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幽默小说《公办老师》第十六回

大提琴

稀里糊涂离县衙<br>鬼使神差押高考<br> 有关胡文清的来头,此时有看官朋友提出疑问:人家大才子学科带头人,堂堂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而且还是文革前毕业的,怎么会来初中教语文呢?不要说在政府部门任职当官,起码也得教高中才对呀。<br>这话说得确实没错。胡文清大学毕业那年,还真分在县政府办公室当秘书。帮领导整材料写稿子,算得上当地一支笔杆子。如果按水平学历来算,应该称得上县衙首席啰。<br>办公室原先有五个秘书,加上他总共六个人。市民称之为笔杆子,又说是喇叭筒。此外还有几个小车司机,他们戏称为轿夫。<br>上面一个主任掌管全面,还有两个副主任。一位专门负责送来迎往请客吃饭,接待各方来宾。另一位则负责各类会议筹备,包括文件资料场地布置礼品发放。<br> 办公室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方方面面都得伺候好。就像端着一碗满满的油,步步谨慎处处小心。文章写得好坏只是一方面,关键是要会看眼色,就是乡人说的会来事。<br>胡文清那时年轻有为精力旺盛,出口成章妙笔生花。最不擅长就是这个,认为这是溜须拍马。有时斜着眼睛撇着嘴角,有时带着讥笑直接骂娘:娘西匹,堂堂县政府就是个黑衙门嘛!<br>他这样口无遮拦,弄得大家一个个灰头土脸很没面子。秘书们个个心里窝着火,都来找罗瘦子丁胖子诉苦:他这样不讲规矩胡说八道,只怕连我们的饭碗也给砸了!<br>罗瘦子是五位秘书之首,丁胖子屈居第二。都是本省一般大学毕业,要说文笔也还不错。反应快笔头快关键是为人乖巧会来事,正副主任包括县上领导都很器重。<br>现在胡文清来了,学历更硬文章更好。鸟位被人家夺了,心里自然不舒坦。正好秘书们一起哄,他俩便暗里合计借题发挥顿下杀机:不给你点颜色瞧瞧,还不知道爷爷我是开染缸的!<br><br>文人杀人不用刀。不知从哪年哪月起,胡文清感觉有点不对劲了。以前为领导写稿子往往一审就通过,还有几句勉励赞许的话。现在依然是一挥而就,有时改了三次还通不过。<br>有一次给县长写汇报材料,居然打回来重写。简直是奇耻大辱!衙门规矩多又不能去找县长问个明白,只能心里生闷气。次数一多不免就纠结:莫非是我江郎才尽?莫非是领导口味变了?<br>主任是个明眼人,也是个好心人。特地找到胡文清,好心好意劝他几句:人生不易中庸为上,水随山转奉天承运。没想到大才子会错意了,以为主任是批评指责。调转屁股直接走人,丢下大主任一个人在那发懵。<br> 凭心而论,胡文清做得有点过了。哪个爷爷不是从做孙子开始的呢?大家谁都不容易。一个锅里捞吃喝,干的稀的凑合就行,较那个真干嘛?可惜他那时太年轻了,不知道江湖险恶。<br>心里不舒坦就喝上了闷酒,一杯两杯连三杯,经常喝得舌头发硬。有一次居然喝了一个通宵,忘了第二天要陪副县长去地区汇报工作。副县长和司机足足等了他半个小时,最后还是主任派人把他叫醒的。<br>胡文清一脚高一脚低走过来,也不说明缘由,也不赔礼道歉。上车以后身子一歪呼呼大睡。车子没开半个钟头,大声嚷嚷要撒尿尿。半饷方提溜裤子回到车上,又是骂娘又是吐酒,酒气熏天臭不可闻。<br>副县长捂住口鼻强忍厌恶,反过来伺候他老人家。看他人事不省的混蛋样子,领导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连连摇头:看样子罗瘦子丁胖子几人所言不虚,这样毫无章法的人怎么能在政府混呢?<br>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干草。胡文清的政治命运锦绣前途,就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副县长被酒气熏得头昏脑胀的那一刹那间,彻底断送掉了。