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禁毒,人人有责”-胥各庄镇锦绣幼儿园反诈禁毒致家长一封信

胥各庄镇锦绣幼儿园

<div class="mp-article-texts-word mp-article-texts-newword"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BlinkMacSystemFont,Helvetica Neue,PingFang SC,Hiragino Sans GB,Microsoft YaHei UI,Microsoft YaHei,Arial,sans-serif;">尊敬的家长朋友:<br>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欺骗性和再生性极强,部分群众很容易被犯罪分子蒙蔽、恐吓、诱骗,特别是当接到陌生电话号码出现时,往往不经过甄别就转账和汇款,造成家庭经济的直接损失,甚至是倾家荡产!<br>  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学校已经对孩子进行了防诈骗的安全专题教育,希望家长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div> <!----> <!----> <!----> <!----> <!----> <!----> <!----><div class="mp-article-texts mp-content text-bottom-img-gauge" style="color: rgb(255, 249, 238);"><!----> <div class="mp-article-texts-word mp-article-texts-newword"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BlinkMacSystemFont,Helvetica Neue,PingFang SC,Hiragino Sans GB,Microsoft YaHei UI,Microsoft YaHei,Arial,sans-serif;"><font color="#333333">一、了解电信诈骗常用手段<br>1、涉嫌洗钱,涉嫌犯罪。犯罪分子往往冒充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税务、银行、邮政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求受害者接受调查,把账户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后返回,最终实施诈骗。<br>2、邮件、包裹藏毒。冒充邮局工作人员、公安人员以“受害者有包裹未取,且包裹内藏有毒品,需要受害者协助调查等”为名实施诈骗。<br>3、银行卡透支,涉嫌洗钱。冒充受害人所在地法院的法官打电话,进行诈骗恐吓,受害人所使用的银行卡恶意透支,必须出庭,还要求受害人将银行卡上的资金打到安全账户,接受身份调查。<br>4、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犯罪分子会打电话到手机,播放一段录音,称你有张法院传票,必须按时到庭,然后留有联系电话。诱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回拨电话。<br>5、冒充亲友,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采取模棱两可的语气或短信搭讪,让你“猜猜我是谁”,现在则出现了骗子能直接说出受害人名字,更具迷惑性。当你报上一堆记忆模糊的人名时,犯罪分子就会自称是其中的某一个,然后编造其在什么地方嫖娼被抓、车祸赔偿,孩子在异地上学出现事故或其他意外等理由,急着向受害人“借”钱,实施诈骗。<br>6、购车(购房、教育)退税。犯罪分子冒充国税局、财政局、车辆管理所、教育局等工作人员,谎称要返还部分购车税款或费用,诱骗受害人进入ATM机具操作,当受害人到达ATM机具后,犯罪分子以自助银行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犯罪分子电话提示操作,然后借机划走你的钱,实施诈骗。<br>7、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机票、电子产品、网络游戏币、机械设备等优惠销售信息,骗取对方的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另外,还有盗取QQ冒充熟人。通常是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识破很容易上当;需要特别当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象的方式用视频与你聊天,诱你上当。尤其是现在子女在国外读书的比较多,与父母联系基本都是通过QQ联系,更容易上当。<br>8、医保卡、社保卡诈骗。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社保、医保出现异常问题,可能被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黑钱或购买易制毒药品用于制贩毒,之后再冒充司法机关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核查账户”汇款。<br>9、中奖诈骗。此类诈骗名目众多,大多以冒充热门节目组工作人员,如近期的“中国好声音”、“我要上春晚”、“星光大道”等,谎称手机用户在抽奖中中奖,要你先预先交纳个人所得税。<br>10、电话(有线电视)欠费。冒充电信、有线电视工作人员,以电话或有线电视欠费的名义诱使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受骗。<br>11、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伪造网上银行界面,通过手机发冒充银行短信,诱使不明真相的群众登录钓鱼网站,从而窃取银行账户和密码,转走银行卡上的资金。</font></div><div class="mp-article-texts-word mp-article-texts-newword"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BlinkMacSystemFont,Helvetica Neue,PingFang SC,Hiragino Sans GB,Microsoft YaHei UI,Microsoft YaHei,Arial,sans-serif;"><font color="#333333"> 胥各庄镇锦绣幼儿园</font></div><div class="mp-article-texts-word mp-article-texts-newword"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BlinkMacSystemFont,Helvetica Neue,PingFang SC,Hiragino Sans GB,Microsoft YaHei UI,Microsoft YaHei,Arial,sans-serif;"><font color="#333333"> 2022年7月13日</font></div></div> 二、防电信网络诈骗“六个一律”“八个凡是”<br>六个一律:<br>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br>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br>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br>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br>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br>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br>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br>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br>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br>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br>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br>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br>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br>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毒品犹如洪水猛兽,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近年来,毒品不断扰乱社会,破坏家庭,也使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一个个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吞噬,美满的家庭顿失天伦之乐而变得负债累累,甚至家破人亡,我们深感忧虑和痛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扫除毒品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此,我园向广大家长郑重倡议: 一、当好家庭的守卫者<br> 从自己做起,不让毒品进家庭,清醒认识毒品的危害性,自觉遵守国家禁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实现“四无”(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确保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不受侵蚀,牢固构筑起拒绝毒品家庭防线。<br>二、当好孩子的守护神<br> 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良倾向,及早纠正。要提醒和规劝孩子远离电玩城、网吧、夜店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孩子成为毒品的牺牲品。<br>三、当好禁毒的宣传员<br> 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接触毒品,不接触吸毒的人,不刻意模仿成人的不良嗜好,不轻信盲从他人的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树立禁毒人人有责、家家有份的意识,积极帮教吸毒人员,努力营造家庭禁毒的良好氛围。<br>  反诈禁毒任重道远,有利于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我们深信,只要人人参与,个个宣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定能坚决彻底铲除外流电信网络诈骗、吸毒贩毒土壤!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开展反诈禁毒,消除罪魁祸首,携手共建美好社会!

诈骗

冒充

毒品

禁毒

犯罪分子

受害人

凡是

家庭

银行卡

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