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门坎搞经济 全线出击抢市场

老吴桐

<h3> ―― 碧峰峡冲击波随想 <br> 西部大开发的战鼓刚刚擂响,雅安碧峰峡就横空出世传出一阵强烈的冲击波。年财政收入仅3000万元的雅安市,因出现一个碧峰峡,一年即可为雅安带来500万元的财政收入,并由此引发雅安地区财政综合攀升的连锁效应。这一切靠得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靠得就是打开了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碧峰峡山门,打破了过去闭关自守、抱残守缺的“门坎经济”格局;靠得就是引进了万贯集团1.8亿巨资和全新的景区开发模式,念好了“招、引、联”三字真经。<br> 碧峰峡的开发成功为闭塞、落后、贫困的雅安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她的示范效应远比经济效益要大的多。因为碧峰峡的实践再次证明,关起门来搞经济,只能是守着“金山”受穷,望着资源叹困。<br> 面对壁峰峡冲击波,我们应该从中悟出点什么呢?虽然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我们的资源和地方政府不具有可比性,但回过头来审视一下我们的闲置资产是否都真正盘活了,我们是否念好了“招、引、联”的三字真经,这对我们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br> 夹江、广汉、资阳、清白江、石板滩我们都有基地,土地在闲置着;水泥厂、修配厂、服装厂等小厂小所,还在低水平运作着;实力雄厚的电算所和具有摄、录、编、刻、绘功能齐全设备的电视中心也仅停留在大马拉小车只为内部服务的界限上;省会成都我们那低矮的家属楼还占据着寸土寸金的临街黄金口岸。虽然这些资源、资产都在使用着、运转着,但没有满负荷发挥出最佳效益,就是闲置,就是浪费。该到我们把“待字闺中”的资源、资产审视一下、清理一遍的时候了。西部大开发将使国内外的各大财团、企业、开发商纷至沓来,商机无限的西部开发将是西南铁路建设高潮后的又一次机遇,而且对我们铁路施工企业来说,是一次能够借此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机遇。如何抢占商机,把资金、技术、项目引进来,真正盘活我们的资源、资产;同时,也把我们自己已形成规模并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内部服务机构打出去,形成社会化服务,这应该是我们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靠什么占领市场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br>  总之,面对新的机遇,只有拆开门坎,全面出击,大引进,大联合,才能使企业获得大发展。<br><br> (2000年元月.成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