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说这话的人是梁启超,虽说只是一家之言,但也反映了王阳明在历史有一定的地位,因其开创了心学,对我国的文化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东南亚以及日本也影响极大。王阳明一生著书立说,治理匪患,平宁王之乱等等,曾经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史上唯一无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完人”,故此名入“圣人”之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他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其精髓有三点:“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 数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国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写时容易做时难,蒋某人将一座山改成“阳明山”,他也只学了个皮毛。 一篇小文难以尽述王阳明的学说理论,只结合自身学习感悟来擦一下“心学”的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心外无物、”,“心即理”就是修炼内心,向内寻视,心内有便有,心内无便无。灵明的内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本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一切归于沉寂。一旦心有所觉,便天地生辉。 譬如两人未相识时,我不知你,你不识我,如无缘相遇,便一生遥遥,近在咫尺,如在天涯,心里根本无物。一旦缘遇,便心内长了相思,这便是物。三生石上重相见,倾刻便心心相印,便发生了爱恨仇。 心内有物,一切皆由心发,去感知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知行一”,“知”,我理解为是认知理论,学习道理,“行”我理解为是实践,是行动。我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知行合一”的光辉典范。光有理论不行,写在纸上的是空洞的文字,必须用实践去佐证、去践行。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去实践,去行事,唯有:理论言而有物,实践起而行之,二者完美结合,才是知行合一。才能知其行而行。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其事,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是行之始,行为知之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致良知”,这最好理解,我认为是守住善良底线,一心向善,面对关键的人和事,都要问一下自己内心,是否善为?是否可行? 常拷问灵魂,灵魂中若有良知,便有回应,便知可行与否。 将一切放在良知的天平上,这便是王阳明学说的终极目的。 </p><p class="ql-block"> 物欲横流,保住内心,守住善良,在逆境困境中,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学习王阳明,问天问地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圣人如果到了我这步田地,还能够怎么办呢? 圣人既问,阳明自问,正是这样不断思辩,才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王阳明想通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也是常人,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每个人都能自渡。 心灯既燃,光可照人,从近到远,先帮助周围的人,再照亮整个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平凡人做平凡事,与人为善,便是良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处引用王阳明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蔽月山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p><p class="ql-block">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p><p class="ql-block"> 真是圣人,12岁便写出了这么有哲理的诗,令人景仰。</p><p class="ql-block"> 一切见识,皆在眼中心中,心大,眼界就宽,胸襟便阔。学习王阳明,不在深奥,“心学”也并非神乎其神,说简单也简单。</p><p class="ql-block"> 从心出发,与人为善,学理论,去实践。如此便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