<br><br>那时社会风气尚好,大学毕业听从组织分配,没有什么找关系走后门。这次分到县政府当秘书,纯属工作需要。秘书工作都是从孙子做起,多年媳妇熬成婆。<br>县府衙门威风八面,多少人削尖脑袋往里钻?争着做孙子或孙子的孙子,为的是有朝一日青云直上光宗耀祖。谁都明白,步入仕途只有这两条路进步最快。<br>一是进政府给领导做秘书,工作秘书机要秘书生活秘书,及时掌握领导的思想动态。为领导服务个三五年最多七八年,再到下面做个头儿脑儿。<br>二是当司机给领导开小车。轿夫马仔跟班保镖,上传下达送礼约会。你掌握了领导兴趣爱好日常行踪业余生活,方方面面伺候好了,领导自然少不了会关照你。<br>胡文清对此却毫无兴趣。依我看,不就是一衙役,最多一押司吗?提鞋打水买酱油跟屁虫吃瓜瓜,老子还不稀罕!<br><br>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胡文清从小喜欢看书。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大部头小册子包括连环画。杂书看多了,脑子里装满了千奇百怪的人物故事。<br>看多了就想写,写多了就摸到了门道。从初中发表豆腐块小品文开始,大学开始发表杂文诗歌散文小说。写来写去在全国还小有名气,凡是认识的人都称他作家。有时写东西入了迷晕晕乎乎,脚也不知往哪迈。 胡文清最想去文化馆搞创作,其次是县剧团作编剧。像他这种性格,还真不适合政府部门。在政府工作,你得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什么气?没脾气!什么筋骨皮?没筋没骨没脸皮。做不到这几点,你想在政府混,没门!<br>可惜文化馆和剧团庙门太小,只能摆几个小罗汉进不了大菩萨。环顾其他局委科室,着实不太想去。实在不行,就去学校当个孩子王吧。正在犹犹豫豫抓脑袋之际,县中向他抛出了橄榄枝。<br>从学校上调政府难于上青天,从政府下撸学校快如闪电。没过几天,胡文清便挥挥手告别西天的云彩离开县衙。背着铺盖卷子拎着大小行李,到县中报到去也。<br><br>说起橄榄枝,就必须说到县中校长何彩人。何校长是本省赣南人氏,中等身材略显福态。慈眉善目一副菩萨相,整天眯眯笑的样子。<br>一口赣南普通话夹杂些客家口音,听来颇为亲切。说话办事很有章法,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给人感觉宽厚大度沉稳老到。<br>最初认识彩人校长是农村插队那时。其公子廖羽林是一中校友,只是比我低了一届,也同我下放在同一知青队。不仅如此,还同一寝室抵足而眠。<br><br>当时羽林给我的印象,一是二胡拉得好。我们还在给公给公的初级水平0,人家已经会拉独奏曲《赛马》了。二是他的乒乓球打得好,真可谓出神入化难遇对手。不光是打得好,而且姿势正规优美耐看。<br>印象最深的还是吃喝二字。羽林经常口水滴滴,吹嘘赣南菜赣南酒赣南豆子茶,当然还有美丽多情擅唱客家山歌的赣南姑娘。<br>每逢返城之日,我们便三五成群相约去他家聚餐。令人吃惊的是,彩人校长系条围裙亲自下厨,弄了满满一大桌。什么赣南小炒鱼,兴国鱼粉丝,于都生焖鸭,原汁原味油厚不腻。<br>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开喝时彩人校长竟亲自上桌陪酒,谈天说地不分尊卑斗酒吹牛颇为生动。<br>有两句话至今我还记得:不会喝酒,那算什么男人?可以赖账,不可赖酒!说话间裂开嘴呵呵笑,露出两颗大金牙闪闪发光。<br><br>那时县中早已分为一中二中,教育局本想调他去新学校当一把手。他留恋老环境,继续留在二中。<br>后因扩建教学楼犯了抗命错误,就是《亮剑》里李云龙常犯的那个错误,上面便撤销他的校长职务闲置起来。<br>若干年后,彩人校长竟成了我的顶头上司。