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球友JIM

乒乓老葛

2007年,我结束了长达15年的大连生活,回到北京,便投身《精英乒乓网》的北京版块和《小鱼儿乒乓网》中,在一年多时间里发表的文字,比前五十年我写的所有文字之和还要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井喷。<br><br>多伦多有位JIM(网名:迈克),来自台湾,比我长两、三岁,是位热心读者,我们在《小鱼儿乒乓网》上相识。<br><br>大概是2008年吧,他到国内来乒乓游,我们相约在当时北京最大的闽龙球馆交流切磋。<br><br>但由于他客居在北京的西北方向,未曾想到交通如此不畅,导致他晚点1个多小时,匆匆热身后,我俩便开始计分。<div><br>他右手横拍,正生反反,快攻打法。他边打、边看手表,打到2;2时,随他一起来的沈正一提醒说,再不走,真来不及了。</div><div><br>不记得是要赶火车,还是要赴宴,总之,我俩以2:2握手言和。<br></div> 2010年,我利用国庆节长假,来多伦多探亲,顺便看望迈克,在他看来,球友相见,打球是不可或缺的活动项目,我解释说:“这次来,时间太短,根本没打算要打球,所以拍子、短裤、球鞋等装备都没带。”<div><br>他拉着我去球馆,在那里卖了双球鞋,我要付款,被他抢先支付,说:“这双鞋算是送你的礼物。”</div><div><br>然后,又帮我借了支球拍,俩人便热热闹闹地玩儿了起来。<br><br>为了表达对迈克热情款待的谢意,我拍了一张他打球的英姿,在沃尔玛打印并配上镜框,回赠与他。<br></div> 两个多月后的12月,他再次来到北京,这次逗留了几个月之长,我们一起打球的次数也大幅增加,还组队参加过团体比赛,因为不分年龄段,以我们50多岁的年龄想在以年轻人为主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太难了。<br><br>2014年,我提前退休,办理了十年多次往返签证,在多伦多一住就是半年。<br><br>我喜欢晚上打球,因为女儿下班后,我可以开她的车前往球馆。但迈克因工作原因,白天比晚上更闲在,所以宁愿绕道车接车送,也选择白天打球。<div><br>这期间,我们的交往日益频繁,友谊之树成长得更加茁壮。<br><br>此后,我每年来多伦多住六个月,我们共同度过了许许多多乒乒乓乓的美好时光!<br></div> 从2018年春季搬到渥太华到疫情爆发前,我去过几次多伦多参加各种比赛,但他因要照顾生病卧床的爱妻,很少出来打球,我们没能再次相会在球馆。<br><br>但我俩还都互相关注并惦念着对方,2020年10月,他打电话约我组队去美国参加团体赛,但我已经提前仨月购买了回国的机票,失去了一次并肩征战的机会。<br><br>前不久,我参加了以安省乒乓球协会名义举办的夏季杯比赛,获得B组冠军,事后在朋友圈得瑟了一把。<br><div><br></div> 他读后,产生了要到渥太华参加比赛、以球会友的想法。<br><br>我向他介绍了渥太华乒乓群主办的“友谊赛”和“擂台赛”。他兴趣盎然,跃跃欲试。<br><br>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在下月中旬,我俩即可在渥太华相逢,重温过去那快乐的乒乓时光。 追记:<div><br></div><div>8月12日午后,JIM长途跋涉400多公里,风尘仆仆地抵达渥太华。</div><div><br></div><div>他车停下,我迎上前去,见到他第一眼,感觉头发比以前少了,也白了。不禁感概道:”哇,老喽!“</div><div><br></div><div>吃过晚饭,我们去参加渥太华乒乓群为他和另外俩人举办的擂台赛。</div><div><br></div> 擂台赛的规则规定:擂主让攻擂女球友6分,男球友4分,共22人,每人打一局,11分制。<br> 守擂结果16胜,6负。胜率为73%。 这次擂台赛,我专职摄影,为了远道而来的JIM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也为了弥补搬到渥太华4年来从未用单反相机正儿八经地给球友拍过打球英姿的缺憾。 第二天上午,吃过早饭,我俩便在球室操练起来,本来预计打20局,就鸣金收兵,可JIM余兴未尽,又干了10局。<div><br></div><div>录了一小段视频,经过剪辑,收录文中。</div> 洗过澡,稍事休息,我们去参加渥太华乒乓群为JIM举办的欢送宴会。 说是宴会,一滴酒都没沾,一根烟也没抽。大家就是侃乒乓,兴致勃勃,不亦乐乎。 大家相约,寻找机会,将再次相聚。