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252讲一一乡党篇第四章

万子私塾

<p class="ql-block">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十篇乡党篇第四章录音</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一起分享《论语》第十篇乡党篇第四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子的。</p><p class="ql-block">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yù。过位,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cù jí如也。</p><p class="ql-block">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显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说话的声音低微得像气力不足似的。提起衣服的下摆走上堂去,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像不能呼吸一样。走出来,下一级台阶,面色逐渐舒展开来。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姿态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家,又是恭敬而谨慎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段话呢?一种理解,知道孔子在上朝时的礼仪是个什么样子;一种理解,孔子这个人非常重视礼仪;一种理解,我们要学习孔子的礼仪做法。窃以为,上面的理解还不到位,或者说还没有去“悟”、去“参”、去“修”。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孔子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如此讲究礼仪的意义何在?以下是鄙人的所思所悟,供大家参考。</p><p class="ql-block">1、做臣子的如何对待君主,或许有人说:“那还用讲,忠诚呗。”是的,臣对君尽忠。但是,多少年来,历代统治阶级豢养的“官儒”和一些“伪儒”篡改了“孔儒”对“忠”的定义。他们所说的“忠”是臣子的“愚忠”,什么“君叫臣死臣不死叫不忠”,什么“忠臣不事二主”等等之类。孔子眼中的“忠”指向“公”,指向“道”,“公”即是“道”,“道”即是“忠”。在《论语.先进》篇中,季子问孔子:“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说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叫“姬札”,后人称“季子”,此人品德高尚,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外交家,他问孔子:“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又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所以啊,孔儒的思想是“以道事君,不可则之”。在《论语.卫灵公》一篇中,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照样适合臣子对君主,古代君子的为官之道,尽忠是必然的,但“忠”不是绝对的,其实君子是“忠于道”。如果君主无道,对不起,“卷起铺盖卷走人”,甚至连招呼都不会打。窃以为,“炒老板的鱿鱼”似乎是孔子的发明。</p> <p class="ql-block">2、君主与臣子之间的核心是“尚礼”。什么是礼?礼在实践层面上就是“遵道”,所以“守礼”即是“守道”。为什么这么说呢?《礼记.礼运》中言偃问孔子“何谓礼?”,孔子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孔子说啊,礼这个东西,是先王为了遵循天道,治理人的性情的。所以,失去了就会死,得到了就会生。言偃似乎不是很明白,孔子接着又说:“《诗经》上有云,老鼠尚且有形体,人怎能没有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如果没有礼,还不如去死。为什么说的这么严重?因为礼是天之道。为什么礼是天之道呢?《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性情在没有发出之前叫做中,发出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各在其位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因此,天之道叫做中和之道。那如何才能和呢?有子曰:“礼之用,和谓贵。”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的用途就是使其人的性情达到和,和是天下最为珍贵的。因此,礼是承天之道,治理人之性情,人人必须遵循,否则就是“逆天”而行。试问:逆天之人还能活吗?“守礼”不仅仅是对臣子而言,而且作为君主必须也要“守礼。所以说,君主与臣子之间是以“礼”为前提的,若君主破坏了“礼”,臣子何来的“忠”?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说,要想让臣子对君主“忠”,首先做君主的要礼贤下士,否则,做臣子的不会忠于君主。</p><p class="ql-block">3、礼是什么?礼不仅仅是现在的人们所理解的礼节、礼貌、礼服等等,实际上“礼”由大礼三百,威仪三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面面组成,贯彻于人们祭祀、丧葬、嫁娶、交友、家庭、做官、经商等等一切日常工作生活之中。“礼”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最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可标准性。所以,孔子对最心爱的弟子颜回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对颜回说:“能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大家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都归于仁了。