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军长征路红色之旅(16)土城古镇

孙建平游记

<p class="ql-block">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它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三大远征之首!当年的红军指战员背负着民族的光荣和梦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我们退休了带着感恩的心沿着英雄的足迹重走红军长征路,去亲身感受和学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精神;去亲身领略祖国的繁荣昌盛,山河美好;去亲身感受扶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去亲眼看看人民朝气勃勃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这一集是《土城古镇》。</p> <p class="ql-block">  在土城,为孙子买了一把仿制小木枪和一本小人书。</p> 遵义会议后,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向川南开进,预想夺取土城以及赤水县城之后,再在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至此,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四渡赤水”阶段(1935年1月19日-3月22日),毛泽东时任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朱德时任前敌司令员。二个多月时间内,3万多红军转战于川贵滇三省,六次穿越三条河流(包括往复四次渡过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的围追堵截,继续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由此,四渡赤水战役成为长征途中红军以少胜多、争取主动、出奇制胜的经典战役。1960年毛泽东会见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问毛泽东,(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哪一次才是你平生最得意之笔?毛泽东摇了摇头,说道:“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可见,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给毛泽东留下的记忆有多么深刻!<br> 1935年1月24日,红一军团击溃黔军侯之担部刘翰吾旅,攻占土城;29日,全军一渡赤水,离开土城挺进川南。 四渡赤水纪念馆 土城镇里的红军遗迹遗址众多,出了纪念馆是“长征街”(老街)长约5里路。<br>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旧居是当时伪镇长的一个小三合院,1935年1月26日至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分别住在右厢房、左厢房。</p> 毛泽东旧居内景。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p> 土城长征街。 女红军街 土城女红军纪念馆外景 土城渡口 <p class="ql-block">  在这赤水河中有一块近似方形的巨石,就是毛泽东等候上前线的朱德归来的地方。朱德奋不顾身上前线,毛泽东不顾安危等他回:那是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战斗中,战事十分吃紧,我军大部阵地被突破,前敌司令员朱德提出要亲临火线指挥作战,毛泽东连抽了几支烟都没有同意。朱德把帽子一摘对毛泽东说:“得啰,老伙计,只要红军胜利,死我区区一朱德何以足惜,更何况,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至此,毛泽东只好默默地点点头。在土城街上,200多红军战士为送朱德总司令上前线举行了欢送仪式,毛泽东举手呼口号:“欢送朱总司令上前线!”“英勇红军战无不胜!”两人手拉手走在欢送队伍最前面。就要到前沿阵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个人围成一个圆圈,紧紧靠在一起互相说着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的话。此时此刻,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是一个永远的历史之迷。随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圆圈散开,朱德退后两步,向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两人再次紧紧握手……。朱总司令上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红军最后抗住了敌军的冲击。但青杠坡战斗还是失利了。红军一渡赤水河时,毛泽东坚持不等到朱老总就不走,任身边的人怎样催促,枪炮声如何越来越紧,他就坐在河边这块方形的大石头上不动,焦急地等待着赶赴去白马山上指挥战斗的朱德归来。一直等到朱德从前线安全返回后,毛泽东才和他一起过河。</p><p class="ql-block">朱、毛,朱、毛,有朱、毛才有红军啊!</p> <p class="ql-block">  红军离开土城,一渡赤水,拉开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略转移的序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