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

<h3> 家是一个什么概念?小的时候,家就是那一栋小小的石头房子,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婶婶、姐姐妹妹,都在这么一座小小的,温馨的老房子里面。我家在闽南沿海的一个小渔村,据说祖上是清朝某个年间从中原地区迁入,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记忆中小时候的渔村,里面有一座和周围一样的,小小的,以现在眼光来看是破旧的石头房子。我在这里长大,门口的五级小台阶从走着还能摔跤,到能一步直接跳过。房子旁边的荒废的田地里,原本松软的土壤经过几十年人踩车撵早已经变为坚硬的土地。<br> 大约在我大学毕业前一年,从小带着我长大的奶奶走了。大约是第一次面对至亲之人离去,丧礼期间我没怎么掉眼泪,只是在目送奶奶进入火化炉那一刻我积压了几天的泪水终于奔涌而出。从那以后,奶奶就变成了一张黑白照片,挂在了家里面,和我那从未谋面的爷爷并排。每次从照片前经过,仿佛总能听见以前总觉得啰嗦的,奶奶的絮絮叨叨。现在我才知道,那是在外面体验不到的亲情,是家的味道。<br> 毕业出来工作之后,为了所谓的成家立业,回家时间渐少。刚开始还能坚持一个月回两三趟家,过了两年,大抵只有在节假日或者不忙时候才回家呆上几天。回家里父亲母亲最多的是问我工作如何,生活怎样,总是嫌弃我又瘦了。后来结婚生子了,又变成了念叨他们的宝贝孙女什么时候回去玩。在刚毕业的那一年我可能会觉得这种念叨很烦人,只要我好好的回家就行,其他的我也不太愿意他们问东问西。随着年岁渐长,自己也为人父,我开始喜欢这样的感觉。是啊,这是家的感觉。不论我和老婆在外如何,过得清贫也好,富贵也罢,始终也只是我们俩的小家。可能是闽南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始终觉得在那沿海渔村里,那栋父亲母亲,叔叔们在的小楼才是我的家。<br> 最近送妹妹回来陪爷爷奶奶住一段时间,放下工作休闲看书,放松了几天。突然发现其实心里的家才是真正的家。渔村小楼里,父亲母亲的念念叨叨,叔叔婶婶的闲话家常。城市小区套房里,爱人的牢骚,孩子的吵闹。家的意义并不在于住的地方如何,而在于心灵的港湾在何方,亲情在何处默默无声却又经久不断。<br> 此生劳顿为成家,吾心安处是是归处。<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