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贾邦雨 编辑/刘苏华</p> <p class="ql-block"> 出了“中国水泥厂”家属区向北不远,就可以看到一座桥。它宽约八米,长不过四十米,整个桥身是钢架结构,两边的木制护栏有一米多高,桥面并不宽,只能并行两辆大卡车。这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桥,没有一点特别的地方,即谈不上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无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互联网上搜索还是在区志,甚至是厂志里都找不到它的痕迹,但它却有一个好听而又大气的名字——拦江桥。至于是何人起的名字?它有什么来历?建造的时间?也无从查考。不要小看了这座桥,它却承载了通往靖安街道(原长江、营防、花园三乡)的重要交通“枢纽"。给百姓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附近的住户也是以这座桥的名字命名的,足可见拦江桥在当地人心目中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走过拦江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紫燕呢喃、麦苗青青、油菜花黄,其间还有一条条河流,纵横交错,犹如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映着蓝天、白云、绿苇、翠柳,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了秋天,则是另一番景致。金黄的田野,在疾风的推波助澜下,如迅猛的长江、黄河,波涛汹涌,大气磅礴,涌向天边;云雀在蓝天上高歌,那银铃般的歌音响彻四野,明亮且豪放。这优美、壮观的景象,让观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拦江桥下长年流动的活水源于长江,也可以说是长江的支流,我们便习惯的称之为通江河。</p> <p class="ql-block"> 通江河分为两条,一条向南婉延前行,另一条途经拦江桥下转向东去。向东的这条支流,两边是又高又宽的大堤,如同两条坚固的城墙,保护着堤外的万倾良田。多少年来,风里雨里,尽责尽守,无怨无悔。大堤的两边,芳草萋萋、野花点点、蝴蝶翩翩,则是另一番天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闲暇时光,便有小区的居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五成群地来到拦江桥上,或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或听鸟音婉转、流水淙淙,或伸杆垂钓,自得其乐。日常中的忙碌、烦躁和疲惫在大自然中得到了释放,心情也变得轻松、自由。尤其是年青恋人,拦江桥更是他们谈情说爱的理想之地 。入夜,他们有的在拦江上,任风儿拂在发热的脸上。头顶上有天上的群星,向他们眨着神秘的眼晴,月亮柔曼的轻纱,无声地披在他们的身上。此刻,他们的心啊,也似桥下的流水在激荡;有的越过小桥,坐在堤坡的青草上,互相依偎着,或什么也不说,静听鸣虫歌唱,蛙鼓声声;或偶偶私语,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心里话,享受着二人世界给他们带来的甜蜜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特别顽皮,上树捉蝉捕鸟,下河摸鱼抓鳖,挖洞逮蛇掏鳝,无所不能。拦江桥当然成了我施展“绝技”的目标之一。我喜欢掏鸟窝,吃鸟蛋。桥的反面有许多孔眼,凹槽,鸟父母爱在那里做窝育维,比如像麻雀,八哥等一些为人熟知的小鸟。为了得到鸟蛋和雏鸟,我像蜘蛛人一样,将身体依附在上面,利用凸起的螺钉和钢板间的缝隙,手脚并用,艰难地移动身体。只要一不小心,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危险,落进大约两三米深的水里。若是掏得一窝鸟蛋,或是几只雏鸟,即使胫脖酸痛,手脚发麻,甚至生命处在危险之中也不管不顾。那时懵懂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害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桥下长年的流水,虽然不清澈,水质却很好,适合各类水生动物的繁衍和生长,鱼虾龟鳖应有尽有。每到通江河水位下降之时,我就会和小伙伴们来到河边。只要翻开一个破瓦片,或一个小石块,就可以看到爬行的小动物,少的有两三只,多的有七八只。这些生物只有指甲盖大小,它们就是大闸蟹的后代,我们称之小毛蟹。