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和而不同,在求同,在存异,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美美与共,在尊重,在理解,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流光溢彩的日子里,总是充满着火一般的热情。7月10日,在校领导及科研处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来到了热情的长沙,参与了为期三天的“和美课堂”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与课例研修研讨会,聆听了八位专家老师结合精彩课例分版块对新课标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Day 1:</p> <p class="ql-block"> 顾志能老师的讲座围绕计算教学展开,倡导“用算法引问,促深度学习”,提出算理、算法兼得的课堂,即是在发展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计算教学还应彰显深度,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学习过程不应仅仅是获得知识,更应指向能力、素养。</p> <p class="ql-block"> 强震球老师以“常见的数量关系”为例,开展讲座《指向“学生理解”的数学课堂》,提出一个“为何”、一个“何为”。首先明确为何为学生的理解而教,而后为学生的理解而教应何为,使学生由经验性理解,到原理性理解,再到文化性理解,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贲友林老师用内容相同的三节课例,相隔21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标准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转型,由为教师的设计,转变为为学生的设计,再到如今师生共同设计。就“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内容结构,贲老师为与会教师提出教学建议,上课应关注:思路求“新”、设计求“全”、实施求“顺”。</p> <p class="ql-block">Day 2:</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特级教师张宏伟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综合实践”领域的内容。张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开展趣味性活动,除了适时的引导,其余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究,教学与生活接轨,并不局限于课堂,学生体验感十足。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才能从实践中得到感悟,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来自浙江的俞正强老师为我们解读的是“统计与概率”这一板块。统计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应用非常广泛,小学阶段学生要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统计观念,因此,俞老师提出“要以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p> <p class="ql-block"> 徐斌老师的讲座由一堂真实的课堂教学展开,16名参会教师充当学生,与徐老师一起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课例——《小数四则运算(复习)》。徐老师的课堂,不是孤立地复习,而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结合新课标对“数的运算”这一内容进行了生动地诠释,强调运算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泉州师范学院教授苏明强老师以“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为内容展开话题,为我们讲述了关于“物体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精彩故事。“核心素养在哪里?”,苏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核心素养的11种主要表现,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形成、发展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Day 3:</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压轴出场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吴老师聚焦“数与运算”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吴老师提出,本次新课标不变的重要一点是:做“心中有人”的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以及学习欲望。要做好知识的“承重墙”,打通“隔断墙”,支撑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构建知识系统。“数的运算”教学要突出结构化、整体化,体现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的学习一晃而过,各个专家都有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新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求知若渴的我们虽仍意犹未尽,却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课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真正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学习了这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计算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美篇</p><p class="ql-block">撰稿:王婷</p><p class="ql-block">审稿:刘湖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