市里成立教师进修学校,他是校长我是老师,我是他的忠实且唯一部下。八四年借河下中学宝地,招兵买马开张大吉。<br>再后来,进修学校并入渝水师范。严格意义上说,进修学校是师范学校的前身。我这人念旧,当然只认彩人校长。这让后来的农民校长很不高兴,经常找我的茬暂且不提。<br>同一个山坡同一片天空。我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喝酒品茶,偶尔也去捕鸟捉鱼开荒种菜其乐融融。行笔至此,彩人先生音容笑貌浮现眼前犹如再生。我时常会怀念彩人校长还有师母,感情这东西,不是谁官大就给谁,对不?<br> 胡文清大学毕业分配时,彩人校长慧眼识珠惜才心切,要求上级把他分到县中。胡文清本人同意,教育局人事科通过。可没想到县政府近水楼台横刀夺爱,把人抢了过去作了县衙秘书。<br>谁知万物皆有缘,山不转水转。听说胡文清到县政府当秘书,各方评价并不见佳。有人说他恃才自傲目无领导,也有人说他酗酒贪睡毫无章法,更有人说他谩骂政府对社会不满。<br>最近听说大才子心情不佳,正在犹豫徘徊有意它往。彩人校长淡淡一笑:那地方本非知识分子呆的地方!亲自找到胡文清促膝长谈,两人谈得投机当即拍板:胡文清担任高中毕业班语文把关老师。<br><br>胡文清犹如鱼儿,从浑浊江河来到清澈溪流。不用看人脸色仰人鼻息,不用送稿候审提鞋拎包。那些课文自己自小喜欢,学校环境也再熟悉不过。自己就是这里考进珞珈山畔武汉大学。<br>晨曦初起雾气弥漫,胡文清沿河散步摇头晃脑吟哦唐诗宋词。落日余晖金色笼罩,登魁星阁穷千里目更上层楼。周日便去河里钓鱼摸虾,三五知己推杯换盏脸红耳热。<br>月明星稀夜深人静,兴致来了铺纸挥毫。兴至而作兴尽而卧,不知东方之既白。当然了,胡文清最为自得的,还是带毕业班参加全国高考。能够把自己的高考经验,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快乐。<br><br>写作也派上了大用场,很多语文老师会说又不会写,偶尔有会写的又不会说,此事古难全。胡文清能写又能说,大理论小诀窍一套一套,出口成章妙语连珠。<br>文章到了他手上,一篇篇跳动飞跃。结合自己写作经验创作体会,深入浅出现身说法,那些学子听得如痴如醉怦然心动。听说还有几个浪漫唯美的女文青,悄悄的暗恋上了他。<br>那年模拟高考,作文题居然鬼使神差让他押对了,只差一个无关紧要的虚字。县中的高考录取率,名列地区十三县之首。一时间,胡文清成了全县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县长大人还有名。<br>胡文清对高考辅导,尤其是作文命题审题押题,己臻出神入化的程度。在小县城里属于大咖级别,稳坐头把交椅。在地区乃至省里,也是屈指可数榜上有名。<br><br>名气一大,好事就接踵而来。首先是官运。成立县一中也就是高中部时,上面调他过去当语文教研组长,没过两年就提为教导处副主任。有消息说,再过几年老校长告老还乡,大小官员依例官升一级。<br>其次是文运。作文教学屡见成效,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便洋洋洒洒写成论文投稿。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大观园等一级权威杂志纷纷刊登出来,很多提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影响巨大。<br>接下来是财运,单说稿费就让你发懵。有时一篇文章稿费,就可抵上当月工资。才子文章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小说散文诗歌论文体会感言,汇款单雪片似的飞来。收发室大爷见人就说,胡主任比县长收入还高哩!<br><br>省教育出版社瞄准契机几番约稿,书名都已拟好:《作文审题命题实战训练》。