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对我们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六十年前,我们背着父母亲手缝制的小书包,从红瓦绿树掩映的街区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学堂——青岛复真小学。在这所校园里,我们一起度过了人生最宝贵、最纯洁、最天真烂漫的小学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青岛复真小学62级一班班旗。</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成长在最艰苦的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那时没有学前班,到了7岁直接上学。我们这一代人的小学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特别,具有时代深深的烙印。还记得1962年上小学报名那天,父母领着穿着新衣裳的我,到学校参加报名,老师问了一下姓名并让自己用笔写在纸上,又让自己从1数到100,报名通过了(记忆中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张榜时我分到一年级一班。</p> <p class="ql-block"> 我当年就读的小学是一所回民办的小学——青岛复真小学。它地处当时的青岛市人民会堂的西北侧,西边就是青岛清真寺,紧挨着大学路上有青岛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回教协会向国民党青岛特别市政府提出办回民小学的动议,市政府拨给常州路5号房产一处,有平房15间,因房屋破漏,回教协会又派人去南京、上海等地募捐,青岛市穆斯林也纷纷捐款,并邀请著名京剧演员杨宝森、李多奎在永安戏院义演资助,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和修缮,于1947年秋正式招生开学,定名青岛市私立复真小学。1965年学校改为公办,更名为“常州路小学”,1967年学校撤销,合并到太平路小学,这里成了太平路小学的蜡笔加工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复真小学与东方菜市、东方饭店一起被拆除,至今许多年闲置在那里,成了一个常年的临时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龙口路、龙江路上住着很多知识分子,靠学校旁边的龙口路上还有门牌20号的一个大院,当地人都叫它“东方菜市”,里面住着一、二百户人家,我们班很多同学就住在大院里。</p> <p class="ql-block"> 复真小学是一所不太大的学校,校内活动的场地不大,教室都是平房,学生也算不上太多,每个年级只有2个班(我们那届特殊3个班)。我个人感觉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不错的。教我们一到四年级的班主任,赵淑琪老师是北京人,优雅、漂亮,学识渊博,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还讲了很多课本之外做人的道理。她教了一辈子书,她所带的班级,学生没有一个留级的,哪怕是高一级的留级生,到了她的班上,经过严格施教,考试也会及格。不在留级了。学校周边的环境,决定了生源质量。那个年代上小学都是就近入学,没有今天这样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托关系、走后门千方百计让孩子进一所重点小学。我们小学所处的地方周边有知识分子聚集区,也有部队、机关干部、教师、工商业者、资本家的宿舍,在这些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身素质一般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服,同学们穿的衣服五花八门,有新有旧。在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兄弟姐妹又多,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再给下面的弟弟妹妹穿,袖子短了接袖子,裤子短了接裤子。那个时候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那个年月所有的母亲都一样,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上了一天班的母亲,晚上还要在灯下给孩子们缝补衣服,补袜子。当年再穷家里每人都有一件压箱底的衣服,只有在过节、出门走亲戚时才能穿,式样永远不会过时。</p><p class="ql-block"> 当年最流行的是解放牌球鞋。如果你有一双球鞋那是一种荣耀。球鞋穿久了也会漏出脚趾头,就补上一块皮子,破了再补,一双鞋会有好几处补丁。</p> <p class="ql-block"> 穿过前面的“三聚成东方超市”,右面就是常州路5号,当年的复真小学。</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东方菜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那可是青岛市区家喻户晓的“明地儿”,它就座落在靠近前海湾的龙口路东头与大学路南段、广西路北端的交界处,“复真小学”就在它的西面。</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学背的小书包也是各式各样,大多都是父母自己亲手缝制的,做书包的布料是百货商店买的布头。女孩子是花布做的,男孩子是深色布做的,就像现在的环保袋(俗称兜子的那种),只不过两根带子长一些,可以背在肩上。在记忆里,我背的书包好像是邮递员送信那种颜色的书包,学生中只有很少的同学才买得起漂亮的帆布书包。</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学习用具,也是非常简单的,长方形的铅笔盒是用薄铁皮做的,上面印着各种花卉、故事图案,铅笔盒上还印有乘法口诀。从一年级一直用到小学毕业,最后铅笔盒上的图案都磨光了,要是铅笔盒用坏了,都是家长给修一下,接着再用。铅笔用秃了,都是自己拿铅笔刀削,家长很少帮忙。铅笔使短了,套上笔帽又可以握住了,继续使用,直到用得没法再削时才丢掉。</p> <p class="ql-block"> 上小学一、二年级时,为了节省纸张,上课每人一块小石板,在上面练习写字,写好了才能在作业本上写生字。因为那时作业本都是有数的,正反面都要写字,写字时下面要垫上板,作业本都是用得一页不剩,就是剩下几页也要订起来重新利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学写毛笔字,上课时要自带砚台倒上水磨出墨汁,然后在红模子上描大字。