虽然它们没有多少肉,却味道鲜美。有时肚子饿了,随手捉几只小毛蟹丢进嘴里生食,是否卫生也烦不了。随着一阵咯崩咯崩地脆响过后,便有丝丝缕缕混和着腥鲜的味道荤饶在喉头、唇间,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江河里小毛蟹特别多,也容易捉,个把小时下来,半斤八两还是能捉到的。小毛蟹喜欢阴暗的地方,拦江桥下也是它们藏身的好去处。有一次,我在桥下的水里拽上来一个破布袋,里面藏着许多小毛蟹,密密麻麻的有几十只。小毛蟹爬的很快,在岸上到处乱爬。我左顾右看,手忙脚乱,也抓不过来,结果还是有不少只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 捉回来的螃蟹,母亲便把它们或红烧或煎炸。因为味道鲜美,就连父亲也把它作为下酒菜。尤其是煎炸出来的小毛蟹,只只色泽金黄,入口酥脆,好看又好吃,我一口气能吃上七八只,因为不够多,吃的不过瘾,我却感到很满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炎热的天气,拦江桥更是胆子大的人喜欢去冒险的场所。在这段时间里,长江长潮,通江河里的水也“涨满”了,水流湍急 ,还不时有飘浮物从上游下来,十分危险。但对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无知无畏的“淘气包”来说,却算不上什么。我与小伙伴们在河里变換着各种泳姿,或蛙泳或仰泳或自由式,劈波斩浪,时而逆流而上,时而顺流朝下。逆流游泳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不一会就气喘吁吁了。实在游不动了,我就会扶着桥墩休息,等重新恢复了体力以后,再继续游泳。身处这种复杂、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我非但不害怕,感觉却很奇妙,这在“花园塘”、“清水河”、“蒲荡(家乡另外的几条河流)”等静止的河流里是体验不到的,让人感到刺激和兴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游泳,每天下午,还有不少人冒着热辣的阳光,聚集在拦江桥上跳水。他们站在护拦上,摆着各种姿势,一跃而下,尽显所能。有的还是跳水高手,我就看见一位比我大的哥哥,他不是站在护拦上向下跳,而是从桥的一端,小跑向另一端,当靠近护栏时,他立马停步起跳,腾空而起,一个“飞燕展翘”越过了护拦,插进了水里,动作干净利落,优美舒展 ,令人羡慕 。</p><p class="ql-block"> 跳水,这个项目即紧张又刺激,我很喜欢。不过,记得第一次跳水,我就出了丑,还差点要了性命。看见别人身轻如燕,动作敏捷的跳水,我也想试试。我学着他们的样子,抖抖呵呵地站在护栏上,(宽度只有三、四厘米)由于是“第一次”,心里紧张害怕,身体僵硬,还没有等我做出动作,整个人便横着重重的砸了下来,溅起了巨大的水花。当时我的身体麻木,头晕目眩,糊里糊涂,不知所然,大脑一片空白,还喝了不少水。浑浊的河水呛的我说不出话,半天才缓过气来。我并没有因此次的失败就泄气,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实践。我终于学会了跳水。虽然只会直上直下的“冰棍式"和头朝下的“倒栽式"的简单动作,姿态也不好看,但我却很满意自已的表现。经过长期的锻练,我的身体机能和精神意志都有了较大提高,这都是拦江桥的功劳,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用无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物质严重匮乏,缺吃少穿。母亲常常带着我和几个姐姐们经过拦江桥,来到花园、营防、长江三乡的农田里拣拾麦穗、稻穗、黄豆,花生,以弥补生活之需。早上出门,直忙到傍晚才回来,一天的辛苦可想而知。但当我们每次带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远远看到了拦江桥时,满身的疲惫便会一扫而光。我会指着拦江桥,兴奋对母亲说:拦江桥到了,我们就要到家了。母亲也笑着说:是啊,拦江桥到了,回到家里就可以好好歇歇了。对我来说,拦江桥很重要。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看到它我就感到即温暖又亲切,如同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我长大成人以后,便定居在市内,但我还是会经常回到家乡看看。在每次坐公交车经过拦江桥时,我都要忍不住地多看上几眼。不知几何时,拦江桥经过改建,已经变成了一座水泥桥,木制的护栏也没有了。看上去,拦江桥似平缺少了什么,没有先前漂亮了。不过,我仍会抽出时间,来到拦江桥上走一走,看一看,重新感受和重温儿时那段愉快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