编辑室主任对此书非常乐观:就凭胡文清三个响当当的大名,订数就能突破十万。再加上这个独特书名,又是十万。<br>地区教育局教研室也看好他,教研员头衔虚席以待。几次来函商调,主任还专程来过一次。不过,有无必要去地区,胡文清正在仔细掂量。教研员名头不小,实惠可能还不如下面中学哩。<br> <p class="ql-block">再说桃花运,也是顺风顺水。那时老师在社会上挺有面子,什么春蚕精神蜡炬奉献人类灵魂工程师啊。不像后面人们说的臭老九,更不像如今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负。</p><p class="ql-block">在搞对象娶老婆问题上,胡文清既不清雅更不高尚。居然公开宣称:我娶老婆主要看三点。一是看学历,至少中专毕业。二是看漂亮,男才女貌自古亦然。第三个条件更是俗不可耐。家庭经济条件要好,说穿了就是有钱。</p><p class="ql-block">三项条件齐备者优先考虑。先看照片资料,合格者方同意安排见面。最后娶的是县剧团花旦柳青青,完全符合才子要求,大家都说他俩才子佳人世间绝配。</p> <p class="ql-block">柳青青省艺术学校戏曲班毕业,瓜子脸水蛇腰螳螂腿,袅袅亭亭眉目传情。看起来似乎也挺有闲钱。平时爱吃零食,饼干花生水果糖,偶尔也有瓜子黄豆。</p><p class="ql-block">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一是豆子吃多了爱放屁,动静好像有点大。二是笑得有点过,时常露出小尖牙。有人喜欢说好看,也有人不喜欢说不咋的。</p><p class="ql-block">没想到柳青青还有一个优点,一口气生了两个儿子。胡文清亲自操刀取名字,大儿子叫胡云柳,小儿子叫胡云青。从这两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大才子对柳青青的万千宠爱。</p><p class="ql-block">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才子佳人风流浪漫,婚姻往往难以善终。宋代赵明诚和李清照,爱得轰轰烈烈最终分道扬镳。近代胡兰成和张爱玲,才子才女分隔天涯不得善终。胡文清和柳青青的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咱们慢慢说。</p> 胡文清心情很好,携妻挟子骑车郊游钓鱼踏青。晚上回来,满篓子生猛鲜鱼活蹦乱跳,煞是可爱。书画水平亦大有长进。自己作画自己题诗自己作书,简直是手到擒来妙思如潮。<br>作品被县里直送省里再交各级展览比赛,参加全国泰山黄山庐山夏季艺术观赏会,广获社会好评。有时还参加各级各类书画拍卖会,又有大把银子进账。<br><br>福兮祸所倚。名气一大坏事也接着来。首先是脾气见长,动不动就骂娘。其次是应酬多酒喝得有点过,好几次烂醉如泥送去医院急诊。唉,名气再大学问再深,终究还是个土包子。<br>胡文清喜欢辣椒豆豉猪大肠,就土老烧津津有味。当然,这不算个事纯属个人爱好。老人家不也喜欢吃红烧肉补身子吗?蒋光头不也喜欢骂娘希匹吗?不过酒喝高了有伤贵体有损形象,对不?<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p class="ql-block">刘伟力,笔名微力。江西新余人,书画家作家,师从老一辈艺术家赖少其先生。</p><p class="ql-block">篆隶古朴厚重,别具一格,草书奔放老到,气势非凡。绘画作品笔墨清新,尤擅竹荷。</p><p class="ql-block">出版有《现代公共关系》、《到深圳求职》、《人文阅读》等书籍多种。</p>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