以,潘周麟今日的不同凡响,与学校,父母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都是密不可分的。</p> <p class="ql-block">图为潘周麟同学。</p> <p class="ql-block">已在网上公布的录取名单。</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1978年来开办少年班,一直采用的是精英教育的方式,至去年少年班有超过三千名的学生毕业,他们中的百分之九十选了继续深造,而选择深造的这群人绝大部分都去了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比如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p><p class="ql-block">中科大少年班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能够在高考的时候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一定是“学霸”。而能够进入到“中科大”的少年班,那就是“学霸”里的“学霸”。</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前身是早在1978年3月8日就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p><p class="ql-block">1978年3月8日,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早在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江西赣州13岁的天才少年宁铂。11月3日,这封得到方毅亲笔批示的信,几个月后,促成了中国科大少年班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海亮教育由世界500强企业一一海亮集团创办,具有二十七年基础教育、二十年国际教育办学历史,是国内K12领域覆盖最广、最具综合实力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p><p class="ql-block">海亮教育旗下自主举办和运营管理百余所幼中小学,遍及全国14个省市。在校中外师生10万余名,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26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海亮高级中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坚持科学的育质量观,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培育与时代、社会需求紧密联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以“人皆有才,人人成才,让每个生命出彩”为办学理念,以“高远文化”为核心品牌文化,以“海纳群英,致远至高”为核心举措,围绕“心念大爱,行求致远”的校训,“德至优、学至博、品至新”的校风,“心必诚、业必精、身必正”的教风和“志尚高、思尚真、行尚勤”的学风,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努力打造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的优质高中。</p> <p class="ql-block">潘周麟的父亲潘建明和母亲周美妘在生活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