三年级后才能在大字本上自己写毛笔字。老师会把认为写得好的大字拿红毛笔画上红圈,得红圈多的当然是大字写得好的。写生字时,老师手中拿一枚圆章,上面刻有一颗红五角星,你写的生字整齐、清洁,老师会在你的作业本上盖上一枚红五角星,你作业本上的五角星越多,说明你的学习认真。</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上珠算课时,需要自己带上小算盘,老师是大算盘,可以挂在黑板上。算盘柱上有棕毛,老师演示时算盘珠推上推下不会掉下来。珠算口诀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只是有年头不用了,现在都用计算器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同学们之间没有讲吃、讲穿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父母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在我们童年时已经蔚然成风。在我们学生身上完全统一的,只有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当然那时的我们也没有娇生惯养的,放学后回家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粮食、副食品短缺。因为我们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挨饿的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饭,菜也是没有油水,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肉。父母更是不易,看看孩子吃不饱饭,从自己的碗里拨出一些给孩子,宁肯自己饿着肚子也不让我们挨饿,为的只是让我们能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很差,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玩具可言。吃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我们课余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上没有压力,精神上无忧无虑。所以,我们儿时拥有的种种乐趣,也是现在的孩子所尝试和体会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在小学前几年的学习还是比较紧张的。</p> <p class="ql-block"> 到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了,我们这些发小同学的调皮天性得到了释放。我们爬上屋顶的天花板,上去掏鸟窝。中午还偷偷约好去海水浴场、前海海边游泳。就这样,我们身处一个大家庭,来自不同阶层的同学,没有阶级之分的我们,虽然有时也打架争吵,但很快就会和好如初,总的来说小伙伴们相处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那时同学家我们经常互相走动的。老师按照同学们居住的远近,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当作业完成后,我们经常会三五成群,一起去游泳、钓鱼、抗拐、打弹弓、玩木头手枪、做陀螺、弹玻璃球、打纱布袋、打木头、滚铁环,玩的东西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课外女辅导员老师,姓王叫王美丽,高高的个儿,扎着两个大辫子,青春而富有活力,负责我们的课外活动。当时我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练习打乒乓球。我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副球拍,是日式球拍(椭圆形)。当时并不清楚中式、日式球拍有什么区别。</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时,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还组织我们同学排练节目。记得第一次上台表演的节目是《工农兵团结起来向前进》,我扮演工人,头戴一顶蓝色条绒鸭舌帽,脖子上围一条白毛巾,高维青扮演海军战士,我的同位张文敏同学扮演农民。其他同学还有谁记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还进入了学校田径队,练习短跑,场地就在学校旁的一条土路上。记得当时的体育老师教我们跑步时,要求我们内八字脚型跑,说是这样拍出来的相片脚是冲前的。至于有无道理,正确与否,跑的快慢,就无从考究了。在当年的青岛市小学生运动会上,我参加了400米赛跑,取得过第六名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我还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参加过市南区小学生足球比赛。比赛地点在汇泉体育场外场,当时在场上踢什么位置也记不清了,可能是前锋吧。</p> <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当在电视上看到网球比赛时,还能记起在文革前,我曾被市南区体委选拔并参加了区少年网球培训班。每周两个半天在原二中操场边上的网球场进行训练,老师姓候,听说是印尼归国华侨。大约训练了三、四个月,文革开始了,训练也就终止了。</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小学三年级赵老师给我的评语,保存至今57年。赵老师我小学1到4年级班主任,是带我走进知识海洋第一人。她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她爱学生,除了课本知识,还教唱歌、做手工、参加劳动,让我们从小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她为人师表六十年来一直影响我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 文革前我们的学习还是很正规的,老师教的也非常认真。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还算不错,经常是周日被赵老师叫到她金口一路的家中,帮助批改同学们的作业和试卷(主要是算数,看对错)。