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竹影横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生物园区经二路36号。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建成于2006年,建筑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是一家民间非营利机构,与国家财政支持的博物馆不同,它的运营资金主要靠金诃集团创收和热心藏文化的个人捐赠负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院一楼为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文博商店;二楼为藏族服饰展厅、藏族卡垫展厅、藏族建筑艺术展厅、藏族书法展厅;三楼为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展厅;四楼为彩绘大观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观览了“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北馆)”,午饭后,又匆匆回来,网络购票(60元)进入“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南馆)”。由于时间关系,着重观览藏族建筑艺术展厅和彩绘大观展厅。博物院内允许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藏族书法展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藏族建筑艺术展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布达拉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如今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布达拉宫,最初是为文成公主建造的。唐太宗时期,吐蕃王松赞公布为迎娶大唐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年。当时松赞干布迁都到拉萨,两次求娶大唐公主,并为其建造了布达拉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向大唐提出迎娶皇室公主一事,第一次被唐太宗拒绝,但第二次唐太宗考虑到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决定以和亲的方式建立邦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从李唐宗亲里选出一名女子,封其为文成公主,次年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松赞干布。当地,松赞干布刚迁都到拉萨不久,为文成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这也是松赞干布对大唐的交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吐蕃王朝被灭后,布达拉宫也遭到战火的摧残,之后经过历代增建翻新,才有了现在的布达拉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其中四座在西藏,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还有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青海塔尔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本名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合作米拉日巴佛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安多藏区合作市,全称“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西藏桑耶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6年,桑耶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7年,桑耶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桑耶寺志》记载,公元762年,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历时十二年建造,到775年终告落成。由于有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后来就把这一声惊语作为了寺名,于是该寺也就因国王一声惊语而被命名为桑耶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桑耶寺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赤松德赞又从唐朝、印度和于阗等地邀请来僧人住寺传经译经,并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佛教。因此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古格王宫遗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距今1000多年前,曾有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诞生在有“阿里江南”之誉的西藏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700多年之后,内乱和外敌入侵使它毁于一旦。在海拔3700米的地方留下了古格王朝的历史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格王国的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住,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史料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末代赞普(国王)郎达玛死后,王室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战乱四起,郎达玛的后裔吉德尼玛衮在斗争中失败,逃避到阿里地区,建立了一个小王朝。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这个政权延续了700多年,在战争中覆灭。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古格王国世袭了16个国王,古格城堡是从公元10到16世纪经过不断营造建立起来的。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吐蕃王朝灭亡后,西藏进入400多年的分裂时期,30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偌大的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遗物。一片寂静、却震撼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甘丹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土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扎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灵塔内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瞿昙寺(高原小故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瞿昙”一词源自梵文,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通常被视作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瞿昙寺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瞿昙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江孜宗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孜宗堡位于西藏江孜县城里,也叫江孜宗山古堡,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现有江孜宗山抗英遗址。附近有著名的白居寺。民主改革以前,西藏政教合一,县府既是官府,也是寺院,宗教色彩很浓,城堡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座宫殿式的寺院。江孜是一个盆地,农业非常发达,在一片蓊郁的色彩当中,突兀拔起一座赭黄色的石山,在石山上又突兀拔起一座白墙红顶的城堡,就显得特别的突出、抢眼。江孜建城已有600多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为西藏一大重镇。它位于前藏最西端,距离拉萨254千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藏高原游牧民帐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岩 壁 古 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彩绘大观展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彩绘大观展厅,展出有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受国家版权保护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达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绣图案3000多种,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藏族对宇宙形成的认识、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文化生活等诸方面,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唐 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卡是一种具有宗教、文化和历史内涵的独特艺术形式,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唐卡作为藏族人民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精华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宗教特征、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二维平面造型艺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卡的作用:一、对藏族社会宗教的发展的作用。二、传播作用。三、净化作用。四、是宗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燃灯天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赤松德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赤松德赞是吐蕃王朝第37任赞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内,吐蕃国势达到鼎盛。他也为藏传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松赞干布、赤祖德赞被后世尊为“吐蕃三法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从小生长在川西藏地大草原,在草原牧场工作生活的日子更是记忆犹新,美好的日子里无不浸透着藏文化,生命已融入神秘、丰富多彩的藏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