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br><br> 美丽的丽江 美丽的梦</h3>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知名古城中,丽江是众多古城中的闪光之星。丽江古城包括大研、白沙和束河三个遗产点。有别于其他古城一般都建有且保存较完整的城墙,而丽江从来没建城墙,丽江古城由统治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土司木氏所建,木氏认为因建围墙后住在城中彷如“困”,出于趋吉避凶而舍弃修建城墙。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巩本知”,“巩本”即粮仓,“知”则是集市的意思。可见丽江古城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关键集市、仓储和交通枢纽,修城墙进出不方便,影响商贸交流。从安全考虑,木氏先祖从白沙镇迁至有狮子山、象山和金虹山作天然屏障的大研古镇,“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古人的智慧给中国留下了少有的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 </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是中国和世界旅游古镇的灿烂明星,这里共列入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保护名录共1000余项。</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房屋木构且独特的二、三层屋檐,别出心裁。镇内古街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王家庄基督教堂、方国瑜故居、白马龙潭寺、顾彼得旧居、净莲寺、普贤寺等景点。丽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以整座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名录。同时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丽江在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景观区域,区内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p><p class="ql-block"> 丽江有世界唯一的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东巴古籍文献是纳西族东巴教。这里现存世界上唯独还活着的二千多个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 丽江,手工制作的铜器工艺精湛,犹如飘荡在玉龙雪山上的一道美丽的彩虹,丽江纳西族制作铜器的历史追根溯源可以到出土的汉代墓葬中的青铜兵器,而后则是明代木氏土司聘请的铜艺匠人传入的中原手工制作铜器,久远的历史时空中随着纳西族在金沙江沿岸的定居而辉煌闪亮,金光四射倍显富贵之气的铜器,备受百姓喜爱而流传,成为丽江纳西族的传统民族工艺品,远销川、康、藏。其中最精典、奇葩是驼(马)铃和响铃,色泽、图饰(东巴图纹)古朴,铃声浑厚、清脆,余响冗長。笔者爱好铜铃,收集了国内、外不少名铃,丽江铜铃品质(工艺和声响)大大超出欧州牛(马)铃和国内他地铜铃。</p> <p class="ql-block"> 丽江驼铃发展与当地久远的马帮文化息息相关。驼(马)铃声清脆响亮,除了防止马匹丢失的功能外,丽江驼铃还是丽江马帮长途跋涉用来消除寂寞的声响。听到它的声音,走马帮的汉子们思念着家乡的妻子、亲人,也为自己祷求一路平安。因此,驼铃也就逐渐演变成爱情与许愿的信物。为了满足游客的喜好,有些做得很精致小巧,丽江驼铃的样式也由单一铜铃延伸出各种样式。丽江市场上卖的丽江驼铃即为传统的彩云印象铃,也有经改良后更小巧精致的的小驼铃。</p> <p class="ql-block"> 在纳西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还是木雕。纳西族高门大户不用说,就是普通民居,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髦,新建筑和新家具不常雕花了,雕刻家们就转向其它市场,独具特色的东巴木雕便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 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料,这是一种乔木,四五月份开花,一般要三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雕刻家们在这种木头上,用线刻、浮雕、立体雕的手法,雕出圆形、方形、立体的图案。这些图案或具象,或抽象,都非常古朴美丽,有民族风味,有的浮雕让人想起了非洲的面具、毕加索的画,而线刻则让人想起了丁韶光、袁运甫的画。线刻有的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少女弹琴、挑担、犁田、种地的画面和热带植物花鸟等;有的取材于英雄故事,表现纳西族战斗英雄三多,身着盔甲,挂着弓箭,骑在马上的勃勃英姿。</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雕刻雕在瓢上。据说纳西人过去就喜欢在瓢上雕花,今天这种瓢已基本失去实用价值,成为专门的工艺品了。瓢的材料不是北方生长的葫芦,而是梨木和杜鹃木。所有这些木雕都是烤干后雕刻的,不开裂,不变形,挂在墙上是一种别有韵味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东巴木刻是在发扬东巴教祭祀中使用的各种木偶、面偶、竹木编扎品、木刻东巴象形文字、木刻东巴画的原始艺术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理念而形成一门新的民族木刻艺术。手工雕刻能够表现原木的纹理和雕琢的痕迹,体现了东巴木刻其朴素、稚拙、生动、自然的艺术特点。做工精细,可在桌面摆设,后面有挂孔可挂在墙上。</p><p class="ql-block"> 东巴制作木刻雕板用来拓印,为广泛传播东巴文化艺术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木刻雕版大都采用整体写意的表现手法,但造型上则大胆夸张,夸而有节,变化适度,着意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整个造型稚拙、质朴、洗练、明快感,活跃的、夸张乃至幽默的动势,使形象充满生气,观众在欣赏时不再注意人体结构、比例的精确度,而为真挚感人的形象所吸引,这大概就是“大巧若拙”的奥妙之所在 。 </p><p class="ql-block"> 东 巴木刻延生到版画,由于这类作品是通过木版雕印取得的原作复制品,所以都是版画,也称木刻画。它是我国自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到近代印刷术出现之前这一漫长时期中最富特色的图画传播形式。其作者有专业的民间画工和刻工,有农民直接制作而无署名者。其历史传承性很强,有的画稿。</p> <h3> 丽江木刻既有东阳木刻的精致,又具非洲木刻的粗犷、浪漫。</h3>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人世间的净土,神秘奇妙,祥和安宁。</p> <p class="ql-block"> 在观看香格里拉美景之前,先听一个有关香格里拉的神奇故事。英国有一个畅销书的著名作家James Hilton(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在伦敦出版了一本叫Shangri-la (香格里拉)的長遍小说,小说写得梦幻而浪漫。