去赵老师家的还有几位学习好的同学,完成任务后,赵老师的小儿子就会带着我们去鲁迅公园海边礁石上钓鱼,记忆中我好像从来没有在海里钓上一条鱼来。</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我画的图画《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还被选中参加学校举办的画展,当时为了画好这幅图画,记得我还专门到广西路与江苏路口去看人行横道线是什么样子,那个年代不是现在的“斑马线”,而是一个个菱形组成的两条直线,并画在画中。</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还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其中一个就是幻灯小组。我们动手用木料制作幻灯盒,用玻璃制作成幻灯片,通过电灯泡和放大镜将幻灯片的内容打到白墙面上,在几个同学家里轮流映出,观众除了我们几个同学外,就是邻居家的小朋友。记得幻灯兴趣小组成员有孙和清、房竹青和我。幻灯片的内容主要都是学雷锋做好事,都是我们亲手制作的,房竹青同学担任报幕员和解说员。</p> <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红卫兵串联来到青岛,我们几个发小结伴去青岛海洋大学红卫兵住处,与他们交换毛主席像章。听讲串联的故事。当时能有一枚毛主席小红像章并别在一顶黄军帽戴在头上,是一件非常“展样”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前右下边的红卫兵哥哥带着我们到照相馆拍了这张合影。岁月如流,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那位红卫兵哥哥还好吗?</p> <p class="ql-block"> 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记得当年我和高维青、应万耀等几个同学将毛主席语录小红本全部背过。每天去附近的公交车站,登上公交车向乘客背诵毛主席语录。司机看到我们是来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也会欢迎我们上车,不用买票。当时3路公交车到李村,4路公交车到沙子口,那时感觉车程已经非常远了。</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当年我们发小同学到公交车上宣传毛泽东思想,完成任务后到附近照相馆拍的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毕竟,复真小学逃脱不了文革的洗礼,1967年,复真小学合并到太平路小学(当时叫青岛火柴厂五七小学,青岛二中叫青岛火柴厂五七中学)。太平路小学的环境比复真小学好多了,它南临太平路前海,有一幢面临大海的四层教学楼。还有一个当时感觉很大的礼堂。在学校西面还有一个足球场大的操场。我们小学5、6、7年级就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 当时文化课学的很少了,只记得天天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老三篇,那个年代各地学校都是如此,毛主席语录人人都能倒背如流。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学工、学农中度过的。到火柴厂参加劳动,学跳忠字舞,搞毛主席画像墙,也写过大字报。</p> <p class="ql-block"> 小学的生活、学习片段远远不止这些。小学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启蒙的复真小学也不复存在,但是我依然追溯童趣无暇的往事,怀念培育我们成长的赵淑琪老师,想念与我共同度过小学年代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个甲子前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事情仿佛就在昨天。6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现在回想起来,童年的美好时光,不会在我的记忆中有丝毫褪色或消失。因为那是我一生中最无忧无虑、最开心快乐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十年弹指一挥间。2022年6月18日,我们复真小学62级一班同学相聚在一起,感受岛城6月天朗气清,倾诉离别的思念,回忆小学时期的快乐、幸福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老师同学一起在清真寺(复真小学旧址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的同窗,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缘分,缘分让我们今日重逢,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回味一下往日的欢笑,向往美好的未来,共话六十年的思念与期盼,无不感到由衷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老师同学在青岛复真小学62级一班班旗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老师同学在青岛复真小学已拆除的原址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60年的春秋寒暑转瞬即逝!岁月如霜,染白了我们的黑发,流逝了同学们的英俊风华少年。60年的岁月悠悠,我们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幸福与甘甜。60年的雨雪风霜,我们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尽管同学们所走的路不尽相似,机遇和命运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大家都是一样的。那就是60年前我们共同走进同一所学校,成为赵老师、王老师的学生,我们为此骄傲一生。60年前的故事沉淀至今,自然让人感动,让人寻味。以往的一切,无论对错,无论幼稚、荒唐,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去回忆,去珍惜。</p> <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来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