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2年7月6日下午,长沙市一中双语C2002班全体同学顶着酷暑烈阳,前往杨开慧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p><p>同学们合影后面的建筑物就是杨开慧故居,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县开慧乡板仓,距长沙约70余公里。</p><p>故居整个院落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80平方米,现存有大小房间36间,分上、中、下三进和东西两厢。以堂屋为界,北部为杨昌济一家居住,南部是杨开慧的叔父杨瑞生一家居住。门额上悬挂着毛泽东手书的“板仓”二字。门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反映出板仓杨氏家族的遗风和家世。</p> <p>同学们跟着讲解员先了解了板仓杨氏家族的情况。</p> <p>杨家“一门三烈”,故居也是烈士杨开明(杨开慧的堂弟)、杨展(杨开慧的侄女)诞生和居住过的地方。</p> <p>这是毛主席曾经住过的房间,1921年春节期间毛主席在与杨开慧结婚后第一次来到板仓,曾在此小住。</p> <p>房间很简洁,朴素,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照片。</p> <p>按照本地习俗,女婿回门不能住在岳父家。这间房原为杨开慧叔父家的用房。</p> <p>接着,同学们参观了一间特别的房间。房间吊着一个鼎,鼎下是一个开放式的火盆,旁边还有几把小椅子。这是南方常见的火房,以前一家人冬天在家时,会在这里烤火。</p> <p>1927年8月12日,毛泽东由武汉到长沙与湖南省委取得联系后,来板仓调查农民土地问题,就在这个火房里召开过农民座谈会,随后拟写了“土地纲领”数条,8月18日在长沙出席了省委会议,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p> <p>火房的旁边是厨房。</p> <p>这里是正堂屋。原为杨昌济和杨昌恺两兄弟家共用,在其祖父时期曾设神龛以作祭祀先辈之用。</p> <p>这里是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住过的房间。</p><p>杨开明,号溢清,又名克敏。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到江西萍乡,帮助组建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武装。1928年担任湖南省委秘书,6月派往湘赣边界任特委书记,参加和领导了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被叛徒出卖,在汉口被捕,同年2月22日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25岁。</p> <p>这是杨开慧生前居住的卧室,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往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在丈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外奔走时,杨开慧一人留在老家,在老家组织妇女的解放运动,还和敌人进行周旋,并且肩负着照顾三个孩子的重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杨开慧独立艰苦的奋斗了三年之久。</p> <p>在这个房间里,同学们听到讲解员姐姐讲述了一个动人又哀伤的故事。</p><p>那是1982年3月10日,经国家批准,对杨开慧烈土故居的进行修缮,工人们从杨开慧卧室后墙的齐楼板处往下拆除到第五行老砖时,一叠被厚重泥灰包裹着的整齐手稿被意外发现。手稿共约4200字,行草字体,字迹清秀流畅,纸张发黄。</p><p>1990年11月14日,再次对故居进行翻修时,工人又在砖缝中发现了另一批4页手稿。后经鉴定,均确为杨开慧留下的手。藏于墙缝多年后,七篇诗文重见天日,数干字的手稿是杨开慧从六岁到二十八岁的生平自述,特别是回忆了与毛泽东相爱的经过,还有表达对丈夫深深思念之情的五言长诗 《偶感》。</p><p>杨开慧的这些手稿,细读起来催人泪下,里面真挚的情感表达,是一位妻子对在外丈夫的牵挂和无限的深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发现这些信件时,毛主席已经逝世六年了,他再也没有机会读到他最爱的妻子的信了。</p> <p>走出杨开慧烈士的房间,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追问着解说员当年的细节,对那位深明大</p><p>义的传奇女子敬佩不已。</p> <p>这是杨昌济夫妇住房。杨开慧的母亲,即毛泽东的岳母,叫向振熙。她出生于长沙一个诗书世家,与杨昌济成亲后,生有一男二女。大女早年夭折,她50岁时,丈夫去世,60岁时小女杨开慧牺牲,一生承受了不少痛苦,受了不少的打击。但是,她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解放后毛泽东一直给她养老,老人家一直是毛泽东最尊敬和孝顺的人。</p> <p>这是杨开慧的侄女一一烈士杨展住过的房间。杨展,1920年出生于故居板仓,1936年至1938年在长沙周南女中学习,在校期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晋察冀联合大学任党支部委员。1941年,日寇向解放区发动大扫荡,学校随部队转移,杨展不慎摔下山岩牺牲,时年21岁。</p> <p>这是杨昌济科考落榜后,在家设立的私塾。1891年至1903年,杨昌济在家乡从事农村私塾教育。这三首诗,记载了他十二、三年教学生活的苦与乐。</p> <p>最后参观的有谷仓、杂屋、佃户用房以及农具房。板仓杨氏家族祖辈以教书授徒为业,遗留下来有部分田地,因此就租给了几位农民。</p> <p>杨开慧故居,是她在此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地方。1913年,12岁的她随父母迁居长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及保姆回到这儿居住,直至1930年10月被捕。</p><p>被捕后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p><p>通过本次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大家纪念杨开慧烈士,就是要学习她为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真理而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学习她热爱祖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她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