书中描写的是本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国巴斯库市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威、副领事马里森、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于5月20日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巴市,欲飞往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飞行途中,他们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已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芬纳,而是一个带武器的陌生人。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入夜,飞机因故障被迫降在荒无人烟的雪原上,飞行员受了重伤,四乘客安然无恙。第二天清晨,飞行员在临死前断断续续的说,这里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一座叫香格里拉一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去才能找到食宿。求生的欲望使他们艰难的向香格里拉跋涉。在一个长长的山谷中,他们遇到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这位老人告诉他们,这里叫蓝月山谷,是进出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端的那座形如金字塔高耸入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海拔28000英尺以上。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几乎走了一天,最后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中心。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居民的信仰和习俗不相同,有儒、道、佛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领域,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在香格里拉有许多神秘、奇妙的事情。最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居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的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的年轻。香格里拉是藏语“心中的日月”之意,这个因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于1993年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扬名的雪山簇拥中的神秘王国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乌托邦。小说中的香格里拉,雪一座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去才能找到食宿。求生的欲望使他们艰难的向香格里拉跋涉。在一个长长的山谷中,他们遇到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这位老人告诉他们,这里叫蓝月山谷,是进出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端的那座形如金字塔高耸入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海拔28000英尺以上。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几乎走了一天,最后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中心。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居民的信仰和习俗不相同,有儒、道、佛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领域,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在香格里拉有许多神秘、奇妙的事情。最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居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的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的年轻。香格里拉是藏语“心中的日月”之意,这个因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于1993年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扬名的雪山簇拥中的神秘王国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乌托邦(空想社会,幻想)。小说中的香格里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原、湖泊白玉般纯净,人们的生活安然、闲适、知足,不同信仰的各个民族和平共处。这里没有纷争,没有罪恶,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宁静。这里是人世间的净土,更是藏传佛教的精神净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形似《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的金字形卡拉卡尔雪山,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语也叫卡拉卡尔,而主峰呈金字形。 </p> <p class="ql-block"> (Shangri-la )戴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在卡瓦格博峰(梅里雪山主峰)经常出现日月同辉的天文‘’圣相‘’;梅里雪山地区有很多藏族法师戴的帽子顶、藏人白塔和寺庙顶都有“日月”图象。这个云南梅里雪山旁的迪庆州中甸县地区常见日月法器和日月神符。这不就是小说里的乌拉邦吗(空想、虚构社会.)?</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有神圣的雪山,有幽深的狭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躺洋在美丽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让人窒息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是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人间净土,世外桃园。云南香格里拉最美景色是金沙江虎跳峡,梅里雪山(圣山),高山草荀,高原湿地,具有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雄齐秀丽峡谷风光的藍月谷,还有普达措国家公园內美丽的高原海子。这几个海子与童话世界九塞沟不同,它并没那么多的彩林,大部分是常青树林,而且海子里碧水澄清,水边花草稀蔬,在阳光下,非常澄净漂亮。有一个蓝水海子会冒出滚滚白色浓雾,从水面飞滚而出,见者心里会顿生圣神和神密的意念,奇特景象让笔者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阿原图文</p><p class="ql-block">感念朋友们的来访留评及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