做到这一切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nbsp;</p><p class="ql-block">4、礼如何修?颜回也曾问过孔子这个问题,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给出了“修仁德”、“修道德”的具体方法,一句话,凡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当然这是孔子对修礼的高度概括,窃以为,还是先从学习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开始,大礼三百,威仪三千,比如祭祀之礼、丧葬之礼、婚娶之礼、交友之礼、孝悌之礼、经商之礼、为官之礼、宴会之礼、内外之礼、师徒之礼、加冠之礼、升学之礼、宗亲之礼、亲戚之礼等等。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坚持学习并不断实践,博学以文,约之以礼,在实践中去悟,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得道。鄙人以为,学礼的前提必须是“诚心正意”,要明白为什么学礼?学礼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装门面”还是为了“修身”?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名声还是“立德”?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必须要弄明白。是的,学礼是为了用,但这个“用”可大有讲究,如果不是用作“修身立德”,就会极有可能走向“伪君子”之路。商人学礼是为了“竞和”,为官者学礼是为了“尽忠”,为政者学礼是为了“德治”,老师学礼是为了“育人”,科学家学礼是为了“明道”、百姓学礼是为了“自福”。所以啊,学礼的最高境界是“允执厥中”,就是为了大同和谐的人类美好社会。</p> <p class="ql-block">5、家庭中最大的礼是什么?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取决于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是否知礼、用礼,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礼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礼。父亲对待子女应该是什么样子?父亲以仁慈、光明、高大、覆盖、阳刚等象天似的形象给子女树立榜样,孝顺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家恭敬谨慎,慈祥安泰,子女幼小时爱抚之、身教之,子女长大后鼓励之、放飞之。做父亲的不把外面的事情带到家里,也不要把家里的事情带到外面。父亲是家里的天,即使压力再大,也不要把这种压力传递给子女,要为子女撑起一片蓝天。母亲犹如大地一样广阔、包容、宽容、柔爱。如果说父亲带给儿女的是阳,那么母亲带给的就是阴,使其子女的性格阴阳平衡不失偏颇。做父母的始终带给孩子正能量,即使再穷、再难,也不能给子女一丝丝“做盗”、“做乱”的念头;即使再富有、再有地位,做父母的始终秉承谦卑、节俭、善良的家风。那做子女的应该如何呢?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什么意思?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照“礼”对待,这就是“孝敬”。做子女的一般来说,做到“养”比较容易,就是父母年迈了,给口饭吃是能够做到的。但是最关键的是“敬”,这很难做到。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说,现在的人所谓的孝只是能养活父母。但是犬马都可以养,如果没有“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所以啊,做儿女的“孝”是“敬父母”,“敬父母”犹如“敬菩萨”、“敬天”,哪有给父母“使脸色”、“对着干”的道理?因此古人说,孝父母难就难在“色难”,凡是给父母“脸色看”都算不上“孝”。孔子为什么又说“死祭之以礼”?中国非常重视祭祀先人,但孔子强调的是“以礼祭之”,还是一个“礼”字。比如说,要按照礼制为父母办丧事,万万不能草率,孝子应该服“斩衰丧”,孝衣、孝鞋、孝帽都要用粗麻来做,三天只喝点米汤,百天不理发,三年守丧不该父志,十年办大丧,以后清明、农历十月初一、春节等必为父母上坟祭祀。有子曰:“孝悌乃人之本,本立而道生。”自古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孝是大本,有了根本才可以得道。</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人说:“如果父母有过错,儿女应该怎么办?”古代圣王给了我们答案,除了“婉劝”就是“婉劝”,没有第二条路。古代圣王舜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舜自幼不受父母待见,甚至他的父亲和继母联合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三番五次地加害与他,舜是怎么做的呢?没有怨恨,没有逃跑,越发更加埋头做事,只是独自一人跑到田野里对着上天哭泣,舜问天:为什么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不知如何做才能让父母高兴?舜的大孝之心感动了上天,最后让尧帝知道了,把二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还把天下禅让于舜。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华夏文明自虞舜始”,就是指中华道德文明是从舜帝开始。还有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犹如臣子对待君主,但是有一点不同,做臣子的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以不伺候,可以走人,子女哪怕是父母再不是也不能“走人”,只能“婉劝”、“哭劝”,这是没有选择的,是天注定的缘分,又如何改变的了呢?</p><p class="ql-block">窃以为,学习《论语》不能死记硬背,要把春秋、礼记、诗经、易经、史记等经书贯通起来学习与思考,天长日久,必有所得。</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