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上没有样样都是“内行”的人,世上也没有样样都是“外行”的人。孔夫子可称得上是个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他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教育方面可称得上是个“内行”,可他对樊迟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可见他在务农方面是“外行”。明朝陆容写的《阿留传》中的阿留,他“性痴呆无状”,扫地不会扫,砍树不会砍,笑话百出,可他对“绘画”是“内行”。</p> <p class="ql-block"> “外行”可以变为“内行”。只读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他坚持自学,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文豪;只读过一个多月书的高玉宝,他不怕困难,坚持写作,在部队首长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终于写出了自传小说《高玉宝》,成为写作行家。反之,如果不研究新事物,不研究新问题,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那么在一定时期内的“内行”到“另一时期就会变成“外行”了,因为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可见“外行”与“内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外行”与“内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p> <p class="ql-block"> 由此看来,要由“外行”变为“内行”,或者由“内行”不变成“外行”的关键是在于不断地努力学习,是在于要有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吴运铎原来是个普普通通的电工,在试验炮弹爆炸时,尽管三次身负重伤,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坚持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兵工专家,成为“中国的保尔”。</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过:“若专心搞一门,写小说写十年,做诗做十年,学画学十年,总有成就的。”(陈广:《记鲁迅先生的一次讲话》)鲁迅先生虽然说的是“写小说”、“做诗”、“学画”,我认为也同样适合于搞戏剧,一个忠实于党的戏剧事业的人,一个有志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人,不妨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写小说、做诗、学画一样,学它十年,那么就可以由“外行”变成“内行”,“内行”变得更“内行”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