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知否大叔</p> <p class="ql-block">无意间刷到一条视频,看完感触颇深。西安街头,傍晚时分。一位拍摄美食视频的女生,漫无目的地走在夜市广场小吃街上。恍然间,她看见不远处的鱿鱼烧烤摊上,一位戴着眼镜的大伯慢悠悠地操持着。</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伯给人的感觉和其他商贩完全不一样。其他商贩满身油腻、忙得热火朝天,这位大伯却气定神闲、满面微笑,脸上不带急躁之意,看上去悠然自得。而且大伯给人的感觉文质彬彬,完全不像一个小商贩。</p> <p class="ql-block">这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女孩的好奇心。于是,借买串的机会,女孩和大伯闲聊了起来。不聊不知道,一聊大有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大伯虽然看上去年轻,但其实已是73岁的“大爷”了。年轻的时候,大伯是机械工程师,技术口的正处级干部,现已退休多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今年73岁,卖了26年的烤串了,以前下班有时间就卖,补贴家用,后来改不掉了,卖到现在。”“我儿子是硕士,女儿是博士。”</p> <p class="ql-block">大伯讲起话来,铿锵有力,谈吐十分大方。女孩东扯西聊,老大爷侃侃而谈:“我们老同学十几个都不在了,同学群里他们都很悲伤。”“我就告诉他们,悲伤什么啊,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最主要的还是把当下日子过好,活得开心,活得踏实。”</p> <p class="ql-block">大伯说,自己也不缺钱,不图卖多少烤串,就是一天有个事情干,孩子们都出息了,心里边就安心了。</p> <p class="ql-block">女孩问大伯:“您儿子女儿都这么优秀,能问问是怎么培养的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伯笑着摆手:“他们的作业我从不检查,全靠自觉。”“孩子们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困难,他们知道我辛苦,所以读书很用功。”</p> <p class="ql-block">女孩又问:“您能给我们年轻人说一下您的生活态度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伯说:<b>“做人啊,不要太自私,我这人就是老替别人着想,很少替自己着想,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同事,不能让别人不舒服。”</b></p> <p class="ql-block">后来,这段视频被新华社转发,<b>点赞量将近200万。</b>评论区让人感觉如沐春风。</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这一条留言:<b>“原来真的有鱿鱼香气都掩盖不住的书香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都混到正处级干部了,现在还搞这个,丢人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我认为,大伯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度,正是因为有身为退休干部还能出来卖烤串这份面对生活从容不迫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过去的荣耀,面对亲友的离去,面对孩子的未来,他都坦然自若,处之怡然。这份品质,极为难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脚踏实地过生活,脚踏实地追寻适合自己的人生,不丢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完卖烤串的大伯,我想到了一位攻苦食淡的清华学生。2019年,一名19岁的男孩<b>以713分</b>的高考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当录取通知书送到他家时,任谁都没想到,这位男孩正在工地上搬砖。</p> <p class="ql-block">他的名字叫<b>林万东</b>。林万东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贫困山村,家里六口人。父亲患有脑梗,姐姐上大二,弟弟还在读高一,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面对艰苦的生活,林万东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b>“唯有自强不息,日后才有无限可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立下了非清华不考的远大志向。高中三年,他以超强的自制力和毅力寒窗苦读,高考结束后,他写过的复习资料,一张长桌都差点摞不下。</p> <p class="ql-block">高考结束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林万东跟着妈妈来到工地干活。他平均每天要背上百袋水泥和几千斤沙子。</p> <p class="ql-block">面对生活的苦难,林万东没有自暴自弃,就像他说的那样,唯有自强不息,日后才有无限可能。后来的林万东,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把这股韧性完完全全地用在了学业上。<b>大一那年,他取得了全系第一的好成绩。</b></p> <p class="ql-block">2020年,因为疫情全国推迟开学,林万东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林抗疫助学行动”,成为一名志愿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他还帮助其他贫困地区的学生参加高考。从贫困地区走出来的林万东,拥有着坚毅的品质,处事低调,谦逊有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卖烤串大伯的影子。不同的是年龄,相同的是那种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会被外界影响的生活态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个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b>烤串大伯和搬砖男孩,他们代表着不同年龄段的两代人,但他们又有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大伯来说:烤串只是他的一种人生选择,并不是他的人生必选项。<b>是大伯选择了卖烤串,而不是卖烤串收留了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大伯选择的不仅是卖烤串,他选择更是最初的那份本真,那份脚踏实地的温良。正是这份温良,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引着大伯这一生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精神富足的人,不会被欲望浮华的生活绑架,他们更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搬砖男孩亦是如此。虽然现在的他还没有毕业,但他异于常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味着他比同龄人有着更强的承受能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单刀赴会时,他会更加从容,也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正是当下不少年轻人所稀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余华先生所著的《活着》里面的主人公福贵,在青年时期仗着家底丰厚肆意挥霍,好吃懒做,赌酒成瘾。妻子家珍因为他戒不了赌瘾,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孩子离开。福贵的家产很快就被他输光了,房子也被抵押了出去。一夜之间,妻离子散,流浪街头。在别人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福贵日夜在赌场酒楼醉生梦死;在别人都成家立业的时候,福贵为自己曾经的放纵付出了代价。结果从零开始,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福贵的人生经历也映射了现在的部分年轻人。在别人天天去图书馆学习的时候,他们躺在床上打游戏、追剧;在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抱怨社会不公平,把别人的努力归结于好命。他们只看到了他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他人背后付出了多少辛酸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b>趁着年轻,你需要多受一些苦,然后才会真正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要毁了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如果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那在该安逸的年纪,你仍然需要努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心对待世界,用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世界才会给你同等的回报。<b>愿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珍惜时光,乘风破浪,勇往直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