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神山也称冠山,高三十一丈,周围七百余步。真正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p><p class="ql-block"> 宋庆历年间(1041—1048),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太子中舍、易学大师卢侗“见冠山山明水秀”,环境幽雅,遂于此结庐读书,后定居于冠山。</p> <p class="ql-block"> 冠山书院位于神山北麓,明隆庆六年(1572年)建,是澄海最早创建的书院,也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书院为单层歇山土木建筑,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祀朱熹、蔡楠、冠山先贤,并作讲学之所。</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冠山书院曾一度是冠山初级中学、上华中学初中部的教学办公用地;上世纪80年代初上华中学初中部迁址,冠山书院一度荒废;上世纪90年代末,在澄海区政府主持下,冠山书院得到重修。</p> <p class="ql-block"> 书院门前匾曰:</p><p class="ql-block"> “礼门闢冠山,亦步亦趋追鹿洞,</p><p class="ql-block"> 道岸登澄水,为高为美溯杏坛。”</p> <p class="ql-block"> 书院前面有一池,生长红叶,称红叶池。池水清澈,我们来的时候,刚好碰上池中的荷花大开,香气怡人。</p> <p class="ql-block"> 书院东西两侧各设一座石门牌坊,正面书“冠阳福地”,反面书“鹅湖重见”。</p> <p class="ql-block"> 神山石佛寺在神山西麓,因寺门紧闭,故没法参观。</p> <p class="ql-block"> 神山古刹在神山东麓,尊拜关圣。</p> <p class="ql-block"> 相传善观脉寻龙的卢侗,沿韩江游览至冠山,认准此山乃是“一郡文峰”莲花山余脉。龙脉过江而龙光震起,是一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夜宿山腰古寺,卢侗梦一青龙将他驭起,游于南海之上。祥云缥缈,清波荡漾,扶摇之间,青龙一个腾挪,将他摔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吓出一身汗,却发现自己没有睡在禅房榻上,而是卧于石岩中……</p><p class="ql-block"> 梦境让他更加确定,此地乃是龙脉,龙行九天,翻云覆雨,必定能庇佑这一方水土。</p> <p class="ql-block"> 妈祖宫在神山西麓,尊拜妈祖。</p> <p class="ql-block"> 神山南麓,下棋、喝茶悠闲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古榕树下,石桌石椅,炎热天享清凉,看书喝茶聊天真的非常惬意。该处可以把路段向南向拓宽的,再增设几个悠闲点,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神山的钟灵馥秀。</p> <p class="ql-block"> 神山之顶,树木茂密,山石坚美。冲泡一壶工夫茶真的不错,就是黑蚊子太多且热情,老送“红包”让人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也来神山顶喝茶,记得带上驱蚊香及擦上驱蚊水。</p> <p class="ql-block"> 神山虽是一座小山丘,山虽不高,却有冠戴之貌;峰虽不伟,却有烟岚秀峙;木非名木,却有苍笼翠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无法看到古远的神山风貌,但仍感受到神山之魅力。冠山区人及游客要继续呵护好神山的一草一木,维护好环境卫生。</p> <p class="ql-block"> 自宋以来,历代名宦、骚人墨客登临神山,或建或辟,讴歌吟咏,题匾、镌刻、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潮学研究专家林伦伦教授曾在文章中盛赞冠山书院:“澄海人的读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我认为则得益于澄海冠山书院的良好学风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 宝颐亭,气派典雅,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 约下午6点,游览冠山公园后便起程回家。</p> <p class="ql-block"> 游广东澄海神山</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0日</p> <p class="ql-block"> 后语1:这次前来神山,碰上冠山书院没有开放,未能进入院内参观,虽有点小憾,但没关系,随缘就好。虽是这样,也从网上查阅冠山书院庭院内的简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后语2:冠山书院--庭院简介(抄摘于百度推文)。</p> <p class="ql-block"> 进入院门,为宽敞的大埕,两株桂花,两大缸荷花。</p><p class="ql-block"> 书院采用三进制建筑,第一进大门旁边是两间厢房,通往第二、第三进的是两条有房檐遮盖的庑舍回廊。</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正座大厅为讲学堂,20扇规格木门肚组成排门,中间八扇,两旁各六扇,每扇门肚上都书写了明及明以前历代名人有关劝学、礼学诗句。</p> <p class="ql-block"> 讲学堂内是一座高近4米的汉白玉“朱熹讲学”塑像,手执书卷,头戴一冠,面容慈祥。“前祀朱熹,后祀蔡楠”是冠山书院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讲学堂的横梁上面都有许多彩绘,生动的人物形象,美丽的房屋景色,精致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 从讲学堂出来,绕过石阶,通过一个小门便是书院第三进。连接第三进和第二进的是一个小埕,就是潮汕人俗称的后埕,相当于一条长长的巷子,前后连接两个厅堂而左右连接的是两侧的厢房和两个后门。</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正厅结构同第二进相同,里面祀书院倡建人--当